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命起源的過程:
原始大氣→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單細胞生物。
原始大氣的成分:甲烷(CH4)、氨氣(NH3)、氫氣(H2)和水蒸氣(H2O)。原始大氣和現代大氣的主要區別是原始大氣沒有氧氣。
原始生命形式——原始海洋(受紫外線、閃電、宇宙射線影響)。
2.米勒實驗示意圖:參考文獻
比較法:按照壹定的標準,對相互有聯系的事物進行比較,確定其異同。
3.生物進化是指生物與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總是在壹代壹代地變化。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是按壹定時間順序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的遺骸、遺物和遺跡。比如:始祖鳥化石(古爬行動物→古鳥類)
較簡單和較低等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較老的地層中;
更復雜更高等的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新形成的地層中。
四。馬的進化
時間:5000萬年前→4000萬年前→2000萬年前→今天(現代馬)
體型:像狐貍-→像綿羊-→現代馬
四肢:短-→稍長-→稍長-→現狀。
腳趾:4趾-→ 3趾-→中趾比其余趾發達→中趾著地,側趾退化。
生活環境:灌木-→灌木林-→幹旱草原。
動詞 (verb的縮寫)鳥類化石
始祖鳥形似鳥:全身長滿羽毛,前肢變成翅膀,後肢有四個腳趾;
始祖鳥是爬行動物:翅膀前部有三個腳趾和爪子,嘴裏有牙齒,尾巴很長,有尾椎骨。
六、地質年代和生物進化史表。見教材P11。
地質年代——分為太古代、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寒武紀:三葉蟲時代,寒武紀出現了脊椎動物的祖先海口蟲;中生代:恐龍時代。
在早期地質時代,只有最簡單的生物,在晚期地質時代,物種越多,越接近現存的生物。這說明各種生物都是漫長歷史的產物,生物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
七。生物進化:
原始單細胞藻類→原始多細胞藻類→原始苔蘚→原始蕨類植物→原始種子植物(植物的系統發育樹)。
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原始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動物進化樹)
八。生物進化趨勢: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
9.達爾文的生物進化中的自然選擇理論
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強,後代數量巨大;
遺傳變異:有各種類型的變異可以遺傳給後代;
為生存而鬥爭:後代必須為有限的生存條件而競爭;
適者生存:後代中不同類型的變異具有不同的競爭生存條件的能力。在生存競爭中,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獲勝;變異不利的個體容易被淘汰。
理念:在生存競爭中,通過激烈的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過程: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意義:生物體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人工選擇:根據人的喜好精心挑選培育,如寵物狗、金魚、羊毛好的羊等。)
解釋自然選擇的例子:1。在未被汙染的區域,樹幹是灰色的,與灰樺蛾的顏色相似,與黑樺蛾的顏色反差很大。灰樺蛾不易被食蟲鳥類發現,被捕食較少,存活機會較多。黑樺木蛾容易被食蟲鳥類發現,被獵殺較多,存活幾率較小。
2.在汙染區,樹幹是黑色的,與黑樺蛾的顏色相似,但與灰樺蛾的顏色反差很大。黑樺木蛾不易被食蟲鳥類發現,被捕食較少,存活機會較多。灰樺木蛾容易被食蟲鳥類發現,被獵殺較多,存活幾率較小。
直接原因:掠奪性
間接原因:是否有保護色。(記憶:在* *地區,樹幹是黑色的,類似於甲蟲的顏色)
十、四種現代猿類: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為什麽猿類和人類有相似的特征:來自同壹個祖先(森林猿),但也有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差異。人類祖先與類人猿界限的重要標誌是兩腳直立行走。
XI。人類的進化
(能直立行走)(有語言能力)
森林南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
(樹棲生活)(語言能力?穿衣,手持標槍,用長矛打獵,制作石器
重要變化:腦容量明顯增大;直立行走,手腳分工;語言開發,制造工具。
註:直立人包括:元謀人、和縣直立人、藍田直立人、北京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紫陽人、山頂洞人(晚期)。
根據膚色、鼻型等不同特征,現代人分為蒙古人(黃色)、高加索人(白色)、黑人(黑色)、澳大利亞人(棕色)四個種族。
第二十二章物種多樣性
第1\2節生物和植物主要類群的分類
1.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內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濕地上。
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類的餌料,也為水生動物提供氧氣,也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大白菜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巖藻聚糖和瓊脂可用於工業和醫藥;③可作為水域是否被汙染的指標(赤潮現象)。
二、苔蘚植物有兩種:壹種有莖葉分化,但莖很小,葉小而薄,如葫蘆蘚、壁蘚;另壹種沒有莖和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
特征: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離不開開水的環境,植株很矮。
生活環境:潮濕的地面或背陰的墻壁。
苔蘚植物的應用:①苔蘚植物生長密集,植物之間的空隙可以儲水。因此,苔蘚植物斑塊對林地和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壹定的作用。
(2)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非常敏感,在汙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難以生存。人們利用這壹特性,將苔蘚植物作為指示植物來監測空氣汙染程度。
蕨類植物的特點:根、莖、葉等器官分化,內部有運輸組織和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受精過程仍然離不開水,大多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靠孢子繁殖後代。
孢子是壹種生殖細胞,任何時候都看不到孢子囊,只有在夏季繁殖時才能見到,孢子萌發時能形成原葉體。
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以食用;②有些藥是有的(中川);(3)部分可見(蕨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滿江紅);⑤古代蕨類植物的遺跡,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煤。
註:看進化樹P38,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最低),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較高);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裸子植物:根和葉發育良好,受精過程不需要水分,適宜在陸地上生活,種子外無果實外殼。中國是特定歷史條件下裸子植物種類最多、資源最多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之鄉”。其中,銀杉有“植物中的熊貓”的美譽
5.被子植物:有發達的根、葉、花、果實和種子。種子被果皮覆蓋,受精過程中不需要澆水。它是最高的植物類群。被子植物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指出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異同,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適合陸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廣,更多樣。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常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植物類群生活環境的主要特征種代表植物。
海藻
它們大多是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結構簡單,沒有衣藻和海帶的分化。
苔蘚類的植物
生活在陰暗潮濕土地上的植物矮小,有莖葉,無根,莖葉中沒有傳導組織,所以繁殖過程離不開水。監測空氣汙染的指示植物有20000種,中國葫蘆科和苔類植物有2800種。
羊齒類
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土地上有真正的根和葉,體內有傳導組織。葉背孢子囊12000種,中國石松屬、蕨類、桫欏屬2600種。
種子植物裸子植物適合各種環境。根和葉發育良好,種子裸露,外部無果皮包被。850種,而中國的松、柏、銀杏、蘇鐵就有250種。
被子植物適合各種環境的根、葉、花六種器官,種子有果皮包裹;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的壹個類群,有25萬種玉米、水稻、白菜。
6.比較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
雙子葉植物
結構子葉2片,1無胚乳和胚乳子葉。
花瓣的數量多為4、5或4、5的倍數或3的倍數。
根系,直根系,須根系
平行脈
莖中有形成層嗎?
例如,瓜果類糧食作物
7.為了科學地對生物進行分類,弄清它們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根據它們的相似性(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分為以下幾個順序:界、門、綱、目、科、屬、種。物種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
八個。不同生物類群的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類型就越少,生物之間的相同特征就越多,親緣關系也就越近
九、瑞典科學家林奈創立的二項式法:屬名+種名。
第三節主要動物類群
1.識別和區分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脊椎動物;壹種是無脊椎動物。
動物群分布物種代表動物的主要特征。
附錄,海水,淡水和土壤:3500種蚯蚓,水蛭和沙蠶,它們的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節組成。
海水、淡水和陸地上有8000多種軟體動物。它們中的大多數在身體的腹側表面有巨大的肌肉足,並且它們覆蓋著硬殼、貽貝、珍珠、蝸牛和魷魚。
節肢動物種類最多,數量最多,分布最廣,超過654.38+0萬種,占動物總數的4/5。它們有分節的身體,體表有外骨骼和分節的附肢,頭上有眼睛、觸須和嘴的有螃蟹(甲殼類)、蜘蛛(蛛形綱)、蜈蚣(多足類)和蝗蟲(昆蟲綱)。
動物群體適應環境物種的表面特征,呼吸器官的繁殖方式代表其他動物。
在魚水中,有2萬種典型的水生脊椎動物,如卵生鯽魚、鯨鯊和蝦虎魚,身體呈流線型,兩側有側線,布滿鱗片和鰓。
兩棲動物的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生活在靠近水的濕地上。2500種裸仔通過鰓呼吸,成蟲通過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是青蛙、蟾蜍、大鯢等水生物種向陸生物種的過渡,繁殖過程離不開水。
陸地上有6000種爬行動物,如卵生蜥蜴、壁虎和玳瑁等實際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
鳥類適合在空中飛行。9000種大多呈流線型、長有羽毛的肺生鸚鵡。
各種環境下的哺乳動物有4000種,胎生體毛和肺,哺乳動物大象,海牛,蝙蝠,都是生物學中最高的。
原生動物的特征:微小、最低級、最簡單的單細胞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動物體內。
申請:1。它可以凈化汙水,2。過度繁殖會引起赤潮現象3。會讓人生病
3.腔腸動物的特征:有口無肛,體內有消化腔。食物從口腔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通過口腔排出體外。生活在水中,如九頭蛇。有摸頭發的。
4.線形動物特征:細長的身體、嘴和肛門,如蛔蟲、蟯蟲等,寄生在家畜體內,使人生病。
5.扁平動物:身體和腹部扁平,嘴不是肛門,兩側對稱。人或動物體內的壹些寄生蟲會使人患寄生蟲病。
6.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節段(如沙蠶、蚯蚓)組成,細長柔軟,爬行,肌肉收縮,剛毛支持運動。
呼吸:通過體表的皮膚呼吸(分泌粘液),
申請: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2。促進物質流通,3。可以入藥
7.棘皮動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輻射對稱,如海星、海膽、海參。
8.軟體動物:軟體動物,分為頭、足和內臟團三部分,有外套膜和外殼保護身體(如魷魚、章魚、扇貝、蛾螺等)。)
9.節肢動物:身體有很多節,體表分為外骨骼、足和觸角節。是動物界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壹個類群。分為昆蟲綱(蝗蟲)、甲殼綱(蝦)、蛛形綱(蜘蛛)、多足綱(蜈蚣)。
昆蟲的特點: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膀,會飛。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運動的器官——翅膀和腳生於胸部。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上的堅韌外殼,可以保護和支撐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壹會飛的動物。
1.魚
主要特征:魚壹生生活在水中,體表大部分覆蓋著鱗片。它們用鰓呼吸,用鰭遊泳,有心臟、心房和心室。
水中魚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1。軀幹和尾巴肌肉發達,鰭維持身體平衡,魚鰾調節身體比例。2。粘液和鱗片可以起到保護和降低抵抗力的作用,側線有感覺作用。3.呼吸:鰓:鰓絲(覆蓋有毛細血管,有利於氣體交換)
當魚遊泳時,它依靠它的軀幹和尾鰭產生前進的力量。通過胸鰭、腹鰭、背鰭和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方向。
申請:1。它是蛋白質的來源,也可以制成藥物飼料吃蚊子,預防疾病。
將綠草、鰱魚、鱅魚這四種名魚根據其不同的棲息地和食性進行混養,充分利用了池塘水和各種天然飼料的空間,提高了魚產量。
2.兩棲類:幼蟲生活在水中,通過鰓呼吸,成蟲生活在陸地和水中,通過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發育異常,皮膚裸露,粘液分泌,輔助呼吸,心臟兩心房壹心室,體溫不穩定。
申請:1。它是農業害蟲的天敵,也是許多藥物的來源。
3.爬蟲類
主要特征:體表覆蓋鱗片,防止水分流失,用肺呼吸,心臟有兩個心房和壹個心室,體內受精,是壹種變溫動物。它是真正的陸地動物,擺脫了水。
申請:1。可用作皮革制品和貴重藥材。是壹些有害動物的天敵。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稀有爬行動物。
4。鳥類(鳥類的身體結構和生理特征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
適應於飛翔的鳥類形態結構特征如下:身體呈流線型;前肢特化成翅膀;胸骨突出形成龍骨狀突起;體表覆蓋著羽毛,以減少空氣阻力。適應於飛翔的生理功能有:氣囊的存在使其具有雙重呼吸功能(具有散熱作用);心臟發達;胸肌發達;飯量大,糞便排出及時等。有喙無齒,四腔心,產卵,恒溫。
申請:1。維護生態平衡,防治農林鼠害和害蟲。是人類的重要食物。
5.哺乳動物:體表覆有毛發,牙齒分為門、狗、臼齒,體腔內有橫膈膜,肺呼吸;心臟四腔,體溫恒定,大腦發達,胎兒哺乳(後代存活率高)。比如兔子和狼的牙齒區別就是犬齒的有無,說明它們的飲食習慣不同。門牙適合切食物,臼齒適合磨食物,犬齒適合撕食物。
第4節細菌、真菌和病毒
描述病毒、真菌和細菌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微生物類群的觀察結構、生活方式與人類的關系代表生物體。
病毒必須穿過電子顯微鏡的蛋白質外殼,核酸不能獨立生存。
只有寄生是有益的:寄生細菌(噬菌體),
有害的:引起人類或動物疾病的噬菌體和SARS病毒。
根據細菌的不同形態,細菌可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基本結構是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物質。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寄生,腐生優勢:發酵產生人們所需的物質,地球的清潔者;
有害:使人生病的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桿菌。
少數真菌體型微小,大多數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較大,有利於寄生和腐生:作為食物或發酵產生人類所需的物質;
有害:酵母、靈芝、鬼筆膏、使人惡心的黴菌。
壹、細菌(桿狀、球狀、螺旋狀)
結構:具有細胞結構,沒有形成的細胞核(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區組成)。有的有莢膜(保護),有的有鞭毛(運動),有的形成孢子(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
生命活動:多為異養(寄生或腐生)。為了分割繁殖,繁殖速度快,20分鐘繁殖壹代。
優點:發酵產生味精、酸奶、醋酸、沼氣等。,將生物殘渣分解成無機物,恢復自然,促進物質循環。它還能殺死壹些害蟲,
危害:使人和動植物生病。
第二,真菌
結構特征:單細胞或多細胞,具有真核(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
細胞核和其他部分),沒有葉綠體。孢子生殖
生命活動形式:異養:(寄生或腐生)。
好處:發酵產生酒精、抗生素、有機酸、維生素、食物和食用菌。
危害:食物、衣物等發黴,使人或動物感染疾病。
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壹定的條件,如水、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孢子是細菌的休眠體。
酵母:它是壹種單細胞真菌。在溫度適宜、氧氣和養分充足的條件下,可以進行芽接繁殖。它可以用來做酒、面包和蛋糕。
黴菌:由菌絲組成,其中青黴菌:孢子呈青綠色,呈掃帚狀排列。營養方式為異養。曲黴:孢子有多種顏色,呈放射狀排列。營養方式為異養。青黴素是為了抑制細菌生長而產生的,寄生在人體內的黴菌會引起腳氣。
蘑菇:也是由菌絲組成,包括菌蓋和菌柄菌蓋下的褶皺,能產生孢子,並與之繁殖後代。
申請:1。有些是可以食用的,比如黑木耳,2。可作為藥材,3。腐生真菌能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它也能使人、動物和植物生病。
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比較細菌和真菌
項目中有或沒有葉綠體生殖模式的細胞的例子
細菌不經分裂繁殖出單壹的乳酸菌
真菌繁殖單個或多個有或沒有孢子的酵母。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2.給動物、植物和人帶來疾病。3.與動物和植物壹起生活。
註: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可見,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病毒
類型: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比細胞小很多。它們的大小只能用納米表示,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種病毒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在其他活細胞中生存。根據它們寄生的細胞不同,病毒可分為三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
繁殖方式:病毒在其遺傳物質的指導下,在宿主細胞內生成新的病毒。
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優點:能殺死寄生的致病菌和害蟲。
危害:可使人和其他動植物感染各種疾病。參考教材P67
註:探究活動:問題:黴菌生長需要什麽環境條件?
假設:潮濕/溫暖/富含有機物的環境條件有利於黴菌生長。
設計實驗(參見)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條件,食品保存方法的作用
風幹(曬幹、烘烤)、腌制、糖腌和脫水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氣密罐裝和真空包裝
適宜溫度冷藏、冷凍、高溫
防腐劑,溶菌酶殺死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