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選擇兒童退燒藥

如何選擇兒童退燒藥

正常的體溫大概是36.5-37,如果高於37.2就叫發燒。當人不能維持正常體溫時,很多生理功能都會受損。3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不宜盲目服用退燒藥,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良,新生兒汗腺發育不良,退燒藥作用不大,有時還會引起虛脫。寶寶發燒吃藥壹定要遵醫囑。

選擇退燒藥,遵醫囑。

壹、如何選擇退燒藥

過去,許多醫生喜歡用“翁瑞迪片”。是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的復方制劑,退熱效果好,能鎮靜,特別適用於容易熱性驚厥的兒童。但是阿司匹林會引起新生兒發紺,也容易引起嬰兒出血(臍部出血、嘔血、便血),而且國外也有報道稱服用阿司匹林會引起兒童瑞氏綜合征(壹種急性腦病並發肝脂肪變性的嚴重疾病),所以現在國外很多國家都規定嬰兒禁用。雖然國內沒有明確規定,但需要慎用。

“海葵”因可引起嬰兒粒細胞減少,引起腎臟損害,易引起過敏反應,很少通過註射和口服使用,在我國已限制使用,但仍有部分醫院為2歲以下兒童使用海葵滴鼻劑,但需謹慎。因為滴鼻液也會造成以上傷害。

復方氨基比林又名安痛定,能降低血液中的白細胞。若反復使用,可導致粒細胞減少癥或急性溶血性貧血,故嬰幼兒禁用。

聯合國衛生組織不建議2個月以下的孩子使用退燒藥,可以使用物理降溫。

第二,剛出生的寶寶發燒,盡量避免吃退燒藥。

發熱藥是兒科最常用的藥物。父母對這些藥很熟悉,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但是很多家長對退燒藥的用法和作用並不完全了解,所以有時候會使用不當,帶來壹些不必要的麻煩。

退燒藥不是萬能的,無故發熱,吃了退燒藥後會從高燒降到正常,不再升高。退燒藥的作用只是暫時降溫,並不能完全降到正常。動作時間2小時,過時的體溫還要上升。這是退燒藥應有的功效。

有的家長把退燒藥當成其他藥物,不管溫度高低,每4小時服用1次。有時在溫度不太高的情況下,不宜服用退燒藥。發熱藥只是臨時用藥,沒必要經常服用。發熱藥只在高熱時使用,嬰兒體溫超過39℃,大齡兒童體溫超過38.5℃。

3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不宜服用退燒藥,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良,新生兒汗腺發育不良,退燒藥作用不大,有時還會引起虛脫。所以新生兒不宜服用,兩三個月的嬰兒慎用或遵醫囑。

三、常用的降溫措施有

(1)物理降溫後用溫水洗澡,在頭頸部用不透水的塑料袋和幹毛巾包裹冰塊,也可敷腋窩和腹股溝。不建議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大兒童)或布洛芬(> 6個月大兒童)口服或直腸給藥,每4 ~ 6小時壹次,兒童慎用阿司匹林(可導致瑞士綜合征),壹般不提倡單獨使用激素退熱。

發熱的新生兒不宜用藥物降溫,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3)中藥降溫針灸、中藥內服、外敷或灌腸、按摩。

(4)人工冬眠療法是壹種藥物(等量的氯丙嗪和異丙嗪)與物理降溫相結合的降溫方法。人工冬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很強的保護抑制作用,可以使機體睡眠、降溫、降低代謝率、減少耗氧量。主要適用於中毒性菌痢、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等嚴重感染引起的持續高熱或驚厥患者。

兒科營養專家建議,發燒兒童應進行以下飲食調理。

1,加水

水比藥好,身體熱了出汗多。需要經常用溫水補充。半歲以下的嬰兒將繼續母乳餵養。母乳容易消化,可以保證營養需求,補充水分。人工餵養,可以餵稀釋的全脂牛奶,即2份奶粉和1份水(2: L)。此時,寶寶的奶量雖然減少,但補充了水分,更有利於幼兒的消化吸收。發燒的孩子要喝白開水,可以適當餵白開水,補充身體的維生素C,增強抗病能力。用水保持嘴唇濕潤,不要太多。

2.流質膳食

發燒的孩子,飲食調理以流質食物為主,如牛奶、藕粉、牛奶(少油)等。還可以喝點綠豆湯、冰鎮西瓜,幫助降溫、利尿、抗病。但對於腹瀉患兒(6個月以內),抵抗力差,胃蠕動弱,黏膜耐受力差,所以冷飲不利於身體恢復,應禁食。當孩子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以餵半流質食物,如肉末粥、面條、稀飯、雞蛋粥和壹些易消化的魚。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油少鹽,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但是妳不必避免進食,以防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

3.拿糖和鹽水

發燒腹瀉的孩子可以多次服用。拿糖鹽水。將500毫升水與壹勺糖和半瓶蓋鹽混合。4小時500毫升。同時可以補充電解質食物,如橘子、香蕉等水果(鉀鈉較多)、牛奶、豆漿(含鈣)、米湯、面食(含鋅)。癥狀嚴重者,暫時禁食,給予“靜脈滴註”,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米湯、過濾蔬菜汁、藕粉等流質食物。腹瀉嘔吐緩解後可食用,但牛奶、豆漿要禁食(易產氣)。

  • 上一篇:給小貓打止痛針和營養針要多少錢?
  • 下一篇:精神藥品都是管制藥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