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和閣,在趵突泉東北角。據明朝崇禎年間《李成》中記載,此處原名“漱玉閣”,崇禎年間改名為“西亭”。相傳因這裏風景秀麗,常有仙鶴來此,所以在清朝乾隆年間,此亭改名為“來和亭”,後改名為“望和亭”。1964年,蓬萊茶館在此成立。在過去,這裏經常是文人墨客吟詩、下棋和欣賞風景的地方。清代王忠林曾有詩《望鶴亭》:“高軒不常臨水而開,偶飲壹杯清泉茶。壹盤棋後問鶴。過橋能見幾仙?”亭子呈T字形,東側為南北向,西側為東西向。屋頂是卷棚,亭體上有懸山、小青瓦、琉璃門窗。東西室中間南側設有圓形洞門,門外有空地,垂柳,柳疊石。正門在西側,門上掛著清道光十壹年(1831)寫的“望和閣”匾額。門兩邊的對聯是宋代曾鞏的《詠泉》詩,“訾榮董如文嘗早,潤春茶味更真”,是濟南當代書法家關友生寫的。整個展館壹半在水裏,就像畫壹艘船。裏面有壹個茶館,遊客可以在這裏品茶,享受春天。
上一篇:疫情期間國家有哪些補貼政策?下一篇:大紅袍茶可以健脾養胃,促進消化,祛除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