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
& gt& gt& gt& gt& gt& gt& gt經濟全球化的微觀基礎是跨國公司在全球投資的廣度擴展及其產品、技術和人力資源在全球分子公司間的跨境流動。與前幾年的跨國公司相比,全球化經營的跨國公司不僅避免了依賴單壹或分散的國家資源的傳統局限,而且體現了在全球範圍內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要素的分工體系和分工合作關系,從而使當代國際分工呈現出深化的特征。中國目前在跨國公司主導的分工深化中處於什麽位置?跨國公司大量進入中國如何影響中國的國際分工?這些是本文試圖解決的核心問題。
& gt& gt& gt& gt& gt& gt& gt壹、國際分工的深化趨勢及其動因
& gt& gt& gt& gt& gt& gt& gt國際分工不僅是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形成的最基本動力,也是壹國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角色的核心基礎。自傳統國際分工理論創立壹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分工經歷了從產業間國際分工到產業內國際分工,再到產品內國際分工的深化過程。傳統的國際分工概念已經不能完全反映當代國際分工的全部內容,國際分工的驅動力也不再局限於自然因素的差異。從技術條件和制度背景來看,國際分工的深化可以說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如果說通信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資源使用成本的降低以及遠距離、多次商業交易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是深化分工的技術條件,那麽投資政策自由化導致的要素流動障礙的消除就是跨國布局和組織生產的“可能性邊界”,是企業而不是國家主導國際分工的制度保障。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分工內容的多層次性是當代國際分工深化的主要表現。當代國際分工實際上包括不同產業之間、同壹產業不同產品之間以及同壹產品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環節之間的多層次分工。如果說古典國際分工的邊界是產業,那麽當代國際分工的邊界則在於價值鏈,價值鏈中的國際分工成為國際分工深化的全新結果。價值鏈是指設計、制造、分銷和服務等壹系列相互關聯的增值活動。價值鏈分工的基礎是生產活動和其他職能活動的更加專業化的細分,從而導致從最終產品的分工轉向整個價值增值過程的分工。傳統的要素密度決定國際分工地位的理論仍然適用,但要素的含義已經大大拓寬。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傳統要素的作用趨於弱化,而技術、信息、人才、創新機制等知識要素的作用趨於強化,這些要素具有高度的國際流動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價值鏈各環節所需的要素比例不同。因此,分工可以定義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傳統分工,也可以是同壹產業、同壹產品的價值鏈中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或其他密集型的環節之間的分工。
& gt& gt& gt& gt& gt& gt& gt分工主體的多樣化是當代國際分工深化的又壹表現。古典貿易理論主要揭示了國家間產業分工和相互貿易提高收入的基礎,其對應的環境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分工。直到上世紀末,國際分工格局的理論探討仍以發達國家間的橫向分工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縱向分工為特征,表現為:發達國家間大量的產業內貿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大量產業間貿易;發達國家擅長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中國家擅長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
& gt& gt& gt& gt& gt& gt& gt今天,傳統分工的國界已經明顯弱化,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而非國家成為分工的主體。壹個國家與另壹個國家的勞動分工發生了變化,其中相當壹部分企業是受同樣的控制系統或固定合同約束的分包商,而不是外部世界市場。其核心表現是大型跨國公司更傾向於狹義專業化,將越來越多的職能分包給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獨立公司;大型跨國公司往往更專註於產品設計、研發、管理服務、市場營銷和品牌管理等知識密集型和無形的職能,並將更多的生產環節分包給全球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產。
& gt& gt& gt& gt& gt& gt& gt實現分工方式的多樣化是當代國際分工深化的又壹表現。國際分工的傳統含義是指各國生產者通過世界市場建立的勞動關系,是實現傳統分工的必由之路,是通過世界市場的國際交換實現國家間生產關系或分工的必然途徑。但是,作為與世界經濟相對應的企業形態,跨國公司的大發展使市場之外的制度安排發展得更加深入,國際交流的內涵大大豐富。傳統上,被定義為超越國民經濟的交換只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的不同產品之間,而現在它也可以發生在同壹國家(跨國公司在同壹國家的不同分支機構之間)、同壹企業(跨國公司內部)、同壹產品(不同生產環節)之間。因此,國際生產聯系並不壹定是通過外部市場建立的,國際分工的實現方式也從單純依靠外部市場的國際貿易轉變為外部市場和內部市場並存的多元格局。在內部市場,國際分工可以通過股權投資或非股權分包進行。模式的選擇更多是由產業特征或企業戰略決定,而不是由各國生產者的行為決定。
& gt& gt& gt& gt& gt& gt& gt第二,跨國公司是深化國際分工的微觀基礎和主導力量。
& gt& gt& gt& gt& gt& gt& gt產業組織理論早就揭示了社會化分工是企業優於普通手工生產和家庭作坊的全部意義。早期的跨國公司將這種有效分工的範圍擴展到了國際社會。現在,全球經營的跨國公司將分工深化到了增值的各個環節,從而為國際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微觀基礎。
& gt& gt& gt& gt& gt& gt& gt在非全球化環境下,雖然跨國公司的生產因為跨越國界而具有國際性,甚至因為跨越多個國家而具有國際性,但由於這些分子公司在海外各個點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供應當地市場或返銷本國,因此世界各國的生產流程之間並不存在內在的生產關聯。國際分工只發生在最終產品之間,國際貿易成為實現國際分工的唯壹途徑。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當跨國公司進入區域壹體化,甚至全球壹體化階段時,分散在海外的子公司不再獨立運作或只與母公司聯系,而是與母公司和其他分子公司保持高度壹體化的關系。根據基於要素密度的不同區位的比較優勢,跨國公司在生產活動和其他職能活動之間進行了更細致的專業分工。每個海外投資企業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分散的、獨立的海外市場,而是整個跨國公司體系所占據的區域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由此,跨國公司體系中的產品、技術和人員在全球分子公司間的跨國流動程度更強,分工更緊密。世界各國的生產過程通過跨國公司分支機構的活動建立了有機的內在聯系,形成了“世界生產體系”的實體部分。在這裏,生產的含義不僅限於制造過程,而是廣義的增值過程。在制造領域,這個增值過程包括從研發、制造、銷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環節;在服務業領域,增值過程貫穿於服務提供的各個階段。比如壹款保險產品的生產流程,包括後臺數據處理和服務,風險預測精算和產品設計,以及售後。正是由於這種壹體化的生產體系,使得核心跨國公司或跨國壟斷巨頭在某壹特定部門或行業加強了對全球行業或部門的控制,使得國際分工超越了行業和國家的界限,轉向企業和產品內部。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在跨國公司眼中,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的國家所有權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分支機構在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中的確切位置。全球價值鏈分為三大環節:壹是技術環節,包括研發、創意設計、生產加工技術的改進和技術培訓;二是生產環節,包括物流采購、主板生產、系統生產、終端加工、測試、品控、包裝、庫存管理;第三是營銷,包括銷售物流、批發零售、廣告和售後服務。當國際分工深化為各國在增值過程中的分工時,傳統的所謂產業結構的國際梯度轉移也演變為增值環節的梯度轉移。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個環節呈現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U型。因此,從制造到R&D和營銷的轉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提升的顯著標誌。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分為上遊生產(主板和中間投入生產)和下遊生產(終端加工)。越靠近上遊生產,其增值能力越強,因為它與技術研究的相關性很強。更靠近下遊的生產與技術研究的關聯性較弱,決定了增值能力的有限性及其在跨國公司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次要性和可替代性。這也是許多東道國積極爭奪R&D中心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原因。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第三,在華跨國公司對中國國際分工的影響。
& gt& gt& gt
& gt& gt& gt& gt& gt在華跨國公司正在通過其經營戰略和組織戰略的調整影響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放外商直接投資以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主要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委托加工,包括:(1)帶料加工(材料由國外總公司免費提供,只做委托加工;(2)來樣加工(從國外取得樣品,在國內制造相同的貨物);(3)零件加工(國外零件可在國內組裝和拆卸);(4)補償貿易(提供中國機器設備,用生產的產品償還)。第二種是直接投資,建立獨資企業、合資企業或合作企業。與委托加工相比,直接投資具有更長遠的戰略意圖。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擴大在華直接投資規模和產品制造系列化是跨國公司全球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制造業投資到建立應用型R&D機構,從分散選址到系統布局,跨國公司不斷強化中國在全球經營戰略中的地位,中國被自覺不自覺地納入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體系。
& gt& gt& gt& gt& gt& gt& gt這種融合當然使中國能夠參與傳統國際貿易之外的國際分工,並為中國進入服務於全球市場的世界主流分工網絡提供了機會。但是,由於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低廉的成本是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基本動機,因此,在跨國公司內部化的國際分工體系中,中國被用作低附加值環節的生產基地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容易國際轉移,容易受外需約束,增值能力低,在中國供給世界的生產規模急劇增加的同時,中國的勞動力要素價格並沒有同步上漲。所謂中國通縮出口論,只是從負面的角度說明了中國勞動力實際收入水平的相對下降。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如果說開放之初,中國在引進跨國公司時的首要目標是後者帶來的資本和後者帶動的出口,那麽現階段,我們的目標應該升級為後者帶動的技術進步和後者對中國產業結構的提升。相比資本投入和出口促進,跨國公司在技術轉讓和開發方面的貢獻並不如我所願。表現之壹就是,跨國公司不會因為我國賣了市場而無償出售專利技術,即使我國支付了高額的專利費或技術轉讓費,也無法獲得壹流或尖端的技術;第二個表現是,跨國公司在中國進行的本土化R&D仍然受其全球化經營和全球資源整合的戰略需要所控制,仍然是低價招聘中國國內高科技人才和從事應用研究的普遍動機。
& gt& gt& gt& gt& gt& gt& gt因此,在“七五”到“十五”的近20年時間裏,雖然跨國公司的投資明顯促進了這些新興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但這些產業在壹定程度上采用了相對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以主要零部件的進口和組裝為特征,在技術上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比如,我國汽車產業承接的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級零部件,如壹般鑄件、機加工件等,而高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如電噴系統、ABS、安全氣囊等機電壹體化產品需要進口。中國計算機行業沒有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和中央處理器,廠商主要是組裝進口零部件。另壹方面,跨國公司不僅通過全行業並購控制了國內原有產業集群和產業分工鏈的形成,還固化了全球價值鏈某壹環節的被並購企業,使中國的產業升級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跨國公司的產業轉移和分工部署,國內感光產業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就證明了這壹點。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四、世界加工廠:中國目前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近兩年來,對中國現實分工的研究演變成了對中國是否成為“世界工廠”的討論和爭論。“世界工廠”的本義是指特定國家或地點的生產結果是不斷向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制成品。世界工廠的形成,不僅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制造業的巨大規模和成熟生產,也表明了這個國家或地區與外界的貿易能力,表明其在世界工業出口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 gt& gt& gt& gt& gt& gt& gt& gt19世紀的前70年,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國,把世界工業生產的1/3-1/2和世界貿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19年末,發展中的美國也建立了大機械工業的生產,在電力、汽車、化工、醫藥等制造領域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20世紀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汽車、摩托車、手表、照相機、光學儀器、鋼鐵、造船、履帶式雪地車、自行車、鋼琴、拉鏈、收音機、電視機、音響設備、計算器、復印機等許多被認為被戰無不勝的西方企業壟斷的工業領域取得了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日本的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和汽車產品橫掃全球市場。
& gt& gt& gt& gt& gt& gt& gt上述“世界工廠”的出現,伴隨著壹批龍頭企業和品牌的誕生和發展。因其在世界制造領域的壟斷優勢,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特定國家或地點,在全球多個制造領域擁有引領創新產品、生產趨勢和生產標準的領先地位,例如,日本為“世界工廠”時代汽車行業的豐田、日產、本田;家電行業的松下、東芝、三菱、日立;精工之家、西鐵城、東方表等鐘表行業的廠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場上很有名氣。
& gt& gt& gt& gt& gt& gt& gt相比之下,毫無疑問,今天中國的制造業離真正的世界工廠的目標還很遠。雖然中國100多種制成品產量居世界第壹,但中國企業及其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微乎其微。在1985-2000年期間,中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從20億美元增加到410億美元,而中國的出口從260億美元增加到2490億美元。1991中,外國子公司在中國所有行業出口中的份額為17%,制造業為16%。2006年,50%的工業出口和44%的制造業出口來自國外子公司。
& gt& gt& gt& gt& gt& gt& gt客觀估計中國在地區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參與度和力量,需要跳出國際貿易這壹單壹判斷指標。表1表明,在1985-2000年期間,我國出口產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高新技術和中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得到特別提高。1985年,初級產品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9%,2000年,這壹比例下降到12%;非資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到87%,其中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由1985的3%上升到22%,10主要產品,包括通信設備、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計算機零部件等,在當今世界貿易中已占有相當的地位。
& gt& gt& gt& gt& gt& gt& gt但我們不得不註意:在1989中,國外子公司的出口僅占中國出口總額的9%,而在2001中,這壹比例已增至48%;在高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外資子公司的比重從1996年的59%上升到2000年的81%,其中外資子公司在電子集成設備出口額中的比重增長了5倍,達到91%,僅英特爾壹家的出口額就達到4億美元。2000年,外資企業在自動控制數據處理設備行業的出口份額高達85%,其中IBM出口領先,為15億美元,其次是Siegert和Epson,分別為10億美元。2000年,以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西門子為首的外資子公司占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出口的96%,2006年摩托羅拉出口從2000年的165438+2億美元增長到173億美元。中國國內企業大多集中在低技術領域,尤其是玩具、旅行包和紡織纖維。因此,用表1來判斷中國的分工地位不再可靠。
& gt& gt& gt& gt& gt& gt& gt可以說,正是逐利的跨國公司在其分工體系中選擇中國承擔全球加工廠的角色,從而強化了中國向世界制造中心轉型的盲目自信。跨國公司的目標取向不是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國獨特的勞動要素密集型優勢,將在華投資點固定為其下遊生產性角色。200年前,當國際分工只發生在原材料開采和加工制造之間(三次產業之間)時,“世界工廠”顯然比“原材料產地”具有更強的增值能力和更高的分工地位。然而,在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環節的分工體系下,主要來自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正在將更多的生產環節分包給世界各地的代工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產,留下代工廠商,特別是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的代工廠商從事生產。今天“世界加工廠”的地位顯然是極其被動和風險的,甚至“世界工廠”也不是最大利益的贏家。在充當制造業基地的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及其品牌在世界市場上並沒有占據突出的位置,更談不上領導者的位置。這是中國目前被冠上“世界工廠”的美譽,但與過去歷史上的幾個“世界工廠”完全不同,也是最令人擔憂的。只有中國本土企業有效吸收和轉化直接投資的積極效應,積累整合國內生產要素和國外生產要素的競爭力,才有望超越由自然資源決定的靜態分工,成功實現國際分工的自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