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聞名於世,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壹生獲得10獎金,16勛章,107榮譽稱號,但她不在乎。有壹天,她的壹個朋友去她家做客,突然看到她的小女兒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授予她的金牌。
於是他驚喜地說:“居裏夫人,能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勛章,真是莫大的榮幸。怎麽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著說:“我想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壹樣,只能玩,千萬不能太當真,否則將壹事無成。”
3.拉瓦錫對化學的第壹個貢獻是從實驗的角度驗證和總結了質量守恒定律。早在拉瓦錫出生的時候,多才多藝的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當時他稱之為“物質不滅定律”,其中包含了更多的哲學意蘊。
但由於缺乏豐富的實驗基礎,特別是在俄國科學還很落後的時候,西歐並不重視俄國的科學成就,“物質不滅定律”並沒有得到廣泛傳播。
拉瓦錫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當他加熱石膏時,會釋放出蒸汽。拉瓦錫用天平仔細稱量了石膏在不同溫度下失去的水蒸氣質量。他的導師Luile將水蒸氣的損失稱為“結晶水”,從此增加了壹個化學術語——結晶水。意外的成功讓拉瓦錫養成了頻繁使用音階的習慣。
4.當錢永健在英國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他發明了壹種更好的染料來跟蹤細胞內的鈣水平。鈣在許多生理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包括神經沖動調節、肌肉收縮和受精。但當時測量細胞內鈣水平的方法還相當原始,需要通過細胞壁註射鈣結合蛋白,通常會破壞研究細胞。
錢永健通過化學技術發明了有機染料,當與鈣結合時,會顯著改變熒光。此外,錢永健還發現了壹種為鈣“化妝”的方法,使染料無需註射就能穿透細胞壁。
5.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力學、分子束和光化學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分子束方法是壹項新技術,在1960中試驗成功。起初,交叉分子束方法只適用於堿金屬的反應,後來由李遠哲在1967年與赫舍巴赫教授壹起創立,發展成為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有力工具。
十多年後,李遠哲不斷改進這項技術,以研究更大分子的重要反應。他設計的“分子束對撞機”和“離子束對撞機”已經能夠深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的各個階段,使人們能夠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各個階段,使人們能夠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各種狀態,為人工控制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進程提供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