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案件也把冷鏈概念推到了人們的視野,那麽我們IVD產品的運輸該選擇什麽方案?選擇的原則和遵循的法規有哪些?尤其是受限成本準備采用“冰袋+泡沫箱”運輸的情況,我們怎麽才能合規?本文我跟各位戰友壹起梳理壹下。
首先回顧幾個跟冷鏈相關的概念
冷鏈管理醫療器械 :在運輸與貯存過程中需要按照說明書和標簽標示要求進行冷藏、冷凍管理的醫療器械。
冷鏈工作人員 :從事冷鏈管理醫療器械的收貨、驗收、貯存、檢查、出庫、運輸等工作的人員。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冷鏈設施設備 :冷庫(冷藏庫或冷凍庫)及冷藏車或冷藏箱(保溫箱)。根據產品品種和規格選擇
冷庫和冷藏車在《醫療器械冷鏈(運輸、貯存)管理指南》中都有非常明確地要求,而且第三方進行驗證也相對成熟,本文就暫時按下不表,我們把焦點聚在對保溫箱的要求上面。
保溫箱應 配備蓄冷(熱)劑及隔溫裝置 ,並符合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標示的儲運要求。保溫箱應配備 溫度自動記錄和存儲的儀器設備 。保溫箱以及溫測系統應進行 使用前驗證、定期驗證及停用時間超過規定時限情況下的驗證 。
硬件方面儲冷劑和記錄儀自行準備即可,接下來我們重點討論保溫箱驗證的關鍵要求
1.建立並形成驗證管理文件:驗證方案,適用標準,驗證報告,評價,偏差處理和預防措施等。
2.方案設計:根據驗證對象確定合理的持續驗證時間,以保證驗證數據的充分、有效及連續。
3.設備:驗證使用的溫測設備應當經過具有資質的計量機構校準或者檢定,校準或者檢定證書(復印件)應當作為驗證報告的必要附件。
4.數據:驗證數據應真實、完整、有效及可追溯。
5.規範:根據驗證確定的參數及條件,制定規程,正確、合理使用相關設施及設備。
1.職責;
2.產品範圍;
3.要考慮到環境因素的變化,包括最壞的情形;
4.批次:至少選擇壹個批次進行模擬運輸
5.溫度控制;
6.要達到的可接受標準;
1.遵循的方案;
2.涉及的批次;
3.獲得的所有結果;
4.數據分析;
5.判定通過/不通過的可接受標準;
同樣需要低溫保存的產品,不同廠家和產品對儲存條件要求是各式各樣的,下面我們來觀瞻三個。
A:明確描述型
B:保留解釋權型
C:不講運輸型
由此看來,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考量和評估驗證,輸出不同的儲存條件要求,我們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多結合企業運營模式、產品性能和現實情況等進行明確。
細節概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