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是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壹年,也是深入落實《xxx市2009-2011年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的關鍵年。我中心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生局直接指揮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 “防疾病、保健康、建和諧、促發展”的防病宗旨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深入落實黨的xx大、省委xx屆六次、市委xx屆七次全會精神和國家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疾病控制工作會議精神及上級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部署,加強疾控體系、人才隊伍、綜合能力和規範化建設,推動公***衛生服務均等化,狠抓重大疾病防控、免疫預防及突發公***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做好飲用水衛生、食品安全、公***場所衛生、消毒衛生、病媒生物控制等公***衛生相關工作,推進職業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和慢性病防治,推動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再上新臺階,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的和諧。
壹、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為契機,進壹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1、深刻理解政府公***服務責任,準確定位疾控機構的基本性質,逐步調整和理順單位的職能;對照衛生《疾控預防控制機構基本職責》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評估標準》,查漏補缺,進壹步加強疾控機構的軟、硬件建設,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規範化,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效能。
2、貫徹落實《xxx市2009-2011年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剛要》和xxx市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精神及市衛生局有關部署,全力配合市職業病防治院和市慢性病防治院的建設,並全力支持“兩院”盡快開展業務工作,在“兩院”建設期間,繼續做好職業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各項工作,同時做好業務交接準備,做到無縫交接,平穩過渡。
3、進壹步貫徹落實《廣東省預防接種門診規範化建設方案》,結合鄉鎮衛生院的改造建設工作,加強規範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工作的指導,確保今年內全面完成每鄉鎮至少建1間規範化預防接種門診的建設任務。
4、落實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劃,構建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管理體系,整合疾病預防控制信息資源,逐步建設集成公***衛生信息資源管理平臺。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實現以個案為基礎的預防接種信息管理,建立預防接種信息平臺,實施全市接種壹卡通目標,及時掌握轄區內兒童預防接種動態,實現流動兒童接種信息的異地***享。提高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和疾病預防控制基本信息報告質量。加強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和疾控機構基本信息系統的管理,提高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和疾病預防控制基本信息報告質量。強化對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
5、貫徹落實《關於加強衛生人才工作的意見》(河委發[2006]20號),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科學發展第壹次源”的理念,強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優化人才結構,構建合理的人才梯隊,提高隊伍的素質。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力爭增加機構編制,引進若幹名急需的專業對口的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繼續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大在職人員培訓的力度,選送部分業務骨幹到省或有關單位參觀學習、短期進修;及時派出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短期培訓班學習;選派部分業務骨幹到掛鉤扶持點鍛煉;繼續完善內部學習制度,各業務科室平均每月要組織壹次業務學習,單位不定期組織政治理論學習;鼓勵工作人員通過函授、自學等形式提高自身素質。突出學科骨幹的核心帶頭作用,程度發揮人才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6、全面加強實驗室建設,配備必需的檢測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滿足正常開展疾病防控工作需要。加強對各縣疾控中心建設特別是實驗室建設的指導和工作督導,配合市衛生局實施對縣級疾控機構的績效考核工作,促進全市疾控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和綜合防控能力的提高。
二、以全省加強作風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為契機,進壹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
7、以全省加強作風建設大會為契機,進壹步增強領導幹部和黨員隊伍的事業心、責任心,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增強協調領導的能力;同時,認真學習貫徹《中國***產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準則》及相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定,增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
8、鞏固“文明窗口”的成果,進壹步加強職業道德和行業作風建設,建立壹支科學、高效、有力的工作隊伍,以高度的熱情、的效率、質的服務,為社會提供公***衛生服務。組織工作人員學習先進典型事跡,並開展警示教育;進壹步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及時處理群眾的來信來電來訪,依法依規從嚴查辦違紀人員,促進單位行業作風的進壹步好轉,樹立疾控隊伍新形象。
9、落實五·五普法工作規劃,加強普法工作,逐步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工作人員學法、守法和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和能力,特別組織學習與本單位職能相關的《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專業法律法規,全面履行法規所賦予的職責。
三、推進科學規範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10、落實省、市關於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的部署,按照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本職責》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評估標準》,加強對各科室工作的管理,推進各項業務和工作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並力爭以優異成績通過省的考核。
11、進壹步完善門診、體檢、財務信息系統,加強對單位財務收支、物資、藥品、生物制品、固定資產等管理,及時掌握各類物資的數量,藥品、生物制品的有效期和貯存量等。
12、加強增收節支工作,特別是在財政全額保障到位前,想方設法增加有償服務收入,確保單位正常運轉,促進單位經濟的良性循環,增強發展的後勁,如:繼續發揮職業病“兩證”的作用,進壹步拓展相關業務。
13、按《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要求和本中心《質量手冊(第三版試行)》、《程序文件(第三版試行)》的要求,進壹步強化質量管理,增強科學防病的能力。
14、加強安全生產、信息維穩、計劃生育、社會治安、政府信息公開等工作的管理,明確職責,落實領導責任制,確保無失火、無失竊、無安全生產事故、無違法違紀、無違反計劃生育的人和事發生。
四、開展科研及成果推廣應用工作,走科技防病之路
15、鼓勵工作人員多鉆研業務,多總結工作經驗,多撰寫論文,力爭全年在省級以上專業雜誌發表專業論文4篇以上。
16、鼓勵工作人員和業務骨幹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力所能及的科研。
17、充分利用新儀器新設備、新標準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的推廣應用,服務疾病防控業務。
五、強化公***衛生服務,重點加強重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18、切實做好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準備。進壹步加強流感哨點監測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監測、分析、評估工作,繼續開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種,完成省下達的接種任務,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密切配合重癥病例的救治。
19、深入貫徹《艾滋病防治條例》和汪洋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加強艾滋病防制能力建設,配合有關單位完成我市HIV初篩實驗室網絡建設;認真實施《廣東省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xx)》和《xxx市防治艾滋病部門責任分解量化考核方案》,落實“四免壹關懷”政策本單位的職責,加強宣傳咨詢和健康教育,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加大艾滋病人感染者的隨訪幹預力度,控制二代病例;推廣使用安全套,加強經性傳播的幹預工作;繼續做好高危人群的篩查、哨點監測和群眾自願檢測工作,並做好初篩檢測樣品的確認檢測工作;做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工作的管理;認真實施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項目,並做好項目的管理;做好艾滋病防治中長期規劃終期評估工作。
20、進壹步加大結核病防治力度。抓住發現和治療等重點環節,圍繞提高結核病人報告率、轉診率、系統管理率、追蹤到位率和病人家屬篩查率等“五率”,加強肺結核病人的歸口管治和肺結核病人的轉診、追蹤工作,加強鄉鎮衛生院查痰點建設的指導、督導和查痰質量控制工作,將流動人口納入項目管理,實施免費治療,開展現代結核病以及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的控制工作。保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GOTS)覆蓋率100%,新塗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保持在80%以上,新塗陽肺結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95%以上,結核病人的追蹤到位率85%以上。認真落實結核病耐藥性基線調查,提高結核病防治水平。
21、根據《廣東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的要求,繼續開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工作,進壹步做好“非典”、人禽流感等急性呼吸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加強流感疫情監測,做好應對流感大流行的各項工作。繼續做好手足口病等其他重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進壹步健全和完善與農業部門傳染病防治信息的通報、聯防機制。加強院內感染的控制,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
22、進壹步加大狂犬病防控的工作力度,根據《廣東省狂犬病監測方案》開展人間疫情監測和動物傷人暴露監測。加強狂犬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規範做好犬傷者暴露後傷口醫學處置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預防接種,切實降低狂犬病發病率。按照《廣東省太類管理規定》,加強部門協調,落實部門職責,遏制狂犬病疫情,特別加強重點地區督導和疾控專業人員犬傷後傷口處理知識的培訓,規範犬傷醫學處理。
23、做好鼠疫防制工作。按照《廣東省鼠疫監測方案》,建立省、市縣(區)三級人間鼠疫監測網絡,市、縣(區)均開展人間鼠疫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防止外來輸入,提高應急反應能力,預防控制人間鼠疫的發生和流行;開展鼠疫宿主動物現場監測工作。
24、按照《廣東省手足口病監測方案》(粵衛辦[20xx]7號),建立監測哨點醫院,認真開展手足口病監測工作,落實以病源檢測為手段的監測措施,及時處理聚集病例。
25、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病毒性腹瀉暴發疫情的監測工作;繼續做好流腦、乙腦、登革熱、霍亂、傷寒、痢疾等其他急性傳染病的疫情監測和疫情處理工作,防止疫情暴發和流行。
六、全面加強免疫規劃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
26、認真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進壹步加強疫苗管理,壹類疫苗免費調撥,並按規定配送,二類疫苗嚴格按《條例》采購,市全部委托省疾控中心采購,並只供應到各縣和源城區各接種點,嚴禁從無資質單位和個人購進疫苗。抓好冷鏈設備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疫苗的質量、效價和用量,確保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安全、有效。嚴格按規範程序接種各種疫苗,杜絕預防接種事故發生。加強疫苗資金的回籠管理,促進資金的快速回籠,確保疫苗資金的良性循環。
27、認真抓好常規免疫接種工作,加強工作督導。配合市衛生局開展全市工作檢查,保持兒童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含血破疫苗)、乙肝疫苗和乙腦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接種率達95%以上。進壹步貫徹落實《衛生部關於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和我省方案,落實甲肝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四種疫苗的普及接種,降低針對疾病的發病率。
28、抓好疫苗可預防的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實《2006-20xx年廣東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重點抓好新生兒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首針及時率,落實15歲以下兒童乙肝疫苗查漏補種的省級重大公***衛生項目;以自願為原則,推廣成人乙肝特別是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種。繼續開展消滅脊髓灰質炎工作,鞏固“無脊灰”成果。按上級部署,繼續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或查漏補種,進壹步推進消除麻疹工作。擴大免疫服務人群和工作內容,積極開展流感、水痘、HIB、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等其他疫苗的免疫接種和疫情監測工作。特別加強免疫工作薄弱地區、邊遠地區和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的適齡兒童的免疫接種,確保免疫接種率和及時率。開展接種率、人群免疫水平、疫苗效價、免疫效果和AFP監測、新生兒破傷風監測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加強麻疹、流腦腮腺炎、水痘疫情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指導落實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對學校學生、托幼機構查出的缺種、漏種兒童,及時組織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