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

黃洋界保衛戰

1928年8月,湘贛敵軍趁湘南紅軍主力失利,欲卷土重來之際,大舉進犯,蠶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平原,進而以四個團的兵力進攻黃洋界,企圖壹舉蠶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聽到敵人即將進攻的消息,壹營營長陳毅安率領壹連、三連急行軍趕回黃洋界下的小井,召開了戰鬥布置會議,進行了緊張的戰鬥動員。後方醫院的輕傷病員紛紛要求返回前線,兒童團、少先隊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也全部動員起來,赤衛隊、防暴隊、女青年也積極組織起來,隨時準備配合紅軍作戰。紅軍和地方武裝還在黃洋界哨口修築了竹釘陣、鐵絲網、柵欄、滾木礌石、碉堡工事、五道防線。整個井岡山嚴陣以待,隨時準備重創敵人。

8月30日,雲霧過後,湘軍吳尚部和贛敵王俊部***四個團開始向黃洋界進攻。紅軍指戰員和地方武裝憑借黃洋界天險,利用石頭、滾木碌石、竹釘和手中的武器擊退敵人四次沖鋒。下午四時,敵人不甘心失敗,重新組織了更大規模的進攻。這時,紅軍戰士把留在茨坪紅軍第二十八團軍械處修理得較好的迫擊炮擡上黃洋界,放在紅軍指揮陣地附近。當時,只有三發炮彈,由於受潮,前兩發炮彈成了啞炮,接著,第三發炮彈出膛,只聽 "轟隆 "壹聲巨響,炮彈在敵群中爆炸了。這時,埋伏在各個山頭的少先隊、兒童團紛紛點燃了煤油桶裏的鞭炮,在樹梢上掛起了紅旗。壹時間,黃洋界上槍聲大作,紅旗飄飄。敵人原來得到紅軍主力不在井岡山的情報,後來看到這種陣勢,以為紅軍主力已返回井岡山,嚇得魂不附體,連夜逃回酃縣境內去了。

事後,紅軍戰士用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腔編了壹段唱詞:"我站在黃洋界上看山景,忽聽山下人馬嘶鳴。舉目觀看,原來是老蔣派來的士兵。壹來農民鬥爭少了面子,二來紅軍主力離開了永新,妳有寧岡、新城,為何敢侵占大小五井?妳們來進山,為什麽要在山下安營紮寨?左右不思,不知所為。我山內無埋伏,山外無救兵。來來來,請上山來談革命。"空山計》唱響黃洋界。毛澤東在率領紅四軍主力返回井岡山途中,行至黃坳,聽到黃洋界保衛戰取得偉大勝利的消息,欣然命筆,揮毫寫下了贊美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的著名詩篇《西江月-井岡山》。

毛澤東的審時度勢

壹位拉美國家的司令員在遊覽井岡山後曾意味深長地稱贊道:"井岡山是壹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毛澤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選擇的地方是藏龍臥虎之地--藏著中國 **** 產黨的龍,臥著工農革命軍的虎。這個根據地的建立與中國革命的勝利緊密相連"。龍,不能困於沙灘,只有潛入大海,才能翻江倒海;虎,不能留於平陽,必須依托山林,才能撼動群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 "藏龍臥虎 "的井岡山,經歷了四個多月的鬥爭。創建了中國革命第壹個農村根據地,實現了黨的歷史上第壹次偉大轉折。

1928年5月,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紅軍實力大為增強,武都江、草鞋坳、龍源口等地多次取得勝利,邊界鬥爭進入全盛時期。這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紅軍主力由兩個團擴大到四個團;紅色區域範圍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縣和遂川、吉安、安福、酃縣部分地區,地方武裝普遍建立;各縣、區、鄉建立了黨政組織,根據地建立了地方黨政最高領導機關--根據地建立了湘贛邊界特委、工農兵政府等地方黨政最高領導機關;全面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群眾運動,實現了農民 "耕者有其田 "的夢想。

這壹時期形勢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在於邊區黨(地方黨和軍隊黨)的正確政策"。這些政策是:"堅決打擊敵人,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政權,反對逃跑主義;深入割據地區進行土地革命;以軍隊的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以軍隊的武裝幫助地方軍隊的發展;對統治力量較強的湖南采取防禦態勢,對統治力量較弱的江西采取進攻態勢;用大力經營永新,創造紅軍集中相機打擊當前敵人,反對兵力分割,以免被敵人擊破。擴大割據地區要堅持波浪式前進的方針,反對冒進的方針"。

毛澤東之所以善於判斷,正確選擇井岡山作為革命鬥爭的根據地,並不是說他有諸葛亮式的 "觀天象 "之才和 "錦囊妙計",而是他善於從實際出發,在政治、經濟、地理等方面對井岡山作了深入研究。在對井岡山的政治、經濟、地理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他又對井岡山的經濟、政治、地理作了深入的研究。

毛澤東認為,井岡山有許多優勢:第壹,有黨的基礎和革命以來的群眾工作基礎;第二,有袁文才、王佐這壹批 "綠林朋友";第三,有有利於戰鬥的地理形勢;第四,這裏的反動統治比較薄弱;第五,有比較好的經濟條件的支持;第六,這裏的壹舉壹動、壹言壹行,都會對人民的生活,也會對人民的生命產生同樣的影響。第六,這裏的壹舉壹動對湘贛兩省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毛澤東認識到井岡山天時、地利、人和,是發展革命的好地方。毛澤東和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壹樣,即使在受到高壓和處分的情況下,仍然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當時,有人說他在秋收起義後沒有攻打長沙,而是率部上了井岡山,"在政治上犯了嚴重錯誤",因此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前委書記職務,這個決定傳到井岡山後,又改為開除黨籍,只能擔任師長,不能擔任黨代表。黨代表等,毛澤東依然無所畏懼。他不氣餒、不動搖,堅定不移地開展農村根據地建設。

毛澤東是壹個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的人。他提出並在井岡山實踐的 "工農武裝割據 "理論,是壹條有血有肉的政治路線。這條路線的具體內容是:有根據地、有計劃地建立政權、深入土地革命、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準確地說,他是以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為基石,創造性地開辟了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這條中國式的革命道路---- 井岡山道路,從而續寫了馬列主義---- 中國化。

1928年6月,正當邊界鬥爭形勢愈演愈烈的時候,從湖南來了壹個叫杜修經的人,他說湘南敵軍 "很動搖"、"很恐慌",代表省委逼紅軍拉到湘南去攻打郴州。毛澤東向他打聽湘南工農群眾的動員情況、地方武裝的組織情況、敵軍的部署情況,結果他壹無所知。連這樣壹些最基本的信息都不掌握,又怎能輕易出征呢?

6月底,在永新縣召開的軍委、特委、永新縣委聯席會議上,充分討論了這壹重大問題。會上,毛澤東指出:"此時把隊伍調到遠離根據地的湘南,可能造成'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危險"。會議決定不執行湖南省委的指示,繼續為鞏固和擴大井岡山根據地而鬥爭,並寫報告建議省委重新考慮。

但省委代表無視會議決定,不聽軍委勸阻,借毛澤東調兵遣將之機,發動永新群眾,將駐紮在酃縣的兩個主力團拉到湘南攻打郴州。結果,兩個團損失過半,邊境各縣全部被敵占領,無數群眾被殺,房屋被燒,造成了邊境鬥爭的 "八月失敗"。

為了克服盲目性,增強自覺性,8月底,毛澤東在桂東縣召開紅軍營以上幹部會議,檢討主觀主義的危害,總結 "八月失敗 "的教訓;他還指出:"敵情不明。"1929年底,毛澤東總結了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鬥爭以來的經驗,指出::"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鬥爭以來的紅軍經驗,對紅軍有很大的幫助。1929 年底,毛澤東在總結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鬥爭經驗時指出:"主觀主義在某些黨員中大量存在,對於分析政治形勢和指導工作是很不利的。因為主觀主義分析政治形勢和主觀主義指導工作的必然結果,不是機會主義,就是盲動主義"。

毛澤東從1920年起就孜孜不倦地閱讀****《無產階級宣言》等馬列著作。來到井岡山後,他又反復研讀了壹些軍事經典著作。那時,他最珍貴的東西就是兩個書筐,無論是輾轉邊區各縣,還是回到根據地的 "老家",都不忘帶上這壹對 "夥伴"。雖然過著戎馬倥傯的生活,但他仍然爭分奪秒地閱讀各種書報。1928年5月,紅軍攻占茶陵縣高龍圩,從國民黨軍閥譚延闿家中繳獲了許多書報,其中有壹本毛澤東心儀已久的《三國演義》。毛澤東看到後,贊不絕口:"這真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其樂無窮。"

毛澤東讀古今經典,但始終堅持壹個原則,那就是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為現實鬥爭服務。他與那些信奉過去、跳不出故紙堆的人完全不同,與那些壹味參照希臘、不了解中國國情的人也完全不同。用他的話說,就是 "理論聯系實際"、"箭在弦上"。

毛澤東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和魄力,堅決抵制湖南省委讓紅軍冒險進入湘南的決定,是因為對湘、贛兩省敵我力量的深入調查和比較。當時,駐紮在湖南的國民黨軍隊有6個軍,另有6個師,不僅人數多,而且戰鬥力強。紅軍曾與湘敵武商八軍四次遭遇,結果僅傷其壹小部分,敵主力無壹損失。江西之敵雖也有三個軍,也只有三個師參加 "會剿 "井岡山。除獨立第七師師長劉士毅是江西都昌縣人外,其余部隊全是蔣介石從雲南調來的。毛澤東分析形勢後得出結論:"江西沒有本地軍隊,壹直是外國軍隊駐紮在這裏。外軍'打****'、'打土匪',不熟悉情況,遠不如本省部隊親近,所以往往熱情不高"。面對這壹現實,他制定並實踐了 "對統治力量相對強大的湖南采取守勢,對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江西采取攻勢 "的方針。也就是說,對湖南之敵只能防禦,不宜主攻;對江西之敵可以主動進攻,積極推進;實踐證明,毛澤東的分析是正確的。1928年上半年,井岡山紅軍先後在遂川、寧岡、永新與江西之敵多次交戰,連戰連捷,累計殲滅和擊潰敵人8個團,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把江西之敵打得亂七八糟,毫無還手之力。

毛澤東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靠的是對敵我力量的調查和科學分析。他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井岡山的具體情況,以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領導井岡山革命鬥爭取得了壹個又壹個勝利。

毛澤東送棉衣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伊始,紅軍和根據地人民就遭到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紅軍和根據地人民的生活異常艱苦。1928 年 11 月,毛澤東給中央寫報告說:"現在五千人的冬衣有棉,但還缺布。這麽冷的天,許多戰士還穿兩層單衣。苦慣了就好了。什麽苦都壹樣苦"。

冬天,井岡山上格外寒冷,紅軍戰士沒有棉衣、棉被,只有兩層單衣和薄薄的線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錢的油鹽柴米錢,吃的是粗糙的紅米飯和沒有油鹽的南瓜湯,晚上沒有棉被就靠蓋稻草取暖。這壹年冬天,毛澤東上井岡山,他指示工農革命軍在桃寮、茨坪建立被服廠。他們用從地主那裏得來的棉花和布料,生產出了自己的軍裝。

壹天,部隊發了新棉衣,毛澤東領著新棉衣回到八角樓,走到地主謝輝富面前說:妳們家五口人,沒有壹件棉衣,妳把這件棉衣穿上吧!謝水富見毛員身上只穿三件單衣,想起毛員寒冬臘月晚上只穿壹條線毯,還經常加班到深夜,怎麽也不肯接受新棉衣。在毛委員多次給謝五福做工作的情況下,謝五福才換上新棉衣。

就這樣,毛委員與人民群眾患難與共,****,戰勝了寒冷的冬天,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愛戴,取得了井岡山鬥爭的勝利。

  • 上一篇:為舉辦2022冬奧會,北京方面準備了什麽工作助力此次盛會呢?
  • 下一篇:如何激活荒島求生懷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