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於濕熱所致的水瀉,可與茯苓、薏苡仁、車前子等同用。
3、用於暑熱病,可與生甘草、鮮藿香、鮮佩蘭等同用
4、用於胸悶、小便短少,可與生苡仁、通草、竹葉等同用。
5.本品還可外用清熱收濕,配合治療濕疹、痱子等,可與石膏、甘石脂、白礬等同用。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細粉,與滑石粉混合,過篩,即得。本品為淡黃色粉末,有甘草甜味,手撚有潤滑感。顯微特征:無色不規則塊狀,有層層剝落痕跡。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中含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體纖維。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利濕:清暑利濕。用於暑熱體倦、口渴泄瀉、小便黃赤;外治痱子、瘙癢。混煎或包煎,每次6-9克,每日1-2次;外撲患處。[中國人民 ****、國家藥典 1985;北京市藥品標準 1983]
7.益元散:滑石粉 60 份,甘草 10 份,朱砂 3 份。本品為淡紅色粉末;具有甘草甜味,手撚有潤滑感。顯微特征:不規則塊狀片,無色,有層層剝落痕跡;纖維束為薄壁細胞,內含草酸鈣方晶,形成結晶纖維;不規則小顆粒呈深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取本品加鹽酸和氯仿,回流1h,濾液蒸幹,殘渣加乙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氯酸鹽對照樣,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即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5m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為展開劑,10%磷鑰酸乙醇溶液為顯色劑,展開,取出,晾幹,即得。在供試品的色譜圖中,在與對照品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顯示出相同的色斑。功能: 清熱解暑,利濕:解暑、利濕、除煩。主治:暑熱體倦,心煩口渴,小便黃。用法:拌服或煎服,每次 6 克,每日 1-2 次。(《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
8.碧玉:滑石(蠅)600g,青黛35g,甘草100g。以上三味,各為細末,過60目篩。各取凈粉,混勻,即得。本品為灰白色粉末;味微甜。功能主治清暑熱,平肝火。用於暑熱積聚,口渴喜飲,肝火旺盛,小便短赤。口服,每次12克,每日1-2次,布包煎服。(上海市藥品標準》1980)
9.溫六味散:滑石(蠅)600g,幹姜50g,甘草100g。以上三味,各為細末,過60目篩。和好即成。本品為米黃色粉末;味微甘帶辛。功能主治祛暑散寒,止嘔止瀉。用於夏月傷風,嘔吐泄瀉。口服,每次9克,每日1-2次,煎湯用布袋包好。(上海市藥品標準 1980)
10.天水散:滑石(蠅)600g,甘草100g,寒水石100g。以上三味,分別研細末,過篩,混勻,即得。本品為米黃色粉末,味微甘。功能主治清熱止渴。用於身熱煩悶,口渴引飲。口服,每次9克,壹日1-2次,布包煎服。(上海市藥品標準 1980)
11.雞蘇散:滑石(蠅)600g,薄荷60g,甘草100g。上三味與薄荷、甘草混合,粉碎成細粉,再與滑石混合,過60目篩,混勻,即得。本品為淺灰白色至淺綠黃色粉末;氣微香,味微甜,有清涼感。功能主治清暑,利濕,散風。用於外感暑風,頭痛發熱,小便不利。口服,每次9-15克,每日1-2次,布包煎服。(浙江省藥品標準,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