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
Control的簡稱統計過程控制
利用統計的方法來監控制程的狀態,確定生產過程在管制的狀態下,以降低產品品質的變異
SPC能解決之問題
1.經濟性:有效的抽樣管制,不用全數檢驗,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穩定,能掌握品質、成本與交期。
2.預警性:制程的異常趨勢可即時對策,預防整批不良,以減少浪費。
3.分辨特殊原因:作為局部問題對策或管理階層系統改進之參考。
4.善用機器設備:估計機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適當機器生產適當零件。
5.改善的評估:制程能力可作為改善前後比較之指標。
利用管制圖管制制程之程序
1.繪制「制造流程圖」,並用特性要因圖找出每壹工作道次的制造因素(條件)及品質特性質。
2.制訂操作標準。
3.實施標準的教育與訓練。
4.進行制程能力解析,確定管制界限。
5.制訂「品質管制方案」,包括抽樣間隔、樣本大小及管制界限。
6.制訂管制圖的研判、界限的確定與修訂等程序。
7.繪制制程管制用管制圖。
8.判定制程是否在管制狀態(正常)。
9.如有異常現象則找出不正常原因並加以消除。
10.必要時修改操作標準(甚至於規格或公差)。
分析用管制圖主要用以分析下列二點:
(1)所分析的制(過)程是否處於統計穩定。
(2)該制程的制程能力指數(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否滿足要求。
-控制圖的作用:
1.在質量診斷方面,可以用來度量過程的穩定性,即過程是否處於統計控制狀態;
2.在質量控制方面,可以用來確定什麽時候需要對過程加以調整,而什麽時候則需使過程保持相應的穩定狀態;
3.在質量改進方面,可以用來確認某過程是否得到了改進。
應用步驟如下:
1.選擇控制圖擬控制的質量特性,如重量、不合格品數等;
2.選用合適的控制圖種類;
3.確定樣本容量和抽樣間隔;
4.收集並記錄至少20~
25個樣本的數據,或使用以前所記錄的數據;
5.計算各個樣本的統計量,如樣本平均值、樣本極差、樣本標準差等;
6.計算各統計量的控制界限;
7.畫控制圖並標出各樣本的統計量;
8.研究在控制線以外的點子和在控制線內排列有缺陷的點子以及標明異常(特殊)原因的狀態;
9.決定下壹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