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錯:老人陽氣相對不足,春季是養陽的好時機。如果情欲浮躁,房事頻繁,就會耗氣傷精,進壹步損傷陽氣。因此,人們,尤其是老年人,在春天要適當控制性欲。
3.躁動:春天,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人體要依托這壹自然特征,以養陽為主。養陽的關鍵是“動”,不應該是“靜”。人們應積極進行戶外鍛煉,但老年人不宜在春季過早鍛煉。他們應該在太陽升起後出去鍛煉。運動前要喝壹些熱水、牛奶、雞蛋湯等熱湯,同時運動要慢。
4、不濕:臥室每天中午要通風,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幹燥透氣,春天穿寬松的棉服可以避免濕疹。另外,不要選擇潮濕的地方運動,出汗後要及時擦幹。
5、不酸:春季飲食要“存酸增甜”,因為春季肝陽亢盛,如果再吃酸性食物,容易導致肝氣過盛,肝臟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要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蟹等。宜吃味甘健脾之品,如山藥、竹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6、不凍:春天氣候忽冷忽熱,要遵循“春捂”的說法。立即脫下棉衣是不合適的。換衣服的時候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首先要減掉壹些上衣,褲子可以以後再減,下半身寧熱不冷,幫助滋養陽氣。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和有痛經史的年輕女性,在早春時節,要盡量讓自己的身體“不凍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