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錫吉昌花園的主人,秦?兩個兒子捐了錢來建造它。因為兩兄弟的名字分別是泰清和泰寧,所以各叫“清寧橋”。
這座石橋是康熙八年(1666)無錫縣令吳興祚重修的。
道光年間,道光改名為清明橋,有人稱之為“清明橋”。
清明橋為單孔石拱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跨跨度為13.1米,全為花崗巖。
由於兩岸地勢高低,東西石階不同。
拱圈是江南常見的分段平行式,11段。環洞兩側的環石上有銘文。
橋圍欄上沒有雕飾,兩邊各豎起兩個崗哨,非常簡單。
壹是清朝鹹豐年間引進該橋,並更改橋名。壹個站在同治年間,介紹重建清明橋的始末。
1983,橋東、西兩側發現清代石碑兩塊,壹塊為鄒壹貴所書,立於乾隆三十壹年;壹是同治九年九月成立。
橋欄上沒有雕刻,兩邊各立著兩座瞭望塔,十分簡陋。全橋對稱、穩重、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
清明橋南側是博渡河,流經梅村至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