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雙向五環”模式下的區域課改
“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幸福地工作。”這是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是該區整體推進課改後的真實寫照。在“科教興區”戰略的統籌下,殷都區舉全區之力,以“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的大氣魄,成立教改“高端智囊團”,引智強兵,推行主體多元教育新理念,刮起思想改革的“頭腦風暴”,繼而打造出了具有殷都特色的主體多元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模式。本期特別聚焦殷都區教育,解讀其區域課改的樣本經驗。
內涵解讀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結合全區推進主體多元教育,打造高效課堂模式初期階段的需要,設計了具有區域推進普適性的高效課堂模式——殷都區主體多元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基本模式。
“雙向”是指課堂遵循教學過程的遞進和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是由教師和學生雙邊,通過教與學的互動,既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又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進而達到教學相長、雙贏***好的最優化的育人效果。
“五環”指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五個相連的基本環節。即學生預習·教師導學,學生合作·教師參與,學生展示·教師激勵,學生探究·教師引領,學生達標·教師測評。
“雙向五環”是壹種把學生的主體性這種內在精神,作用於學生多元智能開發上的主體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這壹模式的實質是以學生全面和諧、主動活潑發展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成為“學習***同體”的壹種新型的育人模式。
模式呈現
“雙向”是沿著教與學的發展方向設計內容的。學的壹方是:預習——合作——展示——探究——達標;教的壹方是:導學——參與——激勵——引領——測評。
“五環”是按照教學過程對內容進行構建的。即學生預習·教師導學,學生合作·教師參與,學生展示·教師激勵,學生探究·教師引領,學生達標·教師測評。
如果說“雙向”是按縱向構建設計教與學的內容,其核心是發展;那麽“五環”就是按照橫向構建設計內容,其核心是結構。“雙向五環”組合在壹起,就使教、學內容形成了壹個縱成線橫成面的網絡化結構。
第壹環:學生預習·教師導學
學生預習:根據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導學問題、學習方法,嘗試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積極主動地閱讀教材、獨立思考、溫故而知新和主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預習壹般有以下三種方法:問題標註法、溫故知新法、嘗試練習法。
教師導學:教師課前要依據教材和“學情”,認真研制編寫融教案與學案為壹體的導學案,構成“預習—合作—展示—探究—達標”等壹條明晰的學法線。另壹方面教也要沿著“導學—參與—激勵—引領—測評”的方向研制壹條與學法相應的導學線。
第二環:學生合作·教師參與
學生合作:首先關註小組建設,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其次要研制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通過同質“對學”力求解決“對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異質“對學”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最後組內群學統壹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步驟和結果。
教師參與:教師首先參與學習小組的組建、小組長的培訓和小組管理評價機制的建立與實施。其次,要觀察了解與指導各學科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對子幫扶。再其次,教師要註重巡視,參與到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小組及學生中去,細心觀察、認真聽取、準確了解信息,及時進行指導點撥。同時,也要及時發現有獨特、新穎見解的學生,並給以鼓勵。
第三環節:學生展示·教師激勵
學生展示:展示必須是學生深入探究的問題,而不是統壹答案。展示要突出“三性”,即問題性、互動性、創生性。展示分兩種,壹種是組內展示(小展示),另壹種是組間展示(大展示)。
教師激勵:教師要通過“激勵、喚醒、鼓勵”等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激勵應該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第四環:學生探究·教師引領
學生探究:壹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形成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2.在三環的基礎上使用“問題生成表”,引導學生自主生成探究問題。3.重視獨立探究,倡導合作交流。4.探究過程中要大膽設想,提出問題。5.多向交流,有效探究,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功。
教師引領:壹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呈現壹些提示性的線索,不斷鼓勵學生能自主解決問題。2.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向深層次問題邁進,產生質疑對抗。3.鼓勵學生擁有獨特見解,勇於提出自己的獨特看法。4.引導學生不僅要善於發現問題,還要善於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5.教師要及時點撥與小結,在學生探究的疑難點問題上做出引導,幫助學生走出困惑。
第五環:學生達標·教師測評
學生達標:這是對本節課學習效果的驗收與評估,即學生自行整理導學案並完成當堂的達標檢測。導學案整理有兩種方法:壹是改錯修訂批註法,二是總結反思提煉法。檢測達標必須遵循“分層測評,人人達標”,讓最後壹名也過關。
教師測評:教師首先要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就重點問題分層設計達標檢測題。其次,在測評過程中巡視、觀察、個別指導做到“三關註”——關註A類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型點,關註B類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準確率,關註C類(潛能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再其次,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恰當評價,讓潛能生也能體驗到“學有所獲”的快樂。
創新點
殷都區探索出的“雙向五環”教學模式,較好地體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關系和以生為本的師生關系,具有殷都特色,彰顯了主體多元教育思想,是激發學生主體性和開發學生多元智能相融合的高效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雙邊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合作,達到教學相長、雙贏***好的最優化教學效果。這樣煥發生命活力的高效課堂,讓“學生快樂學習,教師幸福工作”成為殷都教育的壹道風景。
為了紮實有效地推進主體多元高效課堂,殷都區還對學校考試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主要表現出“五新”:壹是考試功能新,變壹張書面考卷為多元考試;二是考試組織形式新,變統壹監考為誠信考試;三是考試結果呈現形式新,變百分制為星級制;四是考試結果反饋方式新,變分數排名為成績密封檔案袋,單獨向學生反饋;五是試卷評語新,變“以分數論英雄”為多元評價。
借鑒點
引智:“名師工程”聚人才
為了推進區域課改,殷都區引進名家名師,實施“名師工程”,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殷都區特聘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安陽市人民大道小學原校長姚文俊為該區首席教育總顧問、教科培中心主任,同時也引來了姚文俊主張的融主體教育思想與多元智能理論為壹體的主體多元教育思想,這為後來凝練出區域課改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
2007年7月,殷都區被確立為“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國家級課題“少年兒童主體多元發展實驗研究”同時在當地學校中開展。由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等19位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學者組成的殷都區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智囊團”,具體指導實驗研究的開展。同時,殷都區還聘請全國著名教學專家、原安陽市政協副主席金耀林等安陽市20位知名中小學教育專家為“殷都區教育發展顧問”。
定向:課題實驗燃激情
在專家的引領和肯定下,2009年3月,殷都區正式確立了主體多元教育由點到線再到面的實驗路線圖,並下發了《少年兒童主體多元發展實驗研究“五個壹”教育科研課題指南》,以“問題即課題,實踐即研究,發展即成果”為選題原則,以“五個壹”(小壹點、實壹點、新壹點、近壹點、短壹點)為切入點,提出了138項參考選題,點燃了全區校長、教師投入課題實驗的熱情。
同時,殷都區委、區政府指示區教科培中心編印了《幸福閱讀·主體多元教育實驗讀本》,指導廣大教師真正從思想到行動,全身心地投入課題實驗。
推行:政府意誌動真格
殷都區的課改推進得廣泛而徹底,還得益於壹個願意抓教育、善於抓教育的領導集體。區委書記李南沈是壹位當過教師的“教育專家”,心中有著濃濃的教育情結。在他的重視、支持、參與和引領下,全面推進教育事業不再是教育內部的事,而是上升為全區的意誌。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建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瑞霞……他們的身影經常出現在殷都區推進教育改革的各種會議上,經常出現在殷都區的各個學校裏。殷都區區委、區政府還作出《關於在全區推進教育改革的決定》,將教育改革上升為當地的政府工作。
送技:“頭腦風暴”勤指導
區域推進課改之初。殷都區成立了安陽市首家“教科培中心”,實現了殷都區教研、科研和培訓壹體化。
2009年7月,殷都區舉辦封閉式的主體多元教育骨幹培訓班,掀起了該區培訓教育工作者的“頭腦風暴”。隨後,《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和中國名校***同體及時跟進,先後幾次對該區中小學教師進行了“主體多元高效課堂”技術專項系統培訓、實踐操作培訓,真正實現了“壹對壹培訓,手把手指導,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迅速提升了當地教師的高效課堂實際操作能力。
此間,圍繞“雙向五環”教學模式,殷都區教科培中心發放“模式解讀”征求意見和“課堂困惑問卷調查”,對模式實踐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大膽預設,並將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解答匯編成《主體多元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基本模式100問》,指導教師實踐。
強兵:教壇競技不松懈
為了強力推進主體多元高效課堂建設,殷都區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原則,教科培中心聯手多家單位舉辦“殷都區主體多元高效課堂首屆教學節”,啟動殷都高效課堂百課大賽。歷時7個月的教壇競技,全區師生人人參與,不僅達到練兵的目的,更有效促進了教學相長,全面推動了區域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