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制度總體有兩種模型。第壹種,江湖式的績效體系;第二種,職業化的績效體系;
我們分別說。
第壹種,江湖式的績效體系,屬於情感評價體系。這種體系,壹般是不需要明確指標的,但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評價:智力、能力、幹勁兒;壹般是老板評價(或者說,上級評價)取得結果。如果覺得“上級評價”不夠公平,可以輻射到團隊評價這個方法上。也就是明確工作職責後,由所有團隊成員相互述職,相互評價。取平均值——這在壹般小型企業,是非常靠譜且合理的績效方法;
第二種,職業化的績效體系。屬於理性評價範疇。壹般來講,這種績效有兩種“績效方向”和三種“績效工具”。
兩種績效方向分別是:行政績效與業務績效;
三種績效工具分別是:平衡計分卡、360度績效法、KPI(核心指標評價體系)。這三種“績效工具”針對不同崗位進行使用,會有更好的成效。(具體到三種工具分別是什麽意思,我就不講了。如果您不明白,可以追問;)
最後,回到您問題的題幹。如何研究。我給您壹個模型。大約四個方面:
1、這個企業的崗位層級如何劃分——職責分配如何劃分——利益如何劃分;
2、這個企業中,每個崗位或業務流程,需要達到的到底是什麽樣的目標?——時間目標(追求更快)?還是服務滿意度(追求更柔順)?還是行動力目標(追求銷售人員更積極的打電話和拜訪客戶)?以此等等!!!
3、這個企業中的績效工具,是量身定做的麽?——支持型崗位,盡量使用360度績效;突破型崗位,必須量化目標,必須使用KPI進行考核;
4、這個企業的薪酬管理體系是如何執行的?如何獲取員工日常的工作結果?如何監控員工是否遵守公司行政要求?誰來獲取?誰來評價?
大抵這樣。您的問題,體系龐大。我坐下來和您講3個小時,可能都不夠。盼著以上啰哩啰嗦的話,能給您些啟發。
最後說壹句:薪酬管理制度,這事兒,本身就不是錢多錢少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