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良藥堂三九貼

良藥堂三九貼

? 傳統三九貼多源於清代張璐《張氏醫通》的白芥子外塗法,常用藥物有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生姜等,制成貼劑外敷大椎、風門、大杼、定喘、肺俞、腎俞、膏肓等腧穴。其用藥上多專註於腎、肺兩臟功能,良藥堂醫生認為,小兒疾病,與脾胃運化功能關系更加密切,脾胃運化功能異常是小兒常見的壹組臨床綜合征。小兒臟腑嬌嫩,行氣未充,脾常虛,如先天稟賦不足、餵養不當、用藥不當、外感六淫、情誌因素均可傷及脾胃,導致小兒脾胃功能紊亂,表現出納呆、口臭、大便幹結、便秘、夜哭、夜鬧、夜汗、腹痛、噯氣作嘔、哭鬧易怒、面黃肌瘦、等癥狀。另外久咳、頑咳、遺尿、抽動、多動的小兒疑難雜癥其根本原因多在於脾胃。在三九貼選藥上,選取灸黃芪、補骨脂、菟絲子、白芥子、生山楂、焦檳榔等藥物,按照壹定比例,采用獨特的炮制工藝,經歷純手工的反復糅合以及時間的沈澱,完成制作。方中黃芪、補骨脂、菟絲子之“三聯法”配伍使用,對於平素易多外感的體弱娃娃,能極大的增強免疫力,山楂、檳榔消食化積,其它藥物輔助發揮作用,增強藥物的吸收。清《理瀹駢文》,其雲“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闡釋了外治與內治的異同,外用敷貼藥物與內服藥物的異同,說明單純用刺激穴位的藥物敷貼,所發揮功效的作用部分多為穴位、同時重視藥物與穴位的作用,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獲得最大療效,取穴方面,穴少而精、脾胃為基、隨證取穴。

三九貼適應癥

1、呼吸系統疾病:體虛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2、消化系統疾病:食積患兒、慢性胃腸炎、虛寒性胃痛、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厭食和消化不良等。

3、頸、腰椎疾病:急慢性頸腰椎酸、麻、痛、經絡阻滯、氣血不通等。

4、其他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和亞健康等。

三九貼禁忌癥:

1、肺炎、多種感染性疾病及急性發熱期不宜貼。

2、對敷貼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不宜貼。

3、敷貼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不宜貼。

4、妊娠期婦女、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患者、糖尿病、支氣管擴張等患者不宜使用。

三九貼敷貼時間:

壹九:2019.12.22——2019.12.30

二九:2019.12.31——2020.01.08

三九:2020.01.09——2020.01.17

加強:2020.01.18——2020.01.27

三九貼註意事項:

1、貼三九貼之前應認真閱覽上述適應癥以及禁忌癥。

2、壹般貼敷時間:小兒0.5-1小時,成人2-4小時,根據病人個體差異也可調整延長,如果貼敷部位出現癢、疼可以減少貼敷時間。

3、我們對三九貼要有正確的認識。三九貼不是萬能貼,不能包治百病,並非所有病癥都適合三九貼。壹般來說,三九貼都是以3年為壹療程。不過,“三九貼”雖好,也不能代替正常治療。冬病夏治、冬病冬治並不是能立竿見影的,對於很多頑固性冬病,如果不堅持治療,就可能導致冬病“擡頭”,那時治療起來更加困難。所以,接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的患者要做好打壹場“持久戰”的準備。

4、藥物貼敷後,患者可能出現麻木、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於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貼敷後出現局部皮膚微紅、輕輕度瘙癢、色素沈著等,均為正常現象,不影響療效,壹般可自行治愈。如果有癢痛的感覺就必須及時去掉敷貼,用清水沖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進壹步刺激。如出現皮膚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應立即就醫,切勿用指甲摳,以防感染。

5、敷貼期間,註意防止藥物汙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鹹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等食物,以免出現發皰現象。尤其應避免冷飲,不僅傷脾胃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還會使沈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影響治療效果。

6、敷貼後四小時內應避免洗澡,四小時後可溫清水洗澡。

  • 上一篇:老藥新用:逍遙丸、歸脾丸、六味地黃丸,原來還可以調理這些疾病
  • 下一篇:江蘇藥品禮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