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在古茅山道教中,上清派創始人楊、東晉煉丹家葛洪先後在此修行。南齊永明十年,已經做了十四年朝廷閑官的陶弘景突然辭職。經齊武帝批準,到茅山隱居。他住在金壇華陽洞,自稱“華陽隱居先生”。茅山宗的前身是道教的上清派。陶弘景繼承了楊、等傳世的上清經,精心編撰了《真誥》、《升真秘法》、《真靈位圖》等200余卷道教典籍,具體記述了上清派早期的教義和神功,使上清經發揚光大。後來經過他和弟子幾十年的苦心經營,教學理論和組織逐漸完善。後人以茅山為祖籍,逐漸發展為後來的“茅山派”,這也是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上清派的別稱。自陶弘景以來,茂山宗人才輩出,影響日益擴大。茅山派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唐代茅山派的王、潘、司馬、李漢光等都受到唐宗室的推崇。茅山宗主要繼承了清代大洞真經,修行方法以禪定、誦經為主。還有壹個煉丹師。陶弘景大師本人就是煉丹大師,梁武帝曾經服用過他的仙丹。從宋朝到明朝,茅山派與各派合並,不復存在。也有說殷先生和捉鬼降魔降魔的,大部分都是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