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是古代用石針刺皮治病的方法,砭石是古代楔形石頭的原始醫療工具。因為“邊”起源於石制品,所以叫“砭石”。在治療中,醫生通常會在患者皮膚上塗壹層中藥,然後將石頭加熱到適中的溫度,再放在患者身上進行按摩或推拿。
利用砭石治病的醫術稱為砭石術,是中醫六大醫術之壹,包括砭石、針灸、藥、按、導。砭石中,四賓砭石療效最好。根據《黃帝內經》,針灸和醫學是中國四種獨立的醫學技術。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以石刺疾”。
砭石的由來
石匾最早產生於石器時代。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與自然作鬥爭時,就用各種石器制作石砭,通過敲擊、摩擦、刺破身體某些部位和穴位來治療疼痛和疾病,逐漸發展成為石砭。
在新石器時代,治療疾病的切石技術和工具已經發展到壹定水平。南宋雜史《道史》記載伏羲嘗草治病。說明五千年前伏羲就已經嘗試草藥,制造工具,治療人的疾病。
司馬遷在《史記·臧宮列傳》中記載,戰國時期,太醫扁鵲用砭石等療法治療太子郭,因此砭石也被稱為石。《史記》還記載,古代有壹個叫於勇的醫生,用卞氏代替煎藥。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卞氏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