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人們對自身的健康也越來越重視,企業要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居於領先地位,做好員工健康管理勢在必行。此外,隨著近兩年疫情爆發並趨於防控常態化階段,企業對員工健康管理也越來越重視。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麽是員工健康管理?
員工健康管理,是壹項企業管理行為,它是通過企業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應用現代醫療和信息技術從生理、心理角度對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況進行跟蹤、評估,系統維護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降低醫療成本支出,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的行為。
健康管理的概念主要源於現代社會醫療成本的上升、商業保險的發展及醫療健康的進步,20%的最不健康的人群占用了80%的醫療衛生資源,而另外80%的人群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最不健康或患病的個體。所以,如果社會只關註患病人群,忽視非患病人群中健康風險因素的影響,患病人群勢必不斷擴大,導致醫療衛生支出不堪重負。因此,不僅是企業,乃至社會對非患病人群的健康進行管理也都勢在必行。而企業對員工健康管理是對整體員工的健康風險進行全面控制的過程,是旨在提高全體員工健康意識、改善健康行為、提高員工生活質量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
那為什麽企業要花錢做員工健康管理呢?
其實,簡單來說,企業的根本是員工,壹旦員工出了問題,企業也會隨之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嚴重的可能導致企業面臨巨大風險,就如之前轟動壹時的富士康事件。所以為了企業的持續發展,我們必須管理好員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排除潛在的各種問題,規避企業風險。
而就企業發展而言,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有利於提高組織績效和企業生產力,有助於增強企業凝聚力。
而要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我們企業不只是需要診斷和治療,重點更在於預防和控制。員工健康管理也是壹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包含了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雙重管理。企業不能僅僅做好員工身體的健康檢查,比如定期給員工安排體檢,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等等;同時也需要對員工心理健康狀態進行了解和引導,比如引入企業EAP及定期跟進員工情緒狀態等。
人才是第壹生產力,健康的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員工是企業的生命,是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他們不僅僅是勞動者,而且是至關重要的知識資本。但目前大多數國內企業對於“健康管理”的認知還只停留於員工體檢,但其實員工健康管理是壹個體系,除了員工體檢,還需要心理疏導,建立檔案,定期跟進回顧等等。所以在這裏建議沒有相關經驗的企業可以先從引入專業的外包公司協助管理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