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轉載:

虎子披薩

魯茲是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寫了壹篇自傳式的心理學論述,結合了自己的經歷和壹些心理學觀點。在這本生動有趣的小冊子裏,魯茲的媽媽擅長做披薩。盧的家境並不富裕,飯桌上經常會出現蔬菜披薩,但時不時在盧茨盤子裏的披薩下面,會放上漂亮的臘肉,那是他媽媽偷偷留給他的。魯茲感慨地回憶道,那薄薄的壹片臘肉,讓平淡的童年充滿了期待和驚喜。

根據這段記憶,魯茲在自己的餐廳裏對顧客進行了壹次安靜的實驗。他在每張比薩餅裏藏了壹張寫有祝福的紙條。幾乎所有的顧客都表現出極大的驚訝,沒有人質疑這張紙的衛生狀況。這種裏面有祝福信息的披薩被稱為“魯茲披薩”,成為意大利西餐中的文化盛宴。

通過這個實驗,魯茲證實了心理學的兩個理論,即“表層心理學”和“轉折點”。所謂“表面心理”,是指個體最初看到的事物或物體的表面現象和最直觀的原因,比如上面提到的披薩。而“轉折點”指的是意外出現的,能改變表層心理帶來的心理感受的東西,也就是培根和小紙條。

品味:意外的收獲,哪怕是很小的收獲,也能讓人感受到巨大的驚喜。但如果提前知道這種收獲,絕對不會有什麽驚喜。也許,只有意想不到的事,才能讓妳的心靈喜出望外。

津巴多實驗

著名心理學家津巴多曾經做過壹個有爭議的實驗。雖然他最終被迫停止,但這個實驗本身就發人深省。

實驗如下:津巴多招募了21名本科生作為誌願者體驗監獄生活。在實驗中,這些人扮演警衛或囚犯。在此之前,這21人都通過了人格測試,被評定為情緒穩定、成熟、遵紀守法。通過扔硬幣,10人被送去當俘虜,65438+。這些“囚犯”是在壹個星期天早上被逮捕的,戴上手銬,在警察局登記,然後被帶到“監獄”。壹切都模擬得和真實情況壹樣,“看守”們也制定了壹些規則:“犯人”在吃飯、休息、關燈後必須保持安靜;他們必須按時吃飯;互稱號碼,稱呼“警衛”“軍官”等等。違反任何規定都將受到懲罰。

這原本是壹個遊戲,但令人驚訝的是,“守衛”和“囚犯”很快就變得像真的壹樣了。“看守”認為“犯人”危險,對他們要求嚴格;“囚犯”們也視“看守”為虐待狂,暗中反抗。過了幾天,“犯人”真的組織了壹次叛亂,但被“看守”殘酷鎮壓了。從那以後,“看守”們制定了更多的規則來約束“囚犯”,甚至試圖折磨他們。

在實驗中間,大多數人表現出困惑,是“囚犯”還是“看守”。有壹個“守衛”在實驗前是個和事佬,不喜歡攻擊別人,但在實驗的第五天,他居然開始任意懲罰“囚犯”,因為他討厭這個人。他在日記中坦言:“犯人(416)沒有吃這根香腸,所以我決定逼他吃。我讓食物順著他的臉流下來...我為強迫他吃飯感到內疚,但他的不服從會讓我更加惱火。”

實驗第五天,實驗者為了保護大家,不得不完成實驗。這個實驗讓人們感到驚訝,這些非常正常的年輕人可以如此容易地被激發實施虐待狂。說明正常的、健康的、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在“監獄環境”的群體壓力下是可以迅速改變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人在某些環境下會有壹些反常的過激行為。這個未完成的心理學實驗後來因為太不人道而被法律禁止,但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另壹面。

品味:其實環境總能給人產生不可思議的微妙變化。如果妳想快樂和成功,請註意妳周圍的環境。當環境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改變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改變不了,最好還是遠離。

不去想,就不會害怕。

壹位心理學家想知道人的心態會對行為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於是苦思冥想,決定做壹個別出心裁的實驗。

首先,他讓10個人跟著他穿過壹個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帶領下,10的人都順利通過。然後,心理學家輕輕地打開了房間裏的壹盞燈。昏暗的燈光下,這些人看清了房間裏的壹切,都出了壹身冷汗——這房子裏有壹個大水池,裏面有十幾條鱷魚,水池上方還搭了壹座狹窄的木橋。沒想到他們剛才走在獨木橋上!

心理學家接著問:“現在,妳們當中誰願意再走過這座房子?”壹片寂靜。過了很久,三個勇敢的人站了起來。其中壹個走得很小心,比第壹次慢了很多;另壹個戰戰兢兢地踏上了小木橋,走到壹半時,他甚至趴在橋上爬了過去:第三個剛走了幾步,突然摔倒了,再也不敢往前挪半步。

房間裏有十盞燈,心理學家打開另外九盞燈。突然亮如白晝。這時,人們剛好看到小木橋下有壹張安全網,只是由於網線顏色極淺,剛才沒有看到。

"現在,誰想走過這座小木橋?"心理學家問。這壹次,五個人迅速上前。

“妳為什麽不願意?”心理醫生問剩下的兩個人。

"這個安全網牢固嗎?"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問。

品味:沒有“理解”的人不知道什麽是恐懼。但是,如果妳明白自己身處壹個危險的環境,原本不是障礙的“獨木橋”足以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即使明確告訴人們安全網確實存在,還是有少數人不願意輕易冒險。

不去想,自然就不會覺得危險,危險和感覺往往是相伴的。

10公裏行程

心理學家做過壹個很有意思的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去10公裏外的三個村子。

第壹組的人不知道村子的名字,也不知道距離,只是告訴他們跟著向導走。剛走了兩三公裏,就有人開始抱怨:走到壹半,有人都快氣炸了。他們抱怨為什麽要走這麽遠,什麽時候才能走到盡頭。有些人甚至坐在路邊,拒絕前進。他們走得越遠,情緒就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子的名字和距離,但是路邊沒有裏程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越有經驗的人說,中途,大多數人想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大概走了壹半吧”,於是大家都擠過來繼續往前走。當我們到達旅程的四分之三時,人們開始感到沮喪和疲憊,旅程似乎還很長。這時有人說:“快到了!”每個人都重新振作起來,從而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莊的名稱和距離,而且沿路每壹公裏都有壹個裏程碑。人們邊走邊看裏程碑,每縮短壹公裏,每個人都有小小的爆笑。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旅途中的疲勞,情緒壹直很高漲,很快就要到達終點。

心理學家得出結論,當人們在行動中有了明確的目標,並能不斷地將自己的行動與目標進行比較,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速度和距離目標的距離時,人們的行動動機就會得到保持和加強,就能自覺地克服壹切困難,努力實現目標。

品味:德川家康說得好:“人的壹生就像負重走很長的路,不能急。”走很長壹段路的秘訣,其實就是壹步壹步,有條不紊的往前走。如果妳對理想的追求充滿荊棘和坎坷,不妨把理想分成小目標,防止半途而廢。

  • 上一篇:阿莫西林有什麽作用?
  • 下一篇:?中藥貯藏品質變異的自然因素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