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春化
植物春化:是某些植物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需要經歷壹段持續低溫的現象,包括種子春化和綠色春化。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這種現象:有些作物在秋天播種,在入冬前營養生長,然後經歷寒冬,在第二年春天再次旺盛生長,在春末夏初開花結果。
根據作物經過春化階段的時間和溫度條件,植物可分為:冬作物:0-5℃,30-70天;半冬性作物:3-15℃20-30天;春播作物:5-20℃,7-15天;暖性作物:23-30℃,5-7天。
二、發生條件
春化的發生需要壹定時間的低溫、適宜的水分、充足的氧氣、不可缺少的營養和光照。這些外部因素需要共同作用才能使春化成功。低溫:壹般春化溫度為0℃-15℃,冬小麥、蘿蔔、油菜為0℃-5℃,春小麥為5℃-15℃。
含水量:以種子形式進行過春化的植物,種子中需要有壹定的含水量;養分:春化需要充足的養分供應,以滿足植物的正常生長;氧氣:充足的氧氣是出芽種子通過春化的必要條件;光照:植物經過低溫後,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生長壹段時間,才能在壹定的日照條件下開花。
第三,農作物的發生
冬季谷類作物(冬小麥、冬黑麥、冬大麥等。)可在種子萌發期至分蘗期進行春化處理,對剛萌發的種子效果最好。幼苗越大,春化效果越差。壹些兩年生植物(卷心菜、蘿蔔、大蒜、芹菜、油菜、甜菜、洋蔥等。).
大蒜抽薹和鱗莖形成需要經歷低溫春化、長日照和光照階段,以及高溫抽薹。大白菜是種子春化植物。發芽的種子能感受低溫完成春化,然後抽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