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子的生卒年,有兩種說法:
壹是認為孟子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於周赧王十壹年(公元前304年);
第二,孟子生於周列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的祖先是時,是魯國的貴族,後來家道敗落,由魯國遷至鄒國。他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孟母把他撫養成人,孟母的教子非常嚴格。他的“遷子教子”“破織布機”等教子故事成為千古佳話。在聖紫晶有壹句諺語“孟母過去常常選擇壹個鄰居”。
孟子向孔子學習,卻推崇孔子,認為“自民之生,未盛於孔子。”
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騰、梁各國,遊說他的“仁政”、“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國忙於戰爭,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
孟子是中國儒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但是他的地位在宋朝以前並不是很高。自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後,出現了壹場孟子的“提升運動”,孟子的地位逐漸提高。宋神宗北部熙寧四年(1071),孟子第壹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壹,後被提升為儒家經典。南宋朱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從元朝到順元年(1330),孟子被封為“亞聖公”,後被稱為“亞聖公”,地位僅次於孔子。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