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保健和統禦全身的關鍵。
《A-B經》說“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被稱為“督脈之海”,可以統攝全身,也是養生保健的重點穴位。按摩和艾灸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肺功能。
取穴方法: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如果突出的骨頭不明顯,就讓病人活動頸部,不動的關節是第壹胸椎,大概是肩膀水平。
太白穴:補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的作用強於其他穴位。脾經是氣少血多的經絡,氣虛血多,所以脾臟往往有脾虛的癥狀。我們常說黃臉婆就是脾虛的形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更好的補充脾經氣的不足,提供脾經氣的來源。
取穴方法:足內側緣,拇趾關節(65438號+0跖趾關節)後紅白相間的肌間凹陷處。
關元穴:調理氣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養小腸的穴位。意思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上。在扁鵲的心書裏,“夏秋之交,我將燒關元千柱,久不懼寒熱”。艾灸關元不僅能疏通經絡,強我背,還能很好地調理氣血,補虛益精。
取穴方法: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是元氣出入的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