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米克隆的亞洲新品種BA.4和BA.5正在歐美迅速傳播。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ECDC)發布的最新警告稱,BA.4和BA.5的傳播速度更快,可能導致更多確診病例,住院和死亡風險上升。
需要註意的是,與Omicron菌株BA.2相比,BA.4和BA.5的傳播性進壹步增強。根據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報告,BA.5相對於BA.2的增長優勢預計將達到65,438+02%-65,438+03%。有傳染病專家認為,BA.4和BA.5引起的新增病例數未來可能超過BA.2.12.1,或成為全球新的主流毒株。
疫情仍然是全球供應鏈面臨的不確定風險之壹。英國路透社6月5438+03日報道,受疫情影響,素有“全球半導體之鄉”之稱的馬來西亞正面臨勞動力極度短缺,其中芯片制造業的人力短缺高達654.38+0.5萬人,部分芯片制造商被迫暫停接新訂單,MOSET等功率半導體供應更加吃緊。
來自歐洲疾病控制中心的警告
傳播速度更快的亞洲新變種BA.4和BA.5正在歐美迅速傳播,或將成為新的主流毒株。
當地時間6月13日,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警告稱,Omikkonnya品種BA.4和BA.5在歐洲的傳播速度比其他品種更快,可能導致更多確診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將增加。
其中,葡萄牙的情況最為嚴峻。根據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近壹個月來葡萄牙新增確診人數近710000人,死亡人數1003人。本次疫情主要由奧米克隆突變株BA.5引起,目前BA.5病例已占葡萄牙新增病例的90%。根據裏斯本大學疫情監測工作組的統計,葡萄牙病房和重癥監護室(ICU)的住院率將在6月底前達到峰值。
此外,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家,BA.4和BA.5的感染率都有所上升。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確診病例與日俱增,奧米克隆的BA.4和BA.5品種正在法國各地迅速蔓延。前者占新增確診病例的1.1%,後者占新增確診病例的18%。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10的壹周,英國有近99萬人新冠肺炎檢測結果呈陽性,高於前壹周的95.4萬人,這是英國近兩個月來首次出現增長。國家統計局表示,本次疫情反彈可能是由於感染奧米克隆亞洲新品種BA.4和BA.5的病例增加所致..
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奧米克隆的亞洲新品種BA.4和BA.5似乎並不比其他奧米克隆品種更容易引起嚴重的疾病。但是這兩種病毒可能能夠逃脫免疫系統,包括疫苗和感染產生的抗體。
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警告說,奧米克隆BA.4和BA.5這兩個亞洲新品種具有明顯的擴散優勢,較高的傳播率將導致病例數量迅速增加,可能會進壹步增加住院和死亡人數。各國應警惕BA.4和BA.5..
與此同時,美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最新估計,Omicron BA.4和BA.5的亞洲新變種目前已占美國新冠肺炎病例的13%,高於壹周前的7.5%和5月初的1%,為美國的疫情增加了不確定性,確診病例數可能被低估。
白宮新冠肺炎應對協調員Ashish Jaha警告說,奧米克隆品種BA.4和BA.5可能會在夏末或初秋主導美國。
6月14日,臺灣省。com援引東森新聞報道稱,在中國臺灣省首次發現Omicron突變株BA.4和BA.5。確診病例為男性4例,女性1例,其中4例BA.5突變型病例來自美國、土耳其和波蘭,1例BA.4突變型病例來自智利。
從全球範圍來看,新冠肺炎大部分確診病例仍由Omikrongya變種BA.2.12.1引起,但越來越多的傳染病專家認為,BA.4和BA.5引起的新增病例數未來可能超過BA.2.12.1,或成為全球新的主流毒株。
需要註意的是,與Omicron菌株BA.2相比,菌株BA.4和BA.5在刺突蛋白上有許多新的突變,因此其傳播性進壹步增強。根據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報告,葡萄牙預計BA.5與BA.2相比的增長優勢為13%,南非預計BA.5的增長優勢為12%。BA.4和BA.5菌株是目前傳播最快的突變株。
英國猴痘的爆發
猴痘疫情仍在歐洲迅速蔓延。
其中,猴痘在英國的傳播速度最快。當地時間6月13日,英國衛生安全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單日新增猴痘病例104例。截至2002年6月65438日,英國報告的猴痘病例累計達到470例。
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6月8日,猴痘已擴散至28個國家,感染病例1285例。感染者多分布在歐洲(1112例),其次是美洲(153例)、東地中海(14例)、西太平洋(6例)。
值得註意的是,此輪猴痘疫情傳播迅速,可能與其傳播方式有關。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猴痘可能會在空氣中短距離傳播,因此建議在大型聚會中保持謹慎。
此前,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在猴痘傳播的國家,“家庭密切接觸者和醫務人員”應考慮戴口罩。
面對迅速蔓延的猴痘疫情,歐美國家正在加緊購買疫苗。當地時間6月14日,歐盟衛生專員StellaKyriakides在歐盟衛生部長會議上表示,歐盟當天將與壹家猴痘疫苗生產商簽署協議,從6月底開始供應約110000劑猴痘疫苗。疫苗制造商的名稱尚未公布。
歐盟藥品監管機構本月表示,它正在與丹麥生物技術公司BavarianNordic就測試數據進行談判。這些實驗數據可能支持將Imvanex疫苗(在美國稱為Jynneos)的批準用途擴展到天花以外的範圍,包括猴痘。
目前美國和加拿大監管部門唯壹批準的猴痘疫苗是丹麥BavarianNordic公司生產的猴痘疫苗Jynneos(歐洲稱為Imvanex)。
此前,英國和德國都表示已經訂購了巴伐利亞北歐公司的猴痘疫苗。此外,該公司還與加拿大政府簽署了壹份價值約5600萬美元的猴痘疫苗供應合同,將於2023年交付。
全球半導體小鎮很著急。
疫情仍然是全球供應鏈面臨的不確定風險之壹。
當地時間6月13日,路透社報道稱,受疫情影響,馬來西亞多個行業面臨勞動力和外籍工人短缺問題,許多企業不得不停止接受訂單,承擔巨額損失。
根據馬來西亞行業組織和政府數據,目前馬來西亞勞動力缺口至少為654.38+0.2萬,其中制造業60萬,建築業55萬,棕櫚油行業654.38+0.2萬。
其中,芯片制造行業的人力缺口高達1.5萬,部分芯片廠商被迫暫停接新訂單,MOSET等功率半導體供應更加緊張。
馬來西亞被譽為世界“半導體封裝測試中心”,是半導體封裝測試的主要中心之壹。目前馬來西亞有50多家大型半導體公司,大部分是跨國公司,包括AMD、恩智浦、日月光、英飛淩、意法半導體、英特爾、瑞薩、德州儀器、日月光等。
其中,全球功率半導體領軍企業英飛淩(Infineon)將其8家芯片工廠中的2家設在馬來西亞,制造汽車和工業電源領域的功率芯片和邏輯芯片。
市場擔心,壹旦馬來西亞勞動力短缺狀況繼續惡化,可能會有更多半導體制造商暫停接單,這將再次給緊張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增添風險。
此外,馬來西亞的棕櫚種植業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馬來西亞“聯合種植園”首席執行官卡爾·貝克·納爾遜(Carl baker Nelson)表示,馬來西亞的棕櫚種植業正處於崩潰的邊緣,形勢非常嚴峻。由於沒有足夠的人力采摘棕櫚果實,預計今年將浪費300萬噸農作物,潛在損失超過40億美元。
這壹輪用工荒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此前,馬來西亞因疫情凍結外籍勞工在當地工作,導致勞動力市場供應短缺。雖然馬來西亞在今年2月解除了對外籍勞工的凍結,但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外籍勞工回流。
路透社報道稱,這是因為馬來西亞政府的審批進度非常緩慢,與印尼、孟加拉等主要外國勞工來源國關於勞工權益保護的談判陷入停滯。
想實時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