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如果客廳有磁場,人的影響在動態下不會太大,但在靜態下會更大。
磁場屬於電磁輻射,雖然波長長,但也有壹定的能量。核磁振動屬於壹種利用這個波段的電磁輻射達到探測目的的實驗技術。它能引起的是原子核的自旋運動。所以我壹直覺得應該是有害的。
我咨詢過好幾個國內外的核磁專家,尤其是瓦裏安的國外專業人士,他們每年來訪必問。他們這麽多年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影響”。
我這麽在意是因為我覺得沒什麽作用,但是家裏人壹直都是警惕恐懼的,尤其是幾年前老婆懷孕的時候。
搞核磁共振的人說這沒什麽,但是孕婦還是少接觸電磁場比較好。因為所謂沒有效果是因為機器的屏蔽效果更好,並不代表磁場對人體無害。對於300mhz的儀器,可以在磁鐵內部做超級屏蔽;但是對於高場儀器,5高斯線還是在磁鐵外面。而且超級屏蔽是水平方向的,換探頭調音的時候難免要下磁鐵。
(1)強磁場下血液性能的變化及其對機體的影響。國際上已對人和動物全血在強磁場下的定向行為和作用主體紅細胞的作用機理進行了研究。強磁場下血液流變特性的變化:強磁場下血液纖維蛋白活性的變化及其對生物代謝的影響:強磁場中人體血液的磁力、磁懸浮和光吸收特性。
(2)強磁場下蛋白質聚合物的特性及應用。在強磁場下磷脂中肽的取向在國際上已有研究。磁場中肌肉細胞蛋白的磷代謝過程:強磁場下神經肽氨基酸的結構變化及蛋白質酰胺與氫的交換。
(3)醫學應用。除了人體成像系統的發展,近年來國際上對4-8特斯拉強磁場下血液纖維蛋白的活性及其對血管內溶栓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強磁場和磁場梯度對纖維素溶解過程的影響:強磁場對動物血細胞的活性及其對心肌保護特性的影響:外磁場對血小板流動性的影響及其在醫療中的應用。
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當人體處於電場中時,人體的導電性使電流通過皮膚流入大地,而磁場經過人體時可能會影響血液中的鐵分子。穿過皮膚的電場可能會引起濕疹等皮膚病。有人說,經常使用電腦的女性容易皮膚老化。同樣,人們意識到電磁波對血細胞、生殖器、淋巴等細胞增殖迅速的組織,對兒童的傷害更大。我們以磁場對人體的影響為例,看看電磁波的危害。當人體處於強磁場中時,體內各種磁性物質會受到磁力的吸引。同時,由於磁感應(形成磁場的物體磁化其他物體),發生磁化現象,即體內紅細胞中的鐵(fe)等磁性物體被吸引或磁化,從而影響其他磁性物質。顯然,這將對健康有害。如果血液或細胞中有磁性物質,磁感應會阻礙血液和細胞的正常活動。重金屬在體內的積累,以及對磁感應的易感性,給身體致命壹擊。但是,很難科學細致地找出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因為各種環境因素綜合作用於人,很難做長期跟蹤調查。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已被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所證實。
科羅拉多大學1979 N?韋特海默教授和E?裏珀教授做了壹項高壓電線與兒童癌癥之間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強電磁場下兒童白血病發病率比其他兒童高3倍以上。所謂流行病學調查,就是把認為致癌的因素和癌癥患者的增加率進行比較的壹種研究方法。壹個著名的流行病學研究是“吸煙與肺癌”,即在大量吸煙者和不吸煙者中比較肺癌患者的數量。這裏研究的是吸煙與肺癌的關系。這種方法用於研究電磁波與兒童癌癥的關系。該報告不僅對美國,而且對歐洲國家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人們積極研究極低頻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專家學者通過各種動物實驗,認為強電磁波對人體有害。1995 11 10月,瑞典和丹麥的研究機構在《歐洲癌癥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研究報告認為,磁場在5毫克以上的兒童白血病發病率比正常兒童高5倍。
各種動物實驗表明,電磁波(1)改變神經傳導物質(2)改變雞、豬、小鼠細胞內和細胞表面的鈣含量,導致胎兒畸形和惡性淋巴瘤(3)降低小鼠的反應能力,減輕睪丸重量,改變大腦的化學成分,降低機體的生長速度。第三點尤其會影響孕婦的分娩和孩子的成長。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熱效應、刺激效應和非熱效應。
長期低頻微電磁波是否影響健康成為電磁波有害論爭論的焦點。強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性已經得到科學驗證,所以世界各國都規定了暴露於電磁場的最大時限,以保護人體健康。
1.熱作用
電磁波的熱效應會導致組織和細胞的溫度升高。研究表明,波長在3cm以下的微波可以穿透皮膚1cm,而波長在0.25-1m的微波可以穿透皮膚到達人體各個器官。皮膚吸收的微波轉化為熱量,使身體組織溫度升高。動物實驗結果表明,生物體溫升高,引起行為改變,行為異常。而且39℃以上的子宮溫度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據分析,生命體最脆弱的地方是眼睛、晶狀體和睪丸,幾乎沒有血管。電磁波對眼睛最嚴重的危害是晶狀體白內障。此時由於溫度升高,內鏡產生不透明部分,使人看不清物體。1-10ghz微波容易引起這種白內障。有人做過這個動物實驗,用2450mhz電磁波(屬於微波爐的頻率範圍)照射兔子眼睛10分鐘。於是,白內障開始出現。雄性生殖細胞集合體的睪丸溫度相對於體溫較低(約36℃),對熱非常敏感。溫度的升高對進行減數分裂的生殖細胞有決定性的影響。
2.刺激
電磁波刺激中的感應效應。電信號調節人體的所有功能。對神經細胞、肌肉細胞和其他人體內能被興奮的功能最小的細胞的觀察表明,當這類細胞兩端的電位差達到壹定程度時,它就向神經系統發出興奮信號或收縮肌肉。而流向人體的外部電流使神經的興奮傳導系統和肌肉運動系統的生物回路系統異常,使人體發生變化。這種外部電流刺激神經細胞感受電擊,同時刺激肌肉產生肌肉收縮或隨意運動。刺激心肌軟化心室,心臟停止跳動,刺激呼吸肌停止呼吸。
3.非熱作用
上面提到的高壓輸電線路電磁場引起的兒童白血病等大部分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都屬於這壹類。目前很難確認非熱作用的效果,所以無法解釋清楚。將雞和貓的大腦皮層置於低頻調制的UHF和VHF中,發現有鈣離子流出。信息傳遞、免疫系統功能和細胞增殖都離不開鈣離子。實驗結果表明,50-60hz的低頻也導致鈣離子流出。可見壹般家用電器(60hz)對人體也是有害的。
另壹項研究報道,動物松果體的分泌(褪黑素)抑制腫瘤細胞,而低頻改變松果體的分泌。
極低頻和甚低頻電磁波不僅影響人體細胞膜中鈣的分布,還影響鉀、鈉、氯等離子體的分布,從而影響人體激素的分泌。
如上所述,人體細胞利用微弱的電信號通過神經傳遞熱量、疼痛、視覺等感官,但當細胞間的這種交流受到阻礙時,就會產生異體細胞增殖,形成癌癥。能造成交流障礙的外界能量比預想的要弱很多。事實上,當電磁波作用於實驗中培養的細胞時,發現細胞間化學物質的運動發生了變化,遺傳因子的產生受到阻礙,激素和化學物質的產生發生了變化,癌細胞的活性增加。對老鼠的實驗表明,電磁波會阻礙它們的食欲、呼吸、睡眠等。,而人體實驗表明,電磁波會削弱脈搏,使腦電波異常。
第三,加強保護
電磁波有害論受到了質疑,因為目前人類還無法解釋白血病等多種疾病的病因。即使現代醫學和科學相當發達,對人體的研究仍然遠遠不夠。20世紀初,有學者提出吸煙導致肺癌時,也遇到了很多學者的質疑,包括醫生。直到30年後,醫學界才承認吸煙導致肺癌。
對電磁波的研究只有20多年。同時,與吸煙不同,電磁波在強度、頻率、接觸時間、波形等方面都很復雜,很難證明其與癌癥的關系。和吸煙壹樣,人們應該提高對電磁波危害的認識。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們無法否認電磁波對人體有影響。所以要避免獨立接觸強電磁場;當需要聯系時,應采取適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