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竹子的起源地之壹,竹子有200多種。春天餐桌上最常見的壹道菜是竹筍,竹筍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被譽為“蔬菜第壹菜”。
竹筍既是美味又是良藥。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錢進方》中指出,竹筍“味甘,性微寒,能止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本草綱目》認為,竹筍有“清熱化痰,和胃提神”的作用。
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還有清熱安神的功效,是養生家庭推崇的食品。常吃竹筍對春季小兒煩渴、咳嗽、麻疹、風疹、水腫、脹氣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擴展數據
竹子的藥用價值;
1.竹汁是從竹子中提取的汁液。當壹根新鮮的竹竿兩端打結、劈開、加熱,就會有汁液從兩邊流出,就是竹汁。竹汁是治痰的聖藥。以竹汁為茶,可清火化痰,潤燥止渴。淡竹汁眼藥水也能治孩子紅眼病。
2.竹茹是竹莖的中間層。取少量幹品,水煎服,可緩解心煩失眠、煩躁不安、胃熱嘔吐等癥狀;
3、竹黃,是寄生在竹蓀上的,取竹黃30克,蜂蜜60克,用白酒浸泡飲用,可止咳化痰治氣管炎,解胃熱,止胃痛。
4、竹葉,有治咳喘、殺蟲解暑的功效。取少量竹葉泡水,可緩解煩躁口渴、口舌生瘡、小便黃少等癥狀。需要註意的是,竹子的功效主要是清熱,怕冷、手腳冰涼者慎用。
人民網——蔬菜食品第壹品!四種不為人知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