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金融體系相對封閉,風險在可控範圍,由於中國金融體系發展相對滯後,中國銀行業的境外投資受到外匯管制及監管機構審批的限制,總體外匯風險敞口相對較小。2、外向型企業的信用風險相對有限,在全球經濟放緩的陰影下,外向型企業受到嚴重沖擊。壹方面,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在上半年大幅上漲並仍然處於高位;另壹方面,全球經濟疲軟,加上人民幣升值、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以及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出口貿易為主的中小企業受其影響頗深。壹些粗放型生產、勞動力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中小企業倒閉現象時有發生。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的初步統計,2008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然而,中小企業由於其自身的風險性,歷來不是銀行業,尤其是大型銀行放貸的重點,創造中國近六成GDP的中小企業僅占主要金融機構貸款的比例不足20%,所以中小企業給銀行帶來的風險相對有限。3、信心不振,房地產開發貸款的風險不容忽視,次貸危機始於美國的房地產價格下跌,中國銀行業對於房地產貸款的風險暴露也不容忽視。在房地產繁榮時期,各銀行大幅增加房地產開發貸款,尤其是壹些中小股份商業銀行。在14家上市銀行中,2008年6月底房地產開發貸款(包括建築業貸款)占貸款總額的12.53%,,個人住房按揭占貸款總額15.54%。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融資、購房政策進行調控,房地產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
近期,住房銷售量在各大城市均出現萎縮態勢,許多城市的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房地產開發商開始通過降價來刺激消費,然而降價未必能使開發商馬上收回現金,因為消費者在調控和經濟放緩的時期更趨於謹慎,投資需求亦有所降低。加上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的借貸和展期困難,將會造成其資金鏈吃緊甚至斷裂,形成壹個惡性循環。同時,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信貸風險管理主要依靠資產抵押,對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無法進行有效的約束。房地產開發商通常利用高財務杠桿經營,負債率高,壹旦無力償還貸款,就會把巨額風險轉移到銀行。至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由於以自住為主,整體問題不大,不會對銀行業造成太大的影響。4、零售銀行業務將放緩,全球金融風暴及全球經濟下滑引起人們對國內經濟前景的擔憂,在國內社會保障程度仍然較為欠缺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意願將受到極大抑制。此外,基於審慎監管的考慮,預計管理層對零售銀行產品與業務創新的審批將更為嚴謹,從而進壹步延緩國內零售銀行業的發展步伐。(二) 間接影響重大而深遠,1、經濟轉型需要銀行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雖然此次金融風暴對於中國銀行業直接帶來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較為有限,但全球經濟與金融秩序的重建,將是長久的進程,這也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長遠與重大的影響。短期內,政府為了防止中國經濟放緩所采取的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的調整,將對銀行業的盈利造成短期影響。從長期來看,為維持經濟的長期發展政府將不可避免地加速引導經濟轉型與升級,而這也促使銀行必須通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來提高發展的質量。2、政策調整影響銀行的利潤3、銀行業綜合經營受到質疑,四、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我國銀行信貸風險監控工作所存在的問題。當前國際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使得我國銀行所面臨的市場和信用風險都在進壹步的加大,要有效控制風險,就必須首先認識到我行在信貸風險監控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壹)風險管理意識仍較薄弱,“重貸輕管”現象依然存在。(二)未建立全過程的信貸風險監控體系。(三)風險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有效條件和手段。(四)信貸風險分析系統和信貸質量評估體系不健全,準確性不高。(五)信貸管理全過程的風險信息溝通機制仍未建立。(六)信貸風險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備,考核力度較弱。五、應對當前宏觀經濟波動的措施(壹)嚴格控制信貸投向,優化信貸結構(二)嚴格控制第二還款來源(三)建立極端經濟環境下的信貸風險監控流程1、加強風險信息的發布和預警2、篩選重點監控對象3、制定針對高風險企業和極端經濟環境下的信貸風險監控程序(四)建立全過程的信貸風險監控體系和管理制度。(五)進壹步提高信貸監控手段1、授信客戶準入的監控。2、貸後管理的交叉監控。3、區別對象,實施分類監控。4、建立動態的風險監控機制。 5、繼續完善後評價監控制度。 6、在監控中防範和化解授信風險。。(六)制定極端風險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方案,防範於未然。(七)建立重大授信風險聯動處理機制,提高風險化解效率和效果。(八)細化信貸資產分類,實現信貸風險的量化管理。(九)建立信貸風險信息發布和***享制度,規範信息溝通行為。(十)進壹步加強全行員工風險意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