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黃顙魚苗種培育技術

黃顙魚苗種培育技術

1.池塘養殖

(1)選擇壹個池塘。選擇面積在5~20畝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符合養殖用水標準。池塘取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可保證水深1.5~2m。由於水深不夠,光照太強,不適合黃顙魚弱光攝食的習性。同時要求沙質土壤為池塘最佳底質,底部淤泥控制在10~15cm。還要求保水保肥好,有機質分解快,池塘易施肥。最後,每個池塘必須配備機械設備,如曝氣機和水泵。(2)絕育和受精。播種前,新老池塘都必須清洗消毒。舊池塘裏應該清除太多的淤泥。每畝用150kg生石灰幹池清理,可徹底殺死寄生蟲、病原體和野生魚類。在太陽下曬幹壹周後,將水儲存到80cm深處,並在進水口處設置40目篩子進行過濾,防止野生魚和魚卵進入人體。施用發酵有機肥改善水質,用量為每畝150 ~ 200公斤。池塘出現大量浮遊動物後,魚種被放生。(3)魚種放流。市場上流行大規格商品黃顙魚,成魚養殖應投放10~25g/尾左右的大規格魚種。魚種放養量可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水平、飼料供應、魚種規格靈活掌握。壹般每畝可放魚10000條左右,50g/條可配鰱魚200條左右。放生的魚應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無殘缺魚鰭,體格健壯。在進入池塘之前,它們應該用5%的鹽溶液浸泡10分鐘。黃顙魚魚種壹般在每年4月下旬放流,配套的鰱魚應在黃顙魚入池半個月後放流,有利於黃顙魚的生長。(4)飼料。壹般采用配合餌料進行馴化飼養。餌料由進口魚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魚幹蟲等飼料添加劑制成,蛋白質含量在40%以上。野生黃顙魚喜歡夜間進食。在人工繁殖條件下馴化5-7天後,白天可在餌料臺上投餵。在池塘中待兩天後,用人工投餌馴化幼苗,馴化時有固定投餌信號,進行定點、定時投餌訓練。患者馴化5~7天後,即可正常餵養。每天投餵兩次,早晚各壹次,投餵率為3 ~ 5%。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天氣和水質調整投餵量。(5)調節水質。防水體老化,每10天註水壹次,6-9月半月換水壹次,每次換水約15cm,水深保持在1.5 m ~ 2.0 m..堅持定期消毒,6-9月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其他安全消毒劑對全池噴灑壹次,對水質進行凈化消毒,減少水中過量的有機懸浮物。根據溶解氧的測定和天氣、水質情況,科學使用增氧機,使溶解氧保持在3 mg/L以上(6)預防疾病。黃顙魚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只要嚴格按要求控制水質,做好常規消毒和預防,很少發生疾病。壹旦發病,需要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準確的用藥進行治療。由於黃顙魚是壹種無鱗魚,對常用藥物的耐受性不如家魚。因此,預防為主,治療中盡量使用高效低毒藥物。建議定期投餵餌料作為預防措施,每20天使用大黃、板藍根等中草藥,添加0。3~5天L% ~ 0.4%。在捕撈、放流和運輸過程中要避免損傷魚體,防止早春、秋、冬季節水黴菌感染。黃顙魚常見的疾病有水黴病、細菌性爛鰓病、水腫病、腸炎病、輪蟲病、小瓜病等。

2.池塘間作

實踐表明,成魚池套種黃顙魚不需要增加投餵和施肥,也不影響其他魚類的生長。還能有效去除野生魚蝦與養殖魚類爭奪食物和氧氣,促進池塘水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和良性生態循環。同時,黃顙魚還能吞食水中的鳳尾魚蚤和橈足類,減少魚病的滋生,提高養魚的經濟效益。放養密度為每畝150~200尾(15g/尾)。壹般每畝黃顙魚產量在20公斤左右,收入可達700元。

壹種黃顙魚魚苗培育方法

目前,黃顙魚的人工養殖已經引起了養殖戶的重視和青睞。通過多年的養殖實踐,總結出黃顙魚魚苗的養殖技術如下。

1.池塘條件

池塘占地3-5畝,水深1-1.5米,水量充沛,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田埂堅實,不漏水,底部平坦,淤泥少。

2.清塘消毒

池塘水面10 ~ 20cm,每畝(667m2)水面用生石灰150kg。生石灰吸水溶解後,趁熱將石灰水均勻地灑入池塘。第二天用鐵耙子翻塘泥,使石灰水與泥充分混合,徹底殺死野生魚類和有害生物,同時使泥中休眠的浮遊生物卵暴露出來萌發。

3.註水施肥

池塘消毒後,第3天開始註水,註水深度約70cm。進水口要用40目密目網過濾,防止有害生物進入。之後每畝撒150kg發酵滅菌糞肥或50kg豆漿,有條件的話用生物肥和水劑效果更好。培養浮遊生物,如果池塘水很肥,可以少施或不施化肥。

4.魚苗運輸

魚苗可以用氧氣袋運輸,也可以用箱子包裝。井水是運輸的最佳選擇,沒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選擇有機物少的幹凈水。水溫高的時候可以加冰塊運輸。

5.油炸長襪

魚苗入池後為了獲得更適口的食物(輪蟲和枝角類),壹般在池塘中10天(輪蟲和枝角類繁殖高峰期)後放生。栽苗時註意調節溫差,溫差不要超過5℃。最佳放養時間在陽光充足的早晨,每畝10 ~ 15000噴。

6.日常管理

在整個魚苗培育過程中,全靠天然餌料。不僅初入池塘的魚苗需要充足的適口餌料,而且在以後的各個發育階段都要有充足的適口餌料。因此,天然餌料是否充足、適口是養好魚苗的關鍵。在養殖過程中,每天早晚要檢查池塘中的餌料生物量。通常魚苗在池塘中飼養3-5天後,池塘中的餌料生物量會逐漸減少。此時應及時補充有機肥,每兩天撒壹次豆漿,每畝10-15公斤的量,或從其他池塘釣浮遊生物作為補充餌料,每隔壹周加水壹次。經過15天的投餵,魚苗長度可達3厘米。

7.疾病控制

黃顙魚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在繁殖期,往往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要堅持“預防為主,預防重於治療”的方針,定期對水體和食品場進行消毒,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疾病很少發生。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應當使用國家允許的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藥物。因為黃顙魚是無鱗魚,對藥物敏感,所以要慎重選擇。因此,在給黃顙魚用藥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避免藥物中毒。

  • 上一篇:2014年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事業單位招聘公告
  • 下一篇:2022年濱州春節返鄉人員疫情防控規定濱州市防疫最新規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