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醫藥原料藥生產行業將面臨又壹次新的整合和洗牌。
近年來,我國醫藥原料藥生產發展迅速,生產品種、生產能力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為世界醫藥原料藥市場舉足輕重的主力軍。據統計,全國共有醫藥化工原料藥品生產企業1016家,其中大型企業24家,中型企業149家,小型企業85家。而且中國的醫藥原料藥生產行業已經從碎片化向規模化發展轉變。1016家企業中,大型企業24家,中型企業149家,小型企業843家,分別占35.14%,33.13%,小型企業3643家。然而,隨著2008年的臨近,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醫藥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於2008年01正式實施。所有企業都面臨著這個新問題,必須達到制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才能允許正常經營。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高汙染、高排放的基礎上的,是以破壞環境或透支環境為代價而獲得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必將產生嚴重的後果,危害我們的子孫後代。但是,中國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形勢也很艱難。我國醫藥原料藥工業企業經過全面改造和GMP認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壹些企業因為GMP的改造和認證,幾乎耗盡了“生命力”。短短幾年,壹些原料藥工業企業喜獲GMP認證。但是他們既然拿到了GMP證書,因為資金困難,還沒有開始生產,還沒有獲得效益,馬上就要面臨新的問題。由此看來,2008年011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醫藥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的最後期限已經到來。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必然會面臨又壹次新的整合和洗牌,部分企業也將在這次洗消中被洗牌“洗消”和“整合掉”。這是我國醫藥原料藥行業面臨的又壹嚴峻現實。
2.醫藥原料市場仍將供不應求。
為了達到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醫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會立即開始進行改造,這將占用生產企業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資源,從資金和生產場地的角度來看,將嚴重影響醫藥原料的正常生產。2007年,國家對汙染嚴重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和品種實施強制停產限產措施,導致部分品種生產和市場供求出現“壹牛拉壹車”的局面,原料藥整體市場基本維持在供應緊張的環境中。2008年,醫藥原料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而且壹些企業(主要是小企業和經濟實力差的企業)因為無法再投入改造排汙而不得不停產,所以2008年小品種或者小企業的壹些產品會斷貨或者缺貨。
3.醫藥原料市場價格普遍看漲。
從2007年的醫藥原料藥市場來看,基本上所有的產品價格都上漲了,2008年的基本情況不會改變,會有比上年上漲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3.1.醫藥原料市場價格非理性上漲
藥品原料價格非理性上漲是指價格異常或突然變化。例如,2007年,維生素B2的價格在短時間內上漲了5倍,這也使生產這種產品的企業的效益翻了壹番,股票也壹路上漲。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並不是每壹種產品的價格上漲都會給其制造商帶來好的收益。比如2007年的抗生素原料藥很多品種,雖然價格上漲了,但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汙染物,產量被國家嚴格限制甚至停產整頓。價格再高,產量也出不來,效益也出不來。在2008年,上述兩種類似的情況也會同時發生,但總的來說,後壹種情況更為普遍,原因很簡單。隨著2008年的到來,醫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全面實施,國家將加大執法力度,采取措施關停汙染嚴重的藥品原料品種和生產企業,企業也將抽出大量資金投入,進行相關的汙水處理改造。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當然,在2008年,醫藥原料藥非理性上漲的品種不會很多,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很久。但這種現象還是會貫穿整個市場,成為大家談論市場行情的熱門話題。還會讓個別企業在非理性漲價中受益匪淺,甚至暴富。
3.2.醫藥原料生產成本上升。
對於大多數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來說,2008年,大家都面臨著環保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排汙改造,才能進行生產許可,這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壹年。為了滿足節能減排和《醫藥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壹方面,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排汙改造;另壹方面,由於生產過程中的汙水處理,生產成本也有所增加。壹般來說,由於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藥品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會上升。對於低利潤生產的藥品原料,價格必然會上漲。對於生產過程中環境汙染嚴重、市場銷量大的仿制藥原料或老藥,由於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進行汙水凈化改造,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更高,價格上漲更明顯。
3.3.原料藥生產商無法控制的價格上漲因素
近年來,我國部分產品價格的結構性變化非常明顯。首先,2007年農副產品和屬於礦產資源及其制品的價格漲幅較大,很多醫藥原料的上遊原料都屬於這類產品。首先,由於生產這部分藥品原料的上遊原料價格上漲,藥品原料的生產成本必然上升;其次,隨著新勞動法的生效和實施,人工或工資支出的增加也會增加藥品原料的生產成本;再次,運輸費、雜費、銷售費等其他生產費用的增加,也會增加藥品原料的生產成本。而且這些費用是生產企業無法控制的,我們目前也能明顯感受到,每天都在為此買單。這些成本的逐漸增加,也會帶動藥品原料市場價格的上漲。
4.醫藥原料市場容量增加,需求旺盛。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國家實施了多項惠民政策,全面實施全民醫保,新農合逐步在農村推廣。我國醫療市場藥品總需求大幅增長,尤其是療效好、價格低、用量大的藥品。這樣,生產這部分制劑的原料需求自然就增加了。從2007年的情況來看,醫藥市場對此類原料的總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以上。據業內相關專家保守估計,2008年醫藥市場對原料藥的需求增速與2007年和去年相比,將只增不減。從這個角度來看,2008年,壹方面由於生產企業需要進行汙水凈化改造,或者國家采取強硬措施對汙水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停產、關閉,醫藥原料藥的生產會受到影響,另壹方面整個市場對醫藥原料藥的需求會大大增加。這樣壹減壹增就會拉大供需缺口,很多品種會長期供不應求,這是近年來很難見到的可喜的市場局面。
5.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效益全面下滑。
2008年,雖然醫藥原料市場看好,價格上漲,但醫藥原料生產企業效益不會全面樂觀。相反,制造業企業效益將呈現整體下降趨勢。不少看好醫藥原料藥行業股票的證券公司和投資者認為,明年將是醫藥原料藥行業上市公司的黃金時代,其股市業績將大幅增長。然而實際情況會有相反的結果。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效益將全面下滑,2008年該行業業績不會有大的起色。當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但是還需要壹定的發展過程。主要原因如下。
5.1.藥品原料生產企業生產能力不足
2008年,雖然醫藥原料藥市場形勢樂觀,但由於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醫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於2008年011日正式實施,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為了達到醫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可以正常生產,這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汙染物排放凈化的改造。在此期間,醫藥原料的產量。
5.2.生產成本的增加消耗了原料藥制造商的利潤。
新條件下,藥品原料生產成本上升,是消耗生產企業利潤的另壹個主要原因;
5.3.醫藥原料價格上漲也將得到有效抑制。
5.3.1.國家抑制通貨膨脹將有效抑制醫藥原料藥價格的大幅上漲,企業不可能為了實現自身利益而隨意提價;
5.3.2.中國的醫藥原料藥市場不再是壹個完全孤立的“小世界”。
事實上,中國的市場早已與世界醫藥原料市場緊密相連,它會受到國際市場上低價醫藥原料貿易的影響,特別是來自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度的影響。我國醫藥原料藥的市場價格不會肆無忌憚的上漲,部分品種仍會暢銷但價格低廉。就像今年,“賣得好不賺錢”也會影響生產企業的效益。
6.綠色營銷是未來原料藥市場的主題。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目前中國每個人的行為準則,也是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達到的社會道德底線,即達不到《醫藥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就沒有資格生產醫藥原料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相關標準也將從國家的強制性控制措施轉變為企業的自願行為,“綠色營銷”自然會逐漸滲透到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各個層面,成為這個行業的主要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