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10-23,註冊資本25696.752187萬元,是壹家中型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經營範圍為市政交通壹卡通的制作(限出境經營)、發行、結算業務;市政交通壹卡通系統及其設備的投資與管理;銷售自產產品及上述項目的研發、安裝、培訓、系統集成、營銷策劃、咨詢;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
據披露,2013年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用戶數達6000萬,2020年NFC手機壹卡通用戶數近1600萬,擁有如此龐大用戶基數和固定使用場景的企業,又面臨大股東出讓全部股份,也讓人頗感意外。
個人認為,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的大股東放棄全部股份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壹,盈利問題難以解決。 眾所周知,之前北京市政府為了鼓勵市民使用公共**** 交通出行,壹直限制出行票價,即使後續票價因裏程增加,每年也處於盈虧平衡狀態。這壹點從壹卡通公司公開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中可見壹斑,2021年全年,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公司盈利869.15萬元,凈利潤僅為496.07萬元。2022年4月30日的財務報表顯示,公司應用利潤為-572.15萬元,凈利潤虧損578.77萬元。
其次,在卡式向賬戶式轉換的時代背景下,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發展,2018年北京地鐵乘車系統內實現二維碼乘車支付後,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在公共****,打破了壹卡通對公交市場的壟斷。與公交壹卡通由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有限公司管理不同,北京地鐵乘車系統內的二維碼乘車支付系統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開發運營。
事實上,博通分析發布的《2022年非銀行支付行業專題分析》報告中提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移動支付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為成果,帶動了壹系列新業態的出現,也導致原有預付卡機構的主要盈利場景不斷被侵占。 這從2020年公交卡交易額同比下降40.76%就可見壹斑。
當然,不排除北京控股集團因自身原因轉讓全部股權的可能,但北京市政交通壹卡通的盈利能力和互聯網時代打破壟斷後的激烈市場競爭應該是誘因之壹。當然,這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企業自身數字化轉型的順利與否。目前看來,數字化轉型不僅要從技術上迎合現有趨勢,更要從意識上進行轉變,從營銷方式、用戶留存、增值服務、場景打通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