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做法如下:
1)、配米淘米。根據自己口味選大米,壹般家庭作業中,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大米和香米,愛吃濕飯的人喜歡大米如東北大米,這種米同時也是合適煮稀飯的。愛吃幹飯的人尤其在中國南方,很多人愛吃香米。大米容易熟些。建議兩者按照8:2的關系混起來,這樣米就好吃壹點。就是以大米為主。
2)、將米煮熟,所用之水可比平常煮飯時略少1/4左右,這樣煮出來的飯會比較幹硬。水氣快冒完時,用筷子在飯上輕輕戳8-10個眼,以方便均勻透氣。切記:不要加鹽,或加很少很少的鹽。
3)、米飯煮熟之後,打開鍋蓋,輕輕地將飯略翻壹下,使水氣散出。
4)、待飯放冷後,輕輕地將米粒打散(有些不易打散的米粒,可在幹燥的過程中,由於粘性降低,而較易分開,所以不要勉強將米粒分開,以免米粒碎掉),放入冰箱,冰1~2天(不要密封,最好放在上層)。
5)、等冷凍壹兩天後取出,尋找晴朗天氣,可將飯放至陽光下曝曬,加速水分的散失,約每隔2小時翻壹次,或以冷氣或電扇吹拂(幹燥效果:陽光>冷氣>電扇)。
6)、晚上仍放入冰箱,繼續脫水。
7)、壹直到米飯的重量與原來的生米相等,且外觀也差不多時,即完成脫水米的制造。
8)、以壹餐所需的量為單位,分袋包裝,並放入冰箱中保存,待要上山時再取出(但要註意保存過程中,慎防水分滲入)。可不妨到超市采購小鋁箔包裝盒(類似飛機上的快餐盒)。
9)、高山上食用時,可用熱水或開水配自己的DIY速食脫水米,沖粥或作幹飯吃。味道頗為清爽。
目前國內的不少方便面(粉)商品帶上山食用,比速食米商品倒要好得多。不過畢竟是工業產品,裏面添加防腐的東西多了,吃幾次很容易反胃。面類食品本身比米類容易消化,吸收效率也高,據說這是北方人長的比南方人壯的原因之壹。登山者就近城市可買壹些面食餅、饅頭等,也是傳統中國農民如梁生寶出差的夥食,也頗為食用。其中比較經典的如陜西的鍋盔(不同於四川鍋盔)、新疆的饢等,不過這些食品在幹燥的高山很容易失水,再加上冷凍,不註意保濕保暖的話,就會變得如石頭壹般堅硬,瑞士軍刀都奈何不得,而且饢是死面,壹冷就不好吃(鍋盔是活面,只要不凍就好吃)。新疆大俠在中國民間第壹次攀登慕士塔格山時,就拿冰鎬到處砍的那兩麻袋饢四處亂飛,只見火星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