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化 學 部 分 2010.04
考生註意:
1. 本試卷化學部分含三個大題,***27題。
2. 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答題要求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壹律無效。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六、選擇題(本大題含20題,每題1分,***20分)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號用2B鉛筆填塗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更改答案時,用橡皮擦去,重新選擇。
27.下列過程中,主要依靠化學變化實現的是
A.發射火箭 B.水車汲水灌溉 C.太陽能供熱 D.風力發電
28.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錯誤的是
A.CaO B.MgCl C.FeCl2 D.Zn
29.運用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成果,可依據生物發光現象檢測超微量鈣的存在。這裏的“鈣”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30.以下物質中,屬於氧化物的是
A.O2 B.Al2O3 C.KClO3 D.CH3COOH
31.下列不屬於化石能源的是
A.太陽能 B.天然氣 C.石油 D.煤
32.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促進低碳經濟”,警示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危害。空氣中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
33.人體中的元素與地殼中的元素有很大相關性,人體和地殼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
A.鐵 B.碳 C.鋁 D.氧
34.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壹種常用的基本方法。現有藥品硫酸鐵,它與下列哪組屬於同壹類物質
A.鹽酸、硫酸 B.氫氧化鋁、氫氧化銅
C.氯化鎂、碳酸鈉 D.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鐵
35.下圖是兩種氣體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
,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B.反應後生成了兩種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 D.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不變
36.同素異形現象是物質表現的形式之壹,其中屬於同素異形體的物質是
A.水與雙氧水 B.煤與石油 C.氧氣與臭氧 D.生石灰與石灰石
37.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項目 物質 雜質(少量) 試劑 操作方法
A KNO3 MnO2 足量的水 溶解、過濾、蒸發
B H2 水蒸氣 適量的NaOH溶液 洗氣
C 硝酸 鹽酸 過量的硝酸銀溶液 過濾
D CaO CaCO3 足量的水 溶解、過濾
38.飲料中的果味大多來自酯類。丁酸乙酯(C6H12O2)是無色具有菠蘿香味的液體,常用作食品、飲料的調香劑。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個原子構成的 B.丁酸乙酯的摩爾質量為116 g/mol
C.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7.6%。
D.壹個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比為18:3:8
39.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相關描述中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A.因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所以可用於食品包裝袋內防腐
B.因為金屬鎢的熔點高,所以被用來制造燈泡中的燈絲
C.因為磷燃燒能產生白煙,所以可用於制作煙幕彈
D.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燃料
40.實驗中既能做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A.燒杯 B.試管 C.量筒 D.集氣瓶
41.有關實驗操作,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B.用電子天平稱取5.6 g氧化銅粉末
C.用排水集氣法可得到比較純凈的氧氣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 mL酒精溶液
42.超臨界CO2流體是壹種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強的綠色環保溶劑。有關對超臨界CO2流體的認識錯誤的是
A.不能燃燒 B.是CO2呈現的壹種狀態
C.可取代多種有毒、易燃的溶劑 D.是壹種與幹冰化學組成不同的物質
43.“百煉成鋼”包含壹個反應:2FeO+C 2Fe+CO2↑,該反應中的氧化劑是
A.二氧化碳 B.碳 C.鐵 D.氧化亞鐵
44.20℃時,NaCl溶解於水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水的質量(g) 10 10 10 10
加入NaCl的質量(g) 2 3 4 5
溶液的質量(g) 12 13 13.6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20℃時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和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45.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其中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既可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了甲烷是由氫元素和碳元素組成
② 既可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③ 既可說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又說明了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個數之比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了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
⑤ 既可說明二氧化碳易溶於水,又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6.在壹定質量的甲溶液中逐漸加入乙至過量,反應過程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的關系,能用右下圖曲線表示的是
序號 甲 乙
① HCl溶液 NaOH溶液
② HCl溶液 大理石
③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④ CuSO4溶液 鐵 粉
⑤ H2SO4溶液 鋅 粒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⑤
七.填空題(本題含4題,***17分)
請將結果填入答題紙的相應位置。
47.通過壹年的化學學習,我們熟悉了許多物質。請從a.石墨; b.活性炭; c.尿素;
d.食鹽; e.氧氣 中,選取相應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填寫。?
① 可作幹電池電極的是 (1) ; ② 腌制蔬菜、魚、肉等常用的調味品是 (2) ;
③ 用於冰箱除異味的是 (3) ; ④ 屬於化學肥料的是 (4) ;
⑤ 用於急救病人的氣體是 (5) ;
48.右圖表示的是物質甲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① t1℃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6) g/100g水;
② t3℃ 時,若將50g甲物質加入到100g水中,
充分溶解後,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線圖中可
表示為(填“a、b、c、d”) (7) 點。
49.下表是幾種家用清潔劑的有關信息。
清潔劑名稱 潔廁靈 活氧彩漂 漂白精
功 能 有效清除汙垢,除異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更鮮艷 快速漂除衣物汙漬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 “潔廁靈” (8) (填“能”或“不能”)與堿性清潔劑混用;
② “潔廁靈”與“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產生壹種有毒氣體。“漂白精”的有效成分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9) ;
③ “潔廁靈”勿用於大理石清潔的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0) ;
④ 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體的試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錳,觀察到的現象是 (11)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2) 。
50.車用乙醇汽油是將乙醇(C2H5OH)與汽油按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壹種汽車燃料。
① 乙醇和汽油均屬於 (13)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② 在密閉容器中,將少量乙醇置於壹定量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壹種未知物質w 。現測得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質 乙 醇 氧 氣 二氧化碳 水蒸氣 w
反應前質量/g 23 40 0 0 0
反應後質量/g 0 0 22 27 x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為 (14) ;
③ 根據表中數據,可確定未知物w中所含 (15) 元素,其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為 (16) ;
④ 為了使乙醇汽油燃燒過程中少產生w,應采取的措施是 (17) (任寫壹種)。
八.簡答題(本題含3題,***23分)
請根據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作答。
51. 某校化學實驗室廢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廢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僅造成重金屬汙染而且造成浪費。初三(2)班的同學,準備運用剛學到的“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結合其他有關化學知識對廢水進行處理。
① 復習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別填入對應的元素符號。
K Ca (1) Mg Al (2) Fe Sn Pb (H) Cu Hg (3) Pt Au
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 設計回收硫酸亞鐵晶體和銅的實驗方案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整個實驗過程中多次采取過濾,該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4) 和玻璃棒。
Ⅱ.金屬X是 (5) ,其加入廢水後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 ;
溶液Y是 (7) ,利用其除去銅中雜質,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8) 。
52.實驗室有兩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甲和乙,推知它們可能是稀鹽酸和硫酸鈉溶液。請完成相關實驗設計:
① 化學方法:在不選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的情況下,選擇不同物質類別的試劑區分
(物質類別是指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等)。
所選試劑 實 驗 現 象 及 結 論
方法壹 (9)
(10)
方法二 (11) (12)
② 物理方法:小明同學僅使用了酒精燈和玻璃棒兩種儀器,就把這兩種無色溶液區分開來了。請妳猜測壹下他的做法(簡要敘述操作方法及判斷方法) (13) 。
53.某科技小組的同學將16克氧化銅和過量的炭粉均勻混合,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 儀器a和b的名稱是:a (14) ,b (15) 。
② 裝置a中的實驗現象是 (16) ;
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7) 。
③ 實驗中最多能得到銅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18)
④ 同學們想通過測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質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以進壹步分析氧化銅和炭粉反應產生的氣體除CO2外是否還有其它產物。反應壹段時間後停止加熱,冷卻到室溫。反應前、後測得的數據如下:
裝置 反應前 反應後
a 試管的質量36.2 克
氧化銅和炭粉混合物的質量20.0克 試管和固體物質的質量54.8 克
c 反應後瓶內液體比反應前增重1.1 克
分析數據發現,反應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質量 (19) (填“大於”或“小於”或“等於”)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⑤ 在保證裝置不漏氣、稱量準確、操作規範,並且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的前提下,妳認為導致上述④中結果可能的原因是: (20) 。
⑥ 有同學認為用下圖裝置代替上面的加熱氧化銅和炭粉混合物的裝置,加熱前先通壹會氣體x,停止加熱後再通壹會該氣體,這樣可使實驗測得的數據更能準確的說明問題。妳認為在O2、N2和H2三種氣體中,x應選擇的氣體是 (21) 。
“學業效能實證研究”學習質量調研理化試卷——化學部分
參考答案
六.選擇題(20分)
27.A 28.B 29.C 30.B 31.A 32.C 33.D 34.C 35.D 36.C
37.A 38.B 39.D 40.B 41.D 42.D 43.D 44.C 45.C 46.D
七.填空題(17分)
47.(1)石墨 (2)食鹽 (3)活性炭 (4)尿素 (5)氧氣(化學式均可) (5分)
48.(6)40 (7)c (2分)
49.(8)不能(9)+1 (10)CaCO3 +2HCl→CaCl2+ H2O +CO2↑
(11)有大量氣泡產生(12)2H2O2 2H2O+O2↑ (5分)
50.(13)有機物 (14)14 (15)C:O (16)3:4 (17)加大空氣的進入量 (5分)
八.簡答題(23分)
51.(1)Na(2)Zn(3)Ag (4)漏鬥(5) Fe(或鐵)(6)Fe + CuSO4 = FeSO4 + Cu
(7)稀硫酸(8)Fe + H2SO4 = FeSO4 + H2↑ (8分)
52.化學方法要求:所選試劑是不同物質類別的,若物質類別相同不累計得分
(凡合理答案均可得分)(每空1分,***4分)
所選試劑 實驗現象及結論
(9)鋅粒 (10) 有氣泡產生的是鹽酸,無氣泡產生的是氯化鈉溶液
(11)CuO (12) 能使CuO溶解,溶液變藍的是鹽酸,無現象的是氯化鈉溶液
(13)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兩種樣品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玻璃棒上有白色固體出現的原樣品是氯化鈉溶液,沒有白色固體出現的原樣品是稀鹽酸 (1分)。
53.(14)試管 (15)酒精燈 (16)黑色固體逐漸變成光亮紅色
(17)2NaOH + CO2→Na2CO3+ H2O
(18)解:設實驗中最多能得到銅為x摩爾。氧化銅的物質的量=0.2摩爾
2CuO + C 2Cu +CO2↑(1分)
= (1分)銅物質的量=0.2摩爾
答:實驗中最多能得到銅0.2摩爾。(1分)
或根據化學式直接求解:n(Cu) =n(CuO) = =0.2摩爾 (2分)
(19)大於
(20)裝置中還有壹部分CO2未被NaOH溶液吸收;氧化銅和炭粉反應產生的氣體,除CO2外還有CO。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21)N2(或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