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養生 - 淺談道教、道教思想與養生。

淺談道教、道教思想與養生。

道教是起源於古代中國的傳統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教與儒教和佛教壹起被視為占主導地位的宗教。道家所提倡的“道”,是指世間萬物的本性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的壹切事物都處於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道是其基本法則。

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重柔”等思想對中醫養生有很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1,清靜主義

安靜,這裏主要是指內心的平靜;無為就是不輕舉妄動。具體來說,就是《道德經》中提到的“少私欲”。清靜主義的養神益壽思想歷來為歷代養生專家所重視,並滲透到養生、調情、氣功指導、健身運動等各個方面。

2.溫柔壹點,回歸簡單。

老子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充滿活力;東西強了,就會造成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強者為死者;弱者生。”如果經常處於弱勢地位,可以避免早衰。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明、無為,回歸原始的樸素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返樸歸真”。

3、形神兼備

莊子主張擺脫物欲,引虛靜以養心,但並不否認其有壹定的強身健體作用。《莊子·刻意》說:“熊學舊習新,只是長生之事。此道所引之人,舉形之人,亦為彭祖壽所好。”可見,中國古代的道學是道教所倡導的,從壹開始就用於健身、治病、防病。

  • 上一篇:小米健康嗎?
  • 下一篇:當歸燉豬心——補血、養血、潤燥、潤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