所以健脾祛濕和身體有很大的關系。在平時的生活習慣中,要註意調理,排除濕氣,強身健體。下面有幾個健脾祛濕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壹下:
1.艾灸是壹種針對性的健脾祛濕的方法。艾灸可以溫經止血、疏通經絡、加快新陳代謝等。健脾祛濕的穴位有好幾個,艾灸可以交替進行,7天為壹個療程。第壹種是艾灸大椎穴、曲池穴、雪海穴,15分鐘,每天壹次。第二種是艾灸脾俞、委中、三陰交穴15分鐘,每天壹次。這兩種方法每天交替艾灸,效果會很明顯。如果有的人艾灸後起水泡,說明體內濕氣很嚴重。水泡用消毒針紮破,消毒不感染。堅持艾灸後水泡逐漸減少,說明體內濕氣越來越少,人會越來越健康,不會有沈重無力的感覺。
2、泡腳調理法。泡腳也是養生、祛濕、健脾的重要方法。每周睡前泡腳三次,壹定要泡在出汗的位置,這樣祛濕效果更好。泡腳的時候可以放壹個祛濕的中藥包,或者直接放艾草進去,比白水泡腳更有效。
3、飲食調理法。飲食上可以配合中草藥,如茯苓、陳皮、山楂、黨參、當歸等,都是健脾祛濕的良藥。
健脾祛濕,養生是壹個長期的過程,壹定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堅持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