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橫公路的前身是日據時期腳板山的三星級巡道。1914年6月,“巴龍鐵路橋”(日稱:バロン橋)在巴陵建成。上世紀50年代修建北橫時,鐵路橋被拆除,改建為巴陵橋。現在,北衡公路1號隧道口左側還保留著壹根近10米高的巴龍紀念柱。
北橫公路(7號線)通往腳板山、拉拉山、蘭琪和遲明,是臺灣省北部重要的觀光休閑區。節假日,車流量劇增,原來的巴陵吊橋寬度只有4.5米。狹窄的隧道連接著它的前後,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節假日和桃子期間形成交通瓶頸。因此,交通部公路總局計劃於2001年在下遊修建巴陵懸索橋。新巴陵大橋於2005年(1994年)7月30日舉行通車儀式,建成後成為巴陵地區的新地標。
建築設計
巴陵大橋是壹座中承式斜拉鋼拱橋。橋是粉紅色的,代表復興鄉拉拉山名產“桃之鄉”的寓意。長220米,主跨185米,拱高約37米。橋梁總寬11.5m,凈寬10.5m,車道寬7。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