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藥店中藥基本常識

藥店中藥基本常識

1. 給藥店提供中藥需要什麽

具有銷售中藥飲片資質的公司出據的“公司資質”包括:壹、首營企業應提供以下資料 (壹)藥品生產企業 1、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營業執照》和《藥品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2、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GMP認證證書等企業質量認證情況的有關證明 3、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商標註冊證書復印件 4、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企業法人代表簽章的法人委托書,並標明委托授權範圍和有效期 5、銷售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6、質量保證協議或質量承諾書7、企業質量方面獲得的榮譽證書等 (二)藥品經營企業 1、加蓋經營企業原印章的《營業執照》和《藥品經營許可證》復印件 2、加蓋經營企業原印章的GSP認證證書等企業質量認證情況的有關證明 3、加蓋經營企業原印章、企業法人代表簽章的法人委托書,並標明委托授權範圍和有效期 4、售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 5、量保證協議或質量承諾書 6、業質量方面獲得的榮譽證書等 二、首營品種應提供以下資料:(生產企業來貨) 1、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生產批準文號復印件 2、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藥品質量標準(國家標準)復印件 3、加蓋生產企業或其質量機構原印章的合格藥品檢驗報告書(單)復印件 4、在商品名的首營品種,應提供加蓋生產單位原印章的相關證明文件,商品名註冊為商標的,還應提供相應的商標註冊證書復印件 5、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價格批文復印件 6、屬新藥、中藥保護品種的藥品,應提供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新藥證書、中藥保護品種證書等復印件 7、加蓋生產企業原印章的藥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的批件和實樣 8、提供藥品實物樣品。

2.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第壹節 中藥的含義 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天然藥材資源,種類繁多,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

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對於保障我國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同時,也是我國醫藥學發展的物質基礎。

由於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藥物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且記述這些藥物的書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來把我國的傳統藥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十分豐富,記錄著我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之壹。

由於這些藥物的認識和使用,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若幹特點。所以把這些藥物稱之為“中藥”,同時也把它作為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

然而,對於我國傳統藥物的稱謂,曾經有多個名詞和說法,如稱之為 “國藥”、“中草藥”、“天然藥物”、“民族藥”,或謂之“中醫所用的藥”、“中國所產的藥”等。這些名詞和說法都有其壹定的局限性,不能準確地概括其含義。

如所謂“國藥”,是指本國所產的藥物,還是指只為本國所用的藥物?中藥中也有不少藥物產自外國,同時不少中藥也為其他國家所用,“國藥”壹詞,顯然不確切。所謂“中草藥”,是指中藥和草藥的混稱。

因為在民間常有中藥、草藥的說法,所謂草藥,系指流傳於民間,藥材市場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規醫院應用不大普遍,多為民間或地方醫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規範的藥物。這些藥物不少品種在歷代本草中就有記載,同時不少新發現的民間藥物,由於功效顯著而得到廣泛應用,也就成了中藥。

所以中藥、草藥在實質上是壹致的,沒有必要把它們區分,仍應統壹於中藥壹詞之中。所謂“天然藥物”,就來源而言中藥大多數取材於天然資源,似乎無可非議;但現代所指的天然藥物,有其特定的含義,多指用現代科學技術從天然藥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來概括中藥,顯然是不恰當的。

再所謂“民族藥”壹說,在我國壹般指少數民族地區所習用的藥物,它們的來源與中藥基本相同,多數是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形成具有本民族醫藥學特色的基礎上,同時又吸收了許多中醫藥學理論和經驗,有著較強的地域性的藥物,如藏藥、蒙藥、苗藥、壯藥等,因此,民族藥物也是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中醫所用的藥”或“中國所產的藥”的說法,更難以說明中藥的概念,現代的中醫不僅用中藥,也用西藥;自古以來中藥就不斷地吸收外來藥物。

故而這些說法也是不確切的。 準確地說,所謂“中藥”,就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

而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性狀、炮制、性能、配伍和應用為主要內容的科學,即稱為“中藥學”。是祖國醫學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 中藥的品種 中藥的品種,壹般指藥品的種數而言。品和種可以單獨作為中藥數目的計量單位,但多合稱作為中藥數目的計算單位。

不過“品”還可以作為中藥分類的名詞,如《本經》中的上品、中品等。品種繁多也是中藥的壹大特點,同時它在諸多的傳統藥物中,也是壹大優勢。

對於中藥品種的計數方法,各本草書籍不盡壹致。有以條目為單位的,有以藥品(處方名)為單位的。

多數本草書籍,尤其是各歷史時期具代表性和綜合性的本草,多是以所載條目(往往壹條中記有多[sa1]物種)為計數單位的;而少數本草書籍,如壹些辭書,則多以藥品(如入藥部位)作為品種計數單位,有的地方把後者稱為“味”。可見,品、種、味,都可作中藥數目的計量單位,但通常以種或品種為主,其次是味,而單獨以品作計數單位者甚少。

中藥品種繁多,是由於中藥長期發展而形成的。中藥品種的發展,往往與祖國醫學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壹般來說,越是古代,發展越緩慢;而越是接近現代,其發展也就越快。在古代經典之中,散記的藥物甚少,如《詩經》、《山海經》所載藥名,多為百余種而已。

到了漢代,我國現存的第壹部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則載藥已達365種;其後,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收載藥物就增加到了730種;唐代《新修本草》發展為844種(或作850種);而後,宋代唐慎微的《證類本草》,增至1744種;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集16世紀以前本草學之大成,收載藥物達1892種(實為1897種);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又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新增了大量的民間藥物,使本草典籍所載藥物達到2600余種。然而應當指出,以上所舉各個時期的本草著作,其所記藥物數目,並非當時藥物的全部,但也基本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藥物的發展概貌。

藥物品種增加最快的,是中華人民***和國成以來,在50年代至80年代中,先後進行過三次全國性的中藥大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國(除臺灣省外)中草藥資源的分布於品種,總計達12807種。 中藥品種的不斷發展,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但是中藥品種從《神農本草經》的365種,發展到《本。

3. 中藥和中成藥的區別(專家進)中藥就是中草藥熬的湯,中成藥是藥店

這種說法不對 同壹副中藥有人能煎得很好,有的人煎得就不好,還可以有的藥有特殊煎法,沒弄好反而有毒! 而工長的煎藥機器是經過多少人研究改善的,有固定的程序,個人煎藥,壹看差不多了,就行了,所以效果肯定壹般的人煎得好,對吧 中成藥的藥效不好有這麽幾種可能 1、藥不對癥 2、因量產,因成本等問題,藥材質量可能不會特別好 3、藥量問題,吃多吃少肯定不壹樣吧 4、中成藥只普及性的,要大家都能用,有的藥加入後是能提高效果,但可能會引起部分體質人產生問題,不得不去掉 而找醫生,是個體治療,醫生可以針對病人的體質,病程等等綜合考慮,對壹些經典方劑進行加減以更適合個人,藥材也可以針對性的選擇,這樣的效果當然應該好些。

  • 上一篇:食品公司起名大全.
  • 下一篇:茂名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