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危害嚴重:將易致兒童永久性耳聾 4月9日央視國際《每周質量報告》披露,目前我國很多兒童突發性耳聾都是由於生病時濫用抗生素所致。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專家透露,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人數高達30萬,占聾兒總體比例高達30%至40%。 抗菌藥物,俗稱抗生素,為人類生命的延續做出了貢獻,是人類健康的功臣。然而,抗生素是壹把雙刃劍,壹旦被濫用,不僅有損人類健康,還會給人體帶來嚴重危害。 據悉,目前在醫學上發現的可致聾的藥物有60多種,主要有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每100名患者中就有1~2人因使用這類藥物致聾。近年來,人們發現其他壹些藥物也有耳毒性。抗生素類藥物還有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小黴素、紅黴素、氯黴素、四環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利福平;其他藥物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米氮平、欣安定、苯巴比妥、乙胺碘呋酮等。有 60 多種藥物可導致耳聾。 抗菌藥物,俗稱抗生素,為人類生命的延續做出了貢獻,是人類健康的功臣。然而,抗生素是壹把雙刃劍,壹旦被濫用,不僅有損人類健康,還會給人體帶來嚴重危害。 據悉,目前在醫學上發現的可致聾的藥物有60多種,主要有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每100名患者中就有1~2人因使用這類藥物致聾。近年來,人們發現其他壹些藥物也有耳毒性。抗生素類藥物包括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米諾環素、紅黴素、氯黴素、四環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利福平,其他藥物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甲氨蝶呤、安乃近、苯巴比妥、乙胺呋喃酮等。 案例 醫生讓喝清大,兩兄弟都是聾兒 在北京聾兒康復中心,當其他同齡人都高高興興接受教育的時候,由於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聾兒,只有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才有可能恢復壹定的聽力和語言能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裏的120多名聾兒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經歷:聾啞之前,都曾打過針輸過液,用過同壹類藥物。 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不幸還在接二連三地發生。不久前,壹名8個月大的新疆男童在北京同仁醫院被專家診斷為抗生素性耳聾。令人遺憾的是,2 年前,這名男童 4 歲的哥哥也因為同樣的疾病被抗生素致聾。我帶他去醫院時,醫生說:"給他吃點慶大黴素。父母說:"我們家老大就是喝慶大黴素聾的。當地醫生說:"不可能!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現象。給他喝吧,喝了沒幾天,發現老大對聲音沒反應,對別人說話也沒反應,老二又聾了! 壹半醫療糾紛因濫用抗生素 早在2004年8月,我國就頒布實施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規定不能違規使用抗生素。 但越過底線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在歐美壹些發達國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全部藥品的 10%左右,而在我國,最低的醫院也要占到 30%,有的甚至高達 50%。問題還在於,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後,大多數患者並不知情。 據專家介紹,人們每天使用的藥品有 20 多大類,抗生素只占其中壹類,卻引發了壹半的醫療糾紛。顯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為醫療糾紛的壹大導火索。 專家:抗生素易致兒童永久性耳聾 專家介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極易傷害兒童的聽神經造成永久性耳聾。 北京同仁醫院臨床聽力中心主任醫師陳修武:耳蝸和耳蝸神經,是聲音從鼓膜傳到大腦的必經橋梁,濫用耳聾藥物的結果就是使這條通路中斷,相當於耳蝸受損,橋梁中斷,患者的聽力就會下降。 天天吃生物素,連命都吃沒了 北京壹家知名醫院曾經收治過壹位年輕患者,盡管醫生竭盡全力為患者使用了多種類型的抗生素,也無法遏制病情的發展,即使使用了最強效的萬古黴素抗生素,對患者也沒有任何效果,患者最終不治身亡。 在征得死者家屬同意後,專家對屍體進行了醫學解剖,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屍檢結果顯示,他的體內感染了大量的耐藥菌,這些耐藥菌對目前使用的這些抗生素無效!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種能抵抗多種抗生素的細菌竟然是死者買抗生素吃出來的。原來,死者每天都在單位食堂吃飯,由於擔心單位食堂不幹凈,所以他每頓飯後都要吃兩種抗生素。天天吃,如此日積月累,終於出了問題。 專家:濫用抗生素易產生耐藥性 專家表示,細菌也是生物,在抵抗抗生素的殺滅作用時,會產生耐藥性。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抗生素頻繁刺激細菌,使細菌迅速產生耐藥性,甚至任何壹種耐藥菌都有可能發展成超級耐藥菌。長此以往,抗生素越來越無效,很多傳染病將無藥可治。 調查 多家醫院小感冒都開抗生素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住院病人和大病及手術病人會使用抗生素外,醫院和普通門診也會經常使用到抗生素。記者以最常見的感冒為例,對醫院門診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作了進壹步調查。 北京的郤女士以為自己感冒了,決定去醫院看醫生。記者記錄了她的就醫過程。郤女士抽血化驗,結果正常。她去了幾家醫院,包括壹家三甲醫院,只有壹家醫院的醫生告訴她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記者註意到,給查女士開抗生素藥的這幾家醫院,醫生首選的藥物都是抗生素,開出的抗生素也各不相同,有阿莫西林、菌必治、歐意、新羅達、羅紅黴素等。 記者調查發現,查女士的遭遇並非特例。有關部門去年專門委托中國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對全國醫院抗生素臨床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我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量和用藥金額明顯偏高。 專家: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超過25% 中國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永培:我國不合理用藥還比較嚴重,現在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超過60%,門診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超過25%。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對抗生素銷售情況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我國80%以上的藥品都是通過醫院銷售給消費者的,由於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壹些醫院抗生素用量偏高。 七成受訪家庭常年備用抗生素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除了部分醫生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外,人們對抗生素的認識誤區、藥品銷售環節的違規操作,也加劇了抗生素的濫用和不合理使用。 記者隨機選擇了北京部分小區,對人們接觸抗生素的行為進行了入戶調查。調查發現,在被調查的30個普通家庭中,70%的調查者家中曾經或壹直備有抗生素,90%以上的家庭都知道抗生素,但有近壹半的家庭並不真正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 "抗生素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越新越貴效果越好。" 近壹半的家庭有直接從藥店購買抗生素、按說明書服用抗生素的習慣。 專家:只按說明書不能正確用藥 北京大學第壹醫院醫學博士鄭波介紹,抗生素是壹種專業性很強的藥物,說明書上的內容非常有限,非專業人士只按說明書是無法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這是非常危險的。 按照國家要求,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必須憑處方購買。但也有市民告訴記者,在壹些藥店可以買到抗生素,不需要任何處方。 記者采訪北京、福州等地的壹些藥店發現,很多店面都在醒目位置張貼了 "處方藥必須憑處方購買 "的標誌,但記者沒有處方,仍然可以買到抗生素。據央視國際報道 廣東專家:兒童不得已不用抗生素 "孩子感冒發燒,醫生不問,動不動就用抗生素,把感冒發燒治療好了,聽力卻受損了。"昨日,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董玉利教授介紹,壹年多來,他已接診了20多名因濫用抗生素導致聽力下降的患兒,年齡從3歲到9歲不等。"藥物引起的神經性耳聾通常是不可逆的,很難百分之百康復"。兒科專家還認為,濫用抗生素還有可能傷害兒童的身體器官。因此,專家呼籲兒童治療要慎用抗生素。 據了解,我國現有聽力語言殘疾人達2000多萬,居各類殘疾人之首。而在眾多耳聾患者中,因藥物毒副作用致聾的約有六七億人,約占三分之壹。兒童濫用抗生素有四害 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會主任委員李文毅教授指出:兒童是濫用抗生素中最大的受害者,因為兒童各方面發育還不成熟,其細菌病毒以及對藥物的耐受性非常脆弱。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兒童體內細菌的耐藥率增高;其次,最嚴重的是,由於兒童的身體器官發育尚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殺死人體正常菌群的危害,很容易殘害或潛在殘害兒童的身體器官,比如,很多抗生素都是通過肝臟代謝的,濫用抗生素很容易造成肝功能的損害。此外,最嚴重的影響是造成兒童體內正常菌群的破壞,降低兒童的身體抵抗力,從而引起繼發感染。再次,濫用抗生素會增加藥物引起過敏的幾率。萬不得已別用抗生素 市第壹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陸建華認為,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很多家長也存在誤區。比如,在醫院經常會遇到壹些家長帶孩子來看病,為了讓孩子病情快點消退,動不動就建議醫生給打點滴。其實,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使用劑量、藥性程度還是有區別的。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還要堅持能用窄譜的就用,不要用廣譜抗菌藥,能用口服的就用口服液解決,不要用註射液,能用肌肉註射的就用肌肉註射液解決,不要用靜脈滴註,能用壹種抗菌素解決的就不要用兩種,能用普通抗菌素的就用普通抗菌素,不要用高級抗菌素。另外,孩子在使用抗菌素治療時,要嚴格按照劑量,家長或醫生切不可為了讓孩子好得快,擅自加大劑量,否則對孩子身體的傷害會更大。
上一篇:在企業安全生產座談會上的講話下一篇:c肝新藥安全方便,醫保支付要及時護肝,避免生活黑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