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職工醫保參保單位繳費率,推進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改革,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22年以來,南京市出臺了壹系列醫療保障改革舉措,這些將給企業、個人帶來哪些利好?3月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相關情況。現代快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南京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率,由9.8%降低至8.8%(含生育保險繳費率0.8%),預計2022年為全市用人單位減負27.7億元。
△發布會現場
給企業減負,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率由9.8%降低至8.8%
營商環境建設要為實體經濟降成本、為市場主體增活力、為創新發展積後勁。南京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壹級巡視員刁仁昌在會上介紹,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印發了《關於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率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這給企業、個人都帶來了諸多利好。
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率。2022年1月起,參加南京市職工醫保的所有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以及以單位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繳費率降低1個百分點,由9.8%降低至8.8%(含生育保險繳費率0.8%)。
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率。2022年7月起,南京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繳費率在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率與個人繳費率之和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由11%調整為9%。2022年1—6月,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繳費標準為380元/月(含大病醫療救助費10元/月)。
明確職工醫保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2022年度南京市職工醫保、生育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下限按4250元執行、上限按21821元執行。
刁仁昌介紹,本次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率有三方面特點。壹是政策更持久。與疫情期間費率調整的階段性不同,本次調整是長期性、持續性的制度安排。二是力度更大。預計2022年為全市用人單位減負27.7億元,相比2021年度,占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全年收入的13%。三是惠及面更廣。惠及全市參保單位21余萬戶、繳費人員340萬人,同步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率,惠及50余萬人。
正式實施DRG付費方式改革,參保患者次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13.42%
2022年1月1日起,南京市正式實施DRG付費方式改革。從1月份情況看,運行過程平穩有序。
控費成效初步顯現。全市98家參改醫療機構發生住院費用同比下降6.87%,醫保基金支付總額同比下降9.81%。
患者負擔有所下降。參保患者次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13.42%,按照基本醫保報銷比例估算,患者個人負擔同比減少650元/次。
月度結算明顯提速。加快病案數據上傳、病例分組,費用結算、基金劃款等環節工作時效,比改革前提前7天左右完成結算,支持醫療機構發展。
支持中醫藥傳承發展。在全國率先明確51個特色中醫DRG病組,在病組點數上向中醫傾斜支持。
助推分級診療發展。明確36個基礎病組,適應分級診療改革的要求,把常見、多發、難度不大的住院病例向有條件的二級醫療機構引導。比如浦口區中心醫院,1月份基礎病組住院治療同比增加33例,增幅達11%。
促進醫院管理提升。在南京“醫保高鐵”手機雲平臺開辟DRG專區模塊,按照管理層次、機構級別和時間跨度等不同維度,動態展示醫療機構住院病案分組、付費、效能、排名等120余項DRG改革相關指標參數,為促進醫保管理與醫院管理互相融合、***治***享提供了有力工具。
***對76個臨床診療類項目價格進行調整,涉及5個專科
2019年南京市醫保局組建以來,深入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治理改革,落實國家和省集采成果,創新市級談判方式,推動形成流通快捷、價格合理、使用規範的治理格局,截至2021年末,南京市累計節約藥品和耗材采購費用近50億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肯定南京改革成效。
按照國家、省、市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要求,南京市有序推進優化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結構。本次調整系全省統壹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調整項目與近年來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品種密切相關。
本著確保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等原則,南京***對76個臨床診療類項目價格進行調整,涉及5個專科,包括骨科9項、普外科20項、神經外科15項、心胸外科12項、婦產科20項。調整聚焦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的服務項目,三級及以上手術項目有68項,占比89.5%,切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65個項目醫保支付類別為甲類,由醫保基金全額承擔,占比85.5%。同時,本次調整涉及生育保險支付項目7項,同步調整參保人員生育保險待遇水平,提高職工生育保險全額支付的費用上限標準,提高三級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最大程度確保生育人群分娩住院個人負擔基本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