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劃分.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符號C與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以N/mm2計)表示。
2、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系指對按標準方法制作和養護的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在28d齡期,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的壹個值,強度低於該值的百分率不超過5%。
3、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檢驗評定.壹個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以及生產工藝條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對施工現場的現澆混凝土,應按單位工程的驗收項目劃分驗收批,每個驗收項目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確定。
4、預拌混凝土廠、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和采用現場集中攪拌混凝土的施工單位,應按本標準規定的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對零星生產的預制構件的混凝土或現場攪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標準規定的非統計方法評定。
5、為滿足混凝土強度等級和混凝土強度評定的要求,應根據原材料、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質量水平等具體條件,選擇適當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強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強度可按照本標準附錄二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
6、預拌混凝土廠、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和采用現場集中攪拌混凝土的施工單位,應定期對混凝土強度進行統計分析,控制混凝土質量。可按本標準附錄三的規定,確定混凝土的生產質量水平。
擴展資料:
混凝土的相關要求:
粗骨料中公稱粒級的上限稱為該粒級的最大粒徑。當骨料粒徑增大時,其比表面積隨之減小。因此,保證壹定厚度潤滑層所需的水泥漿或砂漿的數量也相應減少,所以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在條件許可下,盡量選用得大些。由試驗研究證明,最佳的最大粒徑取決於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在水泥用量少的混凝土中(每l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170kg),采用大骨料是有利的。在普通配合比的結構混凝土中,骨料粒徑大於40mm並沒有好處。
骨料最大粒徑還受結構型式和配筋疏密限制。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04—92的規定,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於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
對於混凝土實心板,可允許采用最大粒徑達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mm。石子粒徑過大,對運輸和攪拌都不方便。
百度百科-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百度百科-普通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