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有不少版本。除去各種外文譯本或刪節本,國內約有72種,大致可分為“壹祖三制”,即祖本(金陵版、佘源版)和江西版、前本和張本。江西的這套系統主要是為明萬歷三十壹年(1603)夏良信、張定思刻制的。
錢本系統主要是針對明崇禎十三年(1640)錢維在杭刻制的《六友堂》,以及清順治十二年(1655)吳玉常太和唐本的版本,乾隆《四庫全書》的版本也有相應的抄襲。
張本系統主要是清光緒十壹年(1885)張紹棠的《南京魏姑齋》刻本。江西版和前本本查字,重繪藥圖後加圖十余幅,附《本草綱目》補遺。1957人民衛生出版社根據張本影印此本,最新版本為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出版的劉恒如校對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出版的金陵本。
作者簡介
李時珍(1565438+2008年7月3日-1593),字東璧,湖北齊侯(今湖北蘄春縣周琦鎮)人,明代著名醫學家。作為“醫聖”的萬密齋,古有“萬密齋之方,乃李時珍之藥”之說。後來被楚皇宮和皇家禦醫院判刑。他死後,明朝朝廷封他為“文林朗”。
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起,李時珍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采集藥物標本和藥方,拜漁民、樵夫、農民、馬車夫、藥師、捕蛇者為師,查閱歷代醫藥書籍925種。
在理清諸多難題後,歷經27年寒暑,三易其稿,於明朝萬歷十八年(1590),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他還研究過脈學和奇經八脈,著作有《奇經八脈研究》、《湖上脈學》。被後人尊為“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