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就求法學專業畢業論文文獻綜述範文的正確格式,主要是想看看怎麽寫。謝謝各位大哥大姐。

就求法學專業畢業論文文獻綜述範文的正確格式,主要是想看看怎麽寫。謝謝各位大哥大姐。

論中國死刑的廢除

摘要: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廢除死刑似乎已經成為壹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該順應這個歷史潮流。中國廢除死刑的原因是什麽?

[關鍵詞]中國廢除死刑。

自封建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刑罰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代不人道的刑罰,如死刑、鞭笞、笞刑等,已逐漸被現代西方刑罰體系所取代。在古代,那些死刑、斬首、砸車之類的死刑,也被壹些能最大限度減少人的痛苦的槍決、針刺、毒氣之類的死刑所取代,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死刑犯的痛苦,表現對生命的尊重。

但是現在死刑不僅失去了其在刑法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而且限制、減少甚至廢除死刑已經成為壹種世界性的潮流和趨勢。現在尊重人權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生命權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很多國家都相繼廢除了死刑。生命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壹旦失去,人生就不會重來,壹切都無從談起。所以我覺得廢除死刑是歷史的必然,中國應該廢除。

早在清末,著名法學家沈家本就提出了限制甚至廢除死刑的觀點。從傳統的“王道仁政”出發,沈家本堅信:“竊以仁政為先的治國之道,自來議刑法者,亦可說以義審之,以仁推之。但刑法改革輕,這是當今仁政的重要任務,也就是修改的目的。”他還強調“教化人民的方法在於政治和宗教,而不在於懲罰。”

可見廢除死刑的思想由來已久,那麽我認為中國應該廢除死刑的理由是什麽?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改革開放後,中國積極加入世界市場,中國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深。從2005年6月4日到2005年10月4日,世界上有壹半以上的國家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具體如下:68個國家廢除了所有罪行的死刑,65,438+065,438+0普通罪行,24個國家在實踐中廢除了死刑。因此,有65,438+0,265,438+0個國家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只有75個國家保留死刑。此外,近幾十年的情況表明,平均每年有三個國家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死刑。可見,廢除死刑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壹種趨勢。所以,中國要想在世界舞臺上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贏得更多國家的尊重,就應該與世界接軌,廢除死刑。

其次,“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觀念從西漢開始就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可能到現在仍然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種觀念並不是中國廢除死刑的障礙。

很多時候,如果妳問大家兇手殺了另壹個人該怎麽處理,大家肯定會說應該判他死刑,但是如果情況沒有妳想的那麽簡單呢?舉個例子,如果A想強奸B,B因為防衛過當而未能成功然後殺死A,那麽人們可能不會認為B應該被處死,反而會贊揚B的勇敢。再比如,壹個男人回家後,看到妻子在和第三者通奸,便壹怒之下,用菜刀將妻子和第三者砍死。這個時候按照中國現行法律,這個人會被處死,但是妳們大多數人可能會對這個人有壹些同情,認為他不應該被處死。任何壹個男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有壹段時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可見,“殺人償命”很大程度上是受條件限制的。人們真正要殺的是那些罪大惡極、對社會危害極大的罪犯。但是這樣的罪犯在社會上並不是大多數,那麽為什麽不廢除死刑呢?

第三,死刑並不比終身監禁更具威懾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表明重罪的發生率與死刑的存廢有必然的關系。有研究表明,犯罪後被判死刑的人,對社會的威懾作用並不比無期徒刑大,如果判了死刑,犯罪率還是保持原來的水平。實際上,死刑從來都不是對犯罪的有效威懾。因為如果壹個人明確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死,壹開始可能會害怕,但是隨著意識的逐漸接受,真正執行死刑的時候就不太害怕了。可見,死刑的威懾力難以持久,威懾力的鞏固期明顯縮短。如果壹個人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死,整天活在對自己死亡的猜測中,那麽威懾力就更大了。已經廢除死刑的西方國家,判重刑都會判幾百年。中國可以借鑒這種懲罰方式。即使罪犯在獄中表現良好,幾百年後獲得減刑,仍然無法出獄,對社會的危害更是無從談起。

第四,當談論壹個人被判死刑時,大多數人可能會想,這個囚犯是否殺了人。其實不只是殺人會被判死刑。壹些經濟罪犯即使沒有犯謀殺罪也會被判死刑。經濟犯罪無非是官僚腐敗。企業偷稅漏稅,竊取國家財產。他們之所以實施經濟犯罪,很可能是因為思想上犯了錯誤,或者是受了別人的教唆。如果立即執行死刑,無異於剝奪了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他們完全有可能經過改造成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用的人,但是壹旦生存權沒有了,又怎麽談改過自新呢?怎樣才能談得上更好地建設祖國?從矯正理論來看,是不是所有的死刑犯都不能改造?死刑剝奪了刑罰的積極價值和改造價值。

第五,人無完人,只要壹小心就會犯錯。古往今來,冤假錯案很多。中國古代的竇娥不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嗎?

冤假錯案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就像即使是最精密的儀器有時也會出錯壹樣。日前,德國國際記者協會在歐洲進行了壹項調查,調查對象是歐洲各國的檢察官、法官等執法人員以及壹些律師組織。考察的內容是刑事重罪案件的錯判率。調查結果出乎意料,此類案件的誤判率為0.5%。記者協會據此得出結論,歐洲每年至少有數百起重罪案件。可見,作為大陸法系國家的代表,德國的冤假錯案並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那麽就可以判斷,中國每年的冤假錯案數量是相當多的。死刑誤判率高,發現和平反冤獄非常困難,應該廢除無期徒刑。如果廢除死刑,嫌疑人雖然被判無期徒刑,但壹旦查明真相,嫌疑人就成了自由人,壹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如果執行死刑,不僅他會受委屈,還會給他的家人和親人帶來多大的痛苦。我相信被判刑的法官壹輩子都無法安心。

有學者用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調寫道:生命讓人珍惜壹次;生活的美好讓人為之心酸;死者親屬的痛苦讓人同情;罪犯離開前的恐懼讓人憐憫;壹旦判斷錯誤難以糾正,人們就後悔莫及;任何罪犯都有原諒的理由。

總之,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壹旦被剝奪,就無從談起。於是我從以上五個方面論述了我認為中國應該廢除死刑的理由。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我國廢除死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死刑已成為強弩之末,失去了過去的威信。廢除死刑是人類法律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刑罰改革的大方向。廢除死刑是歷史的必然,所以我還是會充滿信心。我相信死刑會走到盡頭,進入歷史博物館。畢竟中國總有壹天不會再有死刑!

[參考文獻]

1,崔敏:《死刑考證——歷史現實未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

2.陳琴:《刑法中的事實錯誤》,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

3.何先兵:《死刑的適用及其價值取向》,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

4.黃:《暴力犯罪死刑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李教發:《論沈家本的廢除死刑觀》,《現代法律》,2005年。

6.趙秉誌主編:《中國廢除死刑之路探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7.趙秉誌主編:《死刑改革研究報告》,法律出版社,2007年。

  • 上一篇:上海富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流量行業解決方案。
  • 下一篇:滾動燈箱(滾動燈箱的滾動系統)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