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姿勢要求集氣法本身是有層次的,可以分兩個階段練習。第壹階段:直集氣?
(1)預備動作:以吸氣結束動作,手臂向側邊伸展,掌心向上,手臂伸直,持氣升至頭頂,手掌並攏,沿中線下落,直至手腕與肩同高,肘部略低於肩;然後身體重心向右移動,左腿向左擡起壹個半肩寬,雙腳平行,重心移至兩腳之間的中點,身體直立。?
(2)調整妳的體形:
頭部:百會穴戴上衣領,兩耳根後部(過去叫婁宇穴,也叫提氣袋)用力上提,下巴水平收回,喉頭收回。兩耳根以下的胸鎖乳突肌和頸後的斜方肌繃緊,擡起鎖骨、胸骨和肋骨,固定頸部。
上肢:雙手指尖並攏向上,不低於唐寅,手掌伸展,向中間擠壓,雙臂向外伸出形成圈力,肩部放松向外拉,肩井穴塌陷。
八法拳是清末著名武術家、武術傳人、大同辛亥革命領袖李德懋在山西北部與各地武學學者廣交朋友,確認武術的基礎上獨創的壹種獨具特色、自成體系的八法拳。此拳吸收了少林、形意拳、同安、炮錘、劈掛、彈腿、技巧、翻轉等的精華。它樸實無華,崇尚武藝。主要流傳於山西大同、太原、內蒙古河套等地。
八法拳體現了沖、鉆、纏、扭、劈、提、化、舍八勁。在實際運用中,嚴格遵守擊、抓、截、取、踢、靠、閃、抖八法。主要內容包括拳、刀、槍、劍、對仗等五大套路,以及九轉陽還術、壹指金剛、抓、穴、骨卸等內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