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乙:掌管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包括外出賞月,點燈籠放火焰,喜歡猜燈謎,吃元宵和拉兔子燈。此外,在許多地方,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玩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節。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吃湯圓有禦寒、健脾益肺的養生功效。最冷的冬天是3月9日。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但是天氣乍暖還寒。古人在農歷正月十五做粽子。粽子除了黏黏的糯米,容易熟,不會散,還因為糯米有禦寒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