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壞疽性口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壞疽性口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壞疽性口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於斷奶後至6歲的兒童。壞疽性口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於斷奶後至 6 歲的兒童。臨床表現各不相同,通常以腹瀉、浮腫和虛弱為主。本病的主要癥狀為長期消瘦、肌肉松弛、面色晦暗、膚色不華、毛發稀疏;有明顯的脾胃癥狀,如大便異常、厭食和異食癖史,以及腹部和腹脹現象;其他癥狀如精神異常、抑郁、煩躁、脾氣暴躁、揉眉撫眼、咬牙啃指等動作也很常見;嚴重者孩子出現人老珠黃、骨瘦如柴的現象。

方壹 疳散

來源《中國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組成生梔子18克、樸硝18克、白術6克、三棱6克、桃仁6克、紅花6克、香菜6克、醋軍6克、青皮6克、白術6克、山藥6克。

功能:行氣活血,清熱散結。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青皮、文莪、三棱行氣散結;桃仁、紅花、醋軍活血化瘀;梔子、樸硝清積熱;芫花清熱散結;白術、山藥健脾益胃。

藥理梔子有降壓、利膽、解熱、鎮靜、抗菌作用;芒硝主要成分為硫酸鈉,能使腸道產生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而引起排便;三棱、文玩能明顯延長凝血酶對人體纖維蛋白的凝固時間;桃仁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紅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纖維蛋白的溶解,降低全血粘度;大黃具有通便、抗感染、健胃、止血、降壓等作用;芫荽泡水喝對皮膚真菌如銀屑病、大皰癬菌、銹色小皰癬菌、星狀皮癬菌有抑制作用;對胃腸平滑肌有促動力作用,能刺激胃腸平滑肌,使胃腸蠕動收縮節律加強有力,增強胃排空;白術可提高澱粉酶活性和左旋糖吸收率,以健脾益土;山藥具有雙向調節腸道蠕動、助消化、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

用法上藥剁碎,****90 克。取此藥加阿魏13克和玉米粥***搗爛如泥,敷小兒胃脘部,上至劍突,下至臍上兩指,24小時取下,加玉米粥再搗爛如泥重敷,每劑3~4次,15天為壹療程。

方二 二陳湯加味

來源《實用中藥雜誌》

組成 制半夏、橘紅各9克,茯苓、蒼術各6克,炙甘草、制豬牙皂各3克,焦神曲10克,生山楂10克。

功能主治:運化脾濕,降逆和胃。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制半夏、白術,制豬牙皂燥濕運脾,降氣和中,宣肺通大腸,善消乳積,對谷類引起的疳積,***為君藥;橘紅理氣和中、焦神曲健胃消食化滯,輔助君藥以達到醒脾助運、和胃增力之功效;茯苓健脾為佐藥;為防燥藥之燥陰之邪劫持,故以白糖、炙甘草、山楂為之使,酸甘相合以生陰,甘酸.酸甘相合以生陰,甘以補中,健脾益氣,運化藥力以消積。諸藥合用,可運脾胃,升清降濁,緩中下氣,消乳食積滯。

半夏的藥理作用含揮發油、氨基酸、β-谷甾醇、膽堿、生物堿、葡萄糖甙和醛類等、具有鎮咳、祛痰和止吐作用;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有明顯的解毒作用;蒼術有促進胃腸蠕動作用,對胃平滑肌有微弱的收縮作用;陳皮含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揮發油對消化道有緩和作用,有利於胃腸積氣的排出,陳皮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還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稀釋痰液,有利於排出;茯苓有利尿作用,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山楂消葷腥,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內遊離鹽酸增加,可消化蛋白質;神曲含乳酸桿菌和澱粉酶,幫助消化,抑制腸管發酵,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生長;甘草含甘草酸,甘草鋅可治療急慢性炎癥。

用法用量適量,水浸泡30分鐘,煮沸後再慢慢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自然滴幹。二煎方法同上。合並濾液濃縮至180毫升,加白糖15%,1天分3次服。

方3保和湯

來源:《郴州醫學院學報》

:郴州醫學院學報》

組成:焦山楂6克,焦麥芽6克,焦神曲6克,半夏3克,陳皮3克,萊菔子6克,廉橋3克。

功能:消食和胃、化濕散結。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和胃;半夏、陳皮除濕和胃;來仙子行氣和胃,消積散結;連翹清熱散結。

藥理神曲含乳酸菌和澱粉酶,助消化,抑制腸道發酵,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生長;麥芽含澱粉酶,能消化糖類;山楂消肉,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內遊離鹽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質;半夏含揮發油、氨基酸、β-谷甾醇、膽堿、生物堿、甙類和醛類,具有止咳、祛痰和止吐作用。並有止吐作用,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有明顯的解毒作用;陳皮含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 B?1、維生素 C 等、揮發油對消化道有緩和作用,有利於胃腸的排出,而陳皮既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又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痰液稀釋,有利於排出;萊菔子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真菌、抗病毒、降血壓、增加離體兔回腸節律性收縮、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連翹濃縮煎劑體外抗菌作用,能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劑煎至80-120毫升,每日口服5-6次,每次10-30毫升,3天為壹療程。

方四疳膏

來源《社區中醫》

組成凈桃仁11粒,淡杏仁9粒,生梔子11粒,紅棗7枚,皮硝10克,蔥白頭7枚。

功能健脾和胃、散結導滯。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桃仁、杏仁、梔子、大棗、皮硝具有溫脾助運、和胃調腸、散結導滯的作用,以上藥物通過對神闕穴的滲透和經絡的傳導,發揮藥效,從而改善臟腑功能。

藥理桃仁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動力狀況;苦杏仁能作用於呼吸中樞,鎮咳平喘;梔子有降壓、利膽、解熱、鎮靜、抗菌作用;大棗能增加胃腸粘液,糾正胃腸道病變,抗變態反應作用;蔥白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將上藥**** 搗爛,加入適量面粉、1個雞蛋清和白酒若幹將其調成糊狀成面團,敷於臍部,外用紗布包紮,膠布固定,24小時後取下即可。

五加味生鐵滴飲

來源《國醫論壇》

組成生鐵滴(先煎)10-30克,蒼術、白術、黨參、人參、陳皮、黑芝麻(炒)各4-10克,焦山楂、炒麥芽、炒四角各5-10克,檳榔3-8克,炙甘草3克。

功能:

健脾助運:健脾助運,消食導滯,攻補兼施。

主治小兒疳積。

方解生鐵降《本經》列為中品,味辛甘,性平發散,"能除胸膈中熱,食不下,以止煩";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以厚中州;蒼術以運脾;焦三仙、檳榔、陳皮健胃消積,行氣導滯;紅糖甙緩補中和;全方藥味香醇,口感怡人。功能主治:1:健脾助運,消食導滯,攻補兼施。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黑芝麻含有豐富的鈣、鋅等。野馬的孩子每多煩躁哭鬧、愛發脾氣、易激惹,現代研究表明,缺鐵會影響人的性格,不愛笑。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達基姆教授研究發現:當鐵缺乏時,大腦氧化功能明顯減退,從而引起腦血清代謝紊亂,出現思維和情感異常,表現為脾氣暴躁、孤僻、愛哭。神曲含有乳酸菌和澱粉酶,能幫助消化,抑制腸管發酵,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生長;麥芽含有澱粉酶,能消化糖類;山楂去葷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內遊離鹽酸,消化蛋白質;四君子湯增加機體免疫力,改善腸道循環,促進炎癥吸收;檳榔含有檳榔堿等。,可治食滯、氣滯、腹脹、便秘等;鐵墜能鎮靜。

用法:每日1劑,水煎加紅糖適量,分2次溫服。癥狀好轉後,改湯藥比例為丸劑,每次服3克,每日3次。3個月為壹療程。

方六 健脾消食

來源《湖南中醫雜誌》

組成 白術6克,蒼術3克,雲苓4克,山楂8克、神曲6克,法夏9克,陳皮3克,檀香6克,木香2克,黃連2克,枳殼2克,使君子、檳榔二藥根據年齡和體重可用0.1-1克左右。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白術補脾益氣,燥濕,白術可升可降,壹陰壹陽,壹為益氣和中,健脾土,壹為補中除濕;配雲苓***奏燥濕健脾、溫補脾胃之功;枳殼能消胃中之虛痞,逐心中之積水;半夏、陳皮破氣滯,伐堅積而止嘔吐,消食寬胃;黃連清熱燥濕;木香、砂仁理氣;焦山楂、神曲健胃。焦山楂、神曲皆消食開胃之品;恩君、檳榔健脾消疳殺蟲。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對病程長、體質差、食積輕者,宜用緩和有節律的手法;對病程短、體質強者,宜用較重的快速有節律的手法。

藥理白術、茯苓能增強澱粉酶的活性和木糖的吸收率,以健脾土之運化,升陽除濕,收斂止瀉;蒼術醇能促進胃腸蠕動,胃平滑肌也有較弱的收縮作用;檳榔含檳榔堿等、可用於治療食積、積滯、腹脹、便秘等;牡丹皮含揮發油、生物堿、菊粉等,雲南白藥對支氣管平滑肌和小腸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對支氣管平滑肌和小腸平滑肌有解痙作用,有降壓作用,並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多種真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焦楂、神曲促進消化酶的分泌,能幫助消化;枳殼對胃腸道平滑肌有促動力作用,可興奮胃腸道平滑肌,使胃腸蠕動收縮節律增強而有力,增強胃排空;陳皮的揮發油對消化道有緩和作用,有利於胃腸積滯的排出。陳皮揮發油對消化道有緩和作用,有利於積氣的排出,促進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法夏具有鎮咳、祛痰、止嘔的功效;恩君子具有麻痹蛔蟲頭部的作用,對蛔蟲、蟯蟲有明顯的驅除作用。

配合推脾土、大腸俞、七節俞、按臍濡腹、揉龜尾使用。每日1次,10次為壹療程。滋補品口服,每日3次,每次1劑(用量隨年齡、身高而定)。

方芪烏雞丸加味

原載《何代兵方》

組成:黃連、吳茱萸、白芍各等分。

功能清熱健脾。

主治小兒疳積、痢疾。

方中用少量黃連,既 "厚腸胃"(《本草經疏》),又 "平肝和胃之嘔"(《本草正義》),以清熱燥濕,清胃止瀉;吳茱萸配生姜以燥濕止嘔,溫中散寒作用較強;"白芍益脾,能於土中瀉木"(《本草綱目》)。

藥理作用黃連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抑制作用;山茱萸有健胃、鎮痛、止幹嘔和噯氣等功效,並有利尿作用,對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豬的蛔蟲有明顯的殺蟲作用;白芍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有增強免疫力、鎮痛、解痙作用。具有提高免疫力和解痙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八

來源《實用中醫兒科學手冊》

由胡黃連、玄明粉、白胡椒、大黃、生梔子等組成。***研細末。另將桃仁、杏仁、使君子仁,放入奶碗中邊研邊加入上述藥粉,調成稠糊狀,消毒即可。

功能主治:健脾消疳,清熱通便,驅蟲。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胡黃連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大黃、玄明粉清熱消腫解毒、潤燥軟堅;白胡椒溫中散寒、下氣消痰;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杏仁潤腸通便;使君子殺蟲消積。

藥理 胡黃連有利膽、抗菌作用;桃仁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凝血、抗炎、抗菌、抗過敏作用;杏仁含有苦杏仁甙等成分;苦杏仁甙經苦杏仁甙酶水解後,產生氫綠酸和苯甲酸,氫綠酸是壹種劇毒物質,因此苦杏仁直接內服易中毒,煎煮後毒性大大降低,少量氫綠酸無毒,可用於鎮咳。作用於呼吸中樞,鎮咳平喘,對細菌有抑制作用;梔子有降壓、利膽、解熱、鎮靜、抗菌作用;花椒有消炎作用,口服可促進膽汁分泌;麻痹蛔蟲頭部,對驅除蛔蟲和蟯蟲有明顯作用;大黃促進排便、抗感染、健胃、止吐、降壓;芒硝的主要成分硫酸鈉能引起機械刺激,促進腸蠕動,這也是苦杏仁用於治療胃病的主要原因。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鈉,能對腸道造成機械刺激,促進腸蠕動,這也是苦杏仁用於治療胃病的主要原因。

用法治療是將適量的疳積臍敷填塞臍部,用膠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換藥壹次,治療6次為壹個療程,壹般用藥2~4個療程。

方九小兒血竭膏

來源《實用中藥雜誌》

組成炒山楂、建曲、炒江內金、炒麥芽、黑白醜各15克,檳榔、制龜板、鱉甲、白豆蔻、白術、茯苓各10克,****,制成粉末。

功能消食導滯,健脾。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建曲、千斤拔、麥芽健胃消食;檳榔、黑白醜消積導滯,瀉火通便;龜甲、鱉甲滋陰補肝腎,養血益心脾;白豆蔻、白術、茯苓健脾除濕。

藥理作用:白術能增加消化系統分泌,刺激造血系統,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山楂含山楂酸、小檗酸、維生素C等、能增加胃內酶,促進消化;雞內金能促進胃腺分泌,達到消食化滯的目的;鱉甲能提高淋巴母細胞的轉化率,延長抗體存在時間,增強免疫功能;小兒化積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質。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有助於補充營養,促進兒童消化吸收,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15天為壹療程,連服2個療程。

方解加味丸

來源《雲南中醫雜誌》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山藥各30克,扁豆、薏苡仁、各20克,砂仁、白豆蔻、陳皮各10克,神曲、山楂、麥芽各15克,桔梗、藿香各6克,黃連5克。

功能主治 攻補兼施,健脾益氣。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以人參、苓、術、草、炒扁豆、炒薏苡仁之甘溫脾陽益肺氣;以山茱萸、蓮子、山藥之甘平養脾陰;並以陳皮、神曲、山楂、麥芽消食去積,砂仁、白豆蔻、桔梗、藿香開胃健脾;黃連少量清熱養心;肉豆蔻溫補脾陽;蒼術燥濕止瀉;黃芪益氣固表補肺氣。全方註重補而輔消,補消相宜,陰陽兼顧,升降運化,運行乾坤。

補脾益肺的藥物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消食化積的藥物含脂肪酶、澱粉酶和維生素B等,能刺激胃腸平滑肌,增強腸管蠕動,排出腸腔積氣積物,具有促進消化、新陳代謝,增進食欲的作用。

每天用藥12克,開水浸泡藥汁20毫升,飯前0.5小時服用5毫升,30天為壹療程。

方十壹

來源《中國民間療法》

內服湯藥組成:雞內金20克,炒麥芽10克,杜仲10克,山藥10克,胡黃連6克,銀柴胡6克,烏蟲10克,白術10克,木瓜香6克。同時用中藥敷臍:白頭翁10克、使君子10克、梔子6克、香附6克,***研細末,加麻油適量調勻為糊狀,貼敷臍部。隔日換藥1次。

功能健脾和胃、清熱消積。

主治小兒疳積。

本方消食力強,有運脾健胃之功,常與炒麥芽同用,用於食積、小兒疳積;常與五谷蟲同用,用於小兒脾胃引起的各種疾病,消疳之力更強;銀柴胡味甘,性微寒,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發熱;山藥補益脾胃,白術健脾益氣生血,胡黃連治療山藥,白術治療疳積,同時具有消積、清虛熱、通血脈的作用。白術甘溫,亦有消積清熱之功效;木香善於消腸胃積滯,健脾和胃,消補藥之積滯,以增強藥物療效。應用方中,香附長於消積;白頭翁、梔子善於清腸胃熱毒結;使君子有消積殺蟲之功。內服外敷結合應用,能在短時間內收到通導臟腑氣機、使升降通暢、消食化積的作用。

藥理梔子有降壓、利膽、解熱、鎮靜、抗菌作用;香附含揮發油、酚類物質、葡萄糖、果糖、澱粉等、能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並能減緩其肌張力,煎劑有降低腸管張力和拮抗乙酰膽堿的作用,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鎮痛作用;白頭翁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桿菌、痢疾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痢疾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沙門氏菌以及壹些皮膚真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靜、鎮痛、抗驚厥、強心作用;金銀花、炒麥芽能促進消化酶的分泌,可助消化;使君子有麻痹頭蛔、蛔蟲和蟯蟲的作用,效果明顯;木香能滯腸胃、和胃、健脾,減輕補藥的滯膩之邪,可減輕補藥的滯膩,增強藥物的療效。

用法用量****專用粉。每日3次,每次3~6克。紅糖水沖服。

方十二 健脾消積湯

摘自《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

組成:人參6克,白術6克,茯苓10克,杜仲10克,山楂10克,杜仲皮10克,木耳5克,防風5克,補骨脂5克,六順女6克,蜈蚣1條。

功能益氣健脾,理氣消滯。

主治小兒疳積。

方中生曬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雞內金、山楂、瞿麥消食開胃;木香、佛手、玳玳花理氣導滯;方中用劉寄奴(又名消食丹)性溫味苦,入心脾經,苦能降,辛溫通,故既能破血下脹滿,又能消食導滯,故滯破即通;用蜈蚣,源於紹興民間驗方,經藥典考證,蜈蚣辛溫,其力最速。蜈蚣的使用源於紹興的壹個單方,藥典中記載,蜈蚣辛溫,走臟經絡之力最速,凡衄血凝聚之處,皆可開之,為消疳積之良藥。諸藥合用,***發揮益氣健脾、行氣消積之功。

藥用人參能補充元氣,提高免疫力,改善腸道血液循環,利於炎癥吸收;白術、茯苓能增強澱粉酶的活性,提高左旋肉堿的吸收率,以加強脾土運化,升陽除濕,收斂止瀉;木瓜能行腸胃積滯之氣,和胃健脾,減輕補益藥的積滯之弊,以加強藥物的治療作用。消食藥中含有脂肪酶、澱粉酶和維生素B等,能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強腸蠕動,排出腸腔內積聚的積氣,具有促進消化、新陳代謝、增進食欲的作用。劉寄奴具有加速血液循環、解除平滑肌痙攣、促進血液凝固、抗缺氧、抗菌等作用;蜈蚣具有抗驚厥、抗菌、改善微循環、延長凝血時間、降低血粘度、鎮痛消炎等作用。

每日1劑,水煎服。對於服藥困難的兒童,可采用多次少飲法服藥,不必強調每天2次的劑量之多。

  • 上一篇:藥師晉升條件?
  • 下一篇:連鎖超市的營銷策劃實施方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