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在中國也叫肉油或大油。它是壹種從豬肉中提取的食用油,初始狀態為微黃色半透明液體。豬肉裏面、內臟外面的脂肪叫“板油”,壹般加工後作為工業用油做餅;豬皮裏面的脂肪,挨著瘦肉或者和瘦肉混在壹起的,叫做“脂肪油”。
壹般來說,豬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因為它含有較少的不飽和脂肪酸。所以豬油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非常耐高溫。因此,即使在室溫下,它也會形成塊狀。
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可能會導致體內血脂升高。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其實少量食用是沒問題的,而且有壹定的保健作用,對改善身體,滋補潤燥,治療大便幹燥,皮膚開裂都很有用。
豬油治不了病,靠它“促瀉”也沒什麽意義。豬油,說到底只是壹種“食用油”。它所含的大部分營養物質都是脂類。吃了不會有什麽神奇的效果,靠它來促進身體排泄更是“得不償失”。
豬油是最常見的動物脂肪,含有40%以上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也能使豬油處於潤滑狀態。
每天25-30克,或更少,嚴格限制數量。避免吃動物油,更換不同種類的植物油。建議選擇橄欖油、菜籽油、茶油。減少煎烤等高溫烹飪菜肴的食用,減少油脂的攝入。
為了健康,買小包裝的油,現吃現買,減少油酸敗的風險。豬油雖然“香”,但不能治病;雖然“白”,但是不健康。健康地吃油會讓妳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