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yǐ xiān bàn guāng ān suān
2 英文參考AC
acetylcysteine
3 概述N乙酰半胱氨酸是壹種祛痰藥,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有類似蒜的臭氣,味酸;有引濕性。化學結構中的巰基可使黏蛋白的雙硫鍵斷裂,降低痰的黏度,使痰易咳出。用於黏稠痰液引起的咳痰困難和呼吸困難。口服安全,但作用不可靠。本藥尚用於對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本藥主要以噴霧或氣管內滴註的形式給藥。
4 N乙酰半胱氨酸藥典標準 4.1 品名 4.1.1 中文名N乙酰半胱氨酸
4.1.2 漢語拼音
Yixian Banguang'ansuan
4.1.3 英文名Acetylcysteine
4.2 結構式 4.3 分子式與分子量C5H9NO3S? 163.20
4.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本品為N乙酰基L半胱氨酸。按幹燥品計算,含C5H9NO3S應為98.0%~102.0%。
4.5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有類似蒜的臭氣,味酸;有引濕性。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
4.5.1 熔點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C)為104~110℃。
4.5.2 比旋度取本品約2.5g,精密稱定,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1→100) 2ml與氫氧化鈉試液(4→100)15ml使溶解,用磷酸鹽緩沖液(pH7.0)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mg的溶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為+21.0°至+27.0°。
4.6 鑒別(1)取本品約0.1g,加10%氫氧化鈉溶液2ml溶解後,加醋酸鉛試液1ml,加熱煮沸,溶液漸顯黃褐色,繼而產生黑色沈澱。
(2)取本品約10mg,加氫氧化鈉試液1ml溶解後,加亞硝基鐵氰化鈉試液數滴,搖勻,即顯深紅色;放置後漸顯黃色,上層留有紅色環,振搖後又變成紅色。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7圖)壹致。
4.7 檢查 4.7.1 酸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後,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1.5~2.5。
4.7.2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後,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B),溶液應澄清。
4.7.3 幹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為幹燥劑,在70℃減壓幹燥3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1.0%(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4.7.4 熾灼殘渣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4.7.5 重金屬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4.7.6 熱原取本品,加氯化鈉註射液適量溶解後,用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用氯化鈉註射液稀釋制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D),劑量按家兔體重每1kg註射10ml,應符合規定(供註射用)。
4.8 含量測定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加水30ml溶解後,在20~25℃用碘滴定液(0.05mol/L)迅速滴定至溶液顯微黃色,並在30秒鐘內不褪。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當於16.32mg的C5H9NO3S。
4.9 類別祛痰藥。
4.10 貯藏密封,在涼暗處保存。
4.11 制劑(1)N乙酰半胱氨酸顆粒 (2)噴霧用N乙酰半胱氨酸
4.12 版本《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N乙酰半胱氨酸說明書 5.1 藥品名稱N乙酰半胱氨酸
5.2 英文名稱Acetylcysteine
5.3 N乙酰半胱氨酸的別名莫咳;痰易凈;易咳凈;N乙酰L半胱氨酸;廣安;美可舒;乙酰半胱氨酸;Airbron;Muyst
5.4 分類呼吸系統藥物 > 祛痰藥物 > 促進痰液溶解的藥物
5.5 劑型N乙酰半胱氨酸噴霧劑:每瓶500mg。
5.6 性狀白色結晶性粉末,有類似蒜的臭氣,味酸,有引濕性。在水或乙醇中易溶。熔點101107℃。
5.7 N乙酰半胱氨酸的藥理作用N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含巰基(SH),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鏈的二硫鍵斷裂,同時對脫氧核糖核核糖核酸纖維也有裂解作用。所以,無論對白色黏痰或膿痰,均能起到溶解效應,使黏度下降,易於咳出。
5.8 N乙酰半胱氨酸的藥代動力學N乙酰半胱氨酸噴霧吸入後,在1min內起效,5~10min作用最大。吸收後在肝內經脫乙酰基代謝,生成半胱氨酸。
5.9 N乙酰半胱氨酸的適應證用於大量黏痰阻塞氣道不易咳出引起的呼吸困難的危重情況。如手術後的咯痰困難、急性和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炎、肺氣腫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咯痰困難、痰阻氣管等。本品尚可用於對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
5.10 N乙酰半胱氨酸的禁忌證老年患者、嚴重呼吸道阻塞和支氣管哮喘患者禁用。
5.11 註意事項1.糖尿病患者。
2.藥物對妊娠的影響: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將N乙酰半胱氨酸分為妊娠B類。
3.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N乙酰半胱氨酸可幹擾硝普鹽試驗,導致血或尿中酮體的假陽性反應;(2)N乙酰半胱氨酸可顯著幹擾水楊酸測定,接受N乙酰半胱氨酸治療的患者不應用比色測定法測定水楊酸鹽濃度。
4.N乙酰半胱氨酸不宜與金屬、橡皮、氧化劑及氧氣接觸,因此霧器應用玻璃或塑料制作。
5.N乙酰半胱氨酸與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有配伍禁忌。
6.N乙酰半胱氨酸水溶液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因此應在臨用前配制。剩余溶液應密封並貯於冰箱中,48h內用完。
7.避免同時服用強力鎮咳藥。
8.在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顆粒劑前,可加少量溫開水(禁用80℃以上熱水)溶解後混勻服用,也可直接口服。
9.據國外資料報道,N乙酰半胱氨酸口服時常規不得與藥用炭合用。
10.用藥後如遇惡心、嘔吐可暫停給藥,支氣管痙攣可用異丙腎上腺上腺上腺素緩解。
5.12 N乙酰半胱氨酸的不良反應1.此藥有特殊的氣味和對呼吸道有 *** 性,可引起惡心、嘔吐和嗆咳等,有時導致支氣管痙攣,壹般減量即可緩解,如遇惡心、嘔吐可暫停給藥。
2.支氣管痙攣可用異丙腎上腺上腺上腺素緩解。
5.13 N乙酰半胱氨酸的用法用量1.僅用於非緊急情況下,以10%溶液噴霧吸入,每天3次,每次1~3ml。
2.氣管滴入:急救時以5%溶液經氣管插管或直接滴入氣管內,每天2~6次,每次1~2ml。
3.氣管註入:急救時,以5%溶液用註射器自氣管的甲狀軟骨環骨膜處註入氣管內,每次0.5~2ml(嬰兒0.5ml,兒童1ml,成人2ml)。
5.14 藥物相互作用1.此藥易使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破壞失效,故不宜與之並用,必要時可間隔4h交替使用。
2.鐵、銅等金屬和橡皮、氧化劑、氧氣能與其結合而使之失效,用時註意。
3.同用酸性較強藥物,可使其作用明顯降低。
5.15 專家點評用於黏性或膿性痰不易咳出,尤其適用於手術後咳痰困難者及肺部感染的預防和治療。N乙酰半胱氨酸為黏痰溶解劑,能使痰中蛋白分解,使痰黏性下降易於咳出。
6 N乙酰半胱氨酸中毒N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凈、易咳凈)化學結構中的巰基可使黏蛋白的雙硫鍵斷裂,降低痰的黏度,使痰易咳出。用於黏稠痰液引起的咳痰困難和呼吸困難。口服安全,但作用不可靠。本藥尚用於對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本藥主要以噴霧或氣管內滴註的形式給藥。[1]
6.1 臨床表現[1]
1.氣道給藥時可引起咳嗆、支氣管痙攣、惡心、嘔吐、胃炎等不良反應。
2.直接滴入呼吸道可產生大量痰液,如引流不及時可引起氣道堵塞、窒息。3.口服用藥時,偶有惡心。
4.靜脈註射治療對乙酰氨基酚嚴重中毒時,有發生過敏反應的報道:周身紅疹、瘙癢、頭暈、支氣管痙攣、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血管神經性水腫和低血壓。
6.2 診斷N乙酰半胱氨酸中毒的診斷要點為[1]:
有N乙酰半胱氨酸應用史,出現上述表現。
6.3 治療N乙酰半胱氨酸中毒的治療要點為[1]:
1.氣道給藥出現明顯咳嗆時減量即可緩解,出現支氣管痙攣時可用異丙基腎上腺素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