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家並不贊成絕對的 "多吃、少吃 "觀點。主張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搭配,主食要占絕對比例,此外,還要看每個人的生長階段。比如,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活動量也大,就可以適當增加副食量,科學攝入營養,這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腸胃病患者比過去有所增加,尤其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趨於低齡化,這與很多獨生子女在家青睞盲目 "瞎吃 "有關。"少吃。多吃菜 "這種不健康的飲食觀念應及時糾正。
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學或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壹般可以不是食品,也不壹定具有營養價值,但必須符合上述定義的概念,即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並具有防止腐敗變質、增強食品的感官特性或改善食品質量的作用。
壹般來說,食品添加劑可以不是食品,也不壹定具有營養價值,但必須符合上述定義的概念,即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並具有防止腐敗變質、增強食品的感官特性或改善食品質量的作用。
壹般來說,食品添加劑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和化學合成兩類。天然食品添加劑是指利用動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為原料,提取天然物質;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是指利用化學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過氧化、還原、縮合、聚合、鹽化等合成反應而獲得的物質。目前使用的大多是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
食品行業有 "量多即毒 "的規律,壹般來說,符合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是安全的。因為很少有人把加工食品作為主食,有限的添加劑可以通過人體自然排出代謝掉。危害較大的是化學防腐劑和人工合成色素,如經常食用有致癌風險
有的有害,有的無害!
有害的有以下幾種:
吃著精美的零食、快餐盒飯、熱氣騰騰的熱狗,瞥壹眼包裝精美的食品營養成分表上,妳會發現每種食品都有添加劑成分。據了解,轉化脂肪、精制糧食制品、食鹽、高果糖漿四種成分是加工食品中最常見的,對人體健康有害。
轉化脂肪
轉化脂肪主要存在於面包松餅、脆餅幹、微波爐爆米花、快餐店炸薯條等食品中。根據最新研究,轉化脂肪對心臟的危害是飽和脂肪的兩倍,估計每年會導致3萬至10萬人因心臟病過早死亡。
據報道,從2006年開始,轉化脂肪將被要求列在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中。
精制谷物
如果妳選擇白面包、白米飯或白面條等精制谷物而不是全谷物,那麽妳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0%以上。那些標明 "由小麥粉或全谷物制成 "的食品,或者在白面包上撒上燕麥片或棕色糖漿的食品,與原來的精制谷物產品壹樣,都有可能增加患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或腹部肥胖癥的風險。
鹽
鈉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成分,但如果您吃的鹽超過了身體的需要,會發生什麽情況呢?身體會保留更多的體液來稀釋血液中多余的鈉。因此,鈉會增加血容量,促使心臟跳動更劇烈;鈉還會使靜脈和動脈變窄,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高果糖漿
高果糖漿廣泛用於冷凍食品、全麥面包、漢堡包和松餅中。它還可以添加到啤酒、軟飲料甚至番茄醬中。壹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液體甜味劑可能會擾亂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無害的有:
檸檬酸、甜葉菊苷、阿斯巴甜、甜味劑、芬蘭增白劑、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和山梨酸鉀......,只要不添加過量,基本上是無害的。
以山梨酸鉀為例:
山梨酸鉀的性能、用途類似:
山梨酸簡介山梨酸是國際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高效、安全的防腐劑和保鮮劑,作為壹種不飽和酸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煙草、農藥、化妝品等行業,也可用於樹脂、香料和橡膠等行業。
防腐劑
山梨酸(鉀)能有效抑制黴菌、酵母菌和需氧菌的活性,還能阻止肉毒梭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但對厭氧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幾乎無效、抑制發育的作用大於殺菌作用,從而達到有效延長食品的保鮮期,保持食品原有風味的目的。 它能有效延長食品的保鮮時間,保持食品原有風味。
其效果是苯甲酸鈉的 5-10 倍。
安全性
由於山梨酸(鉀)是壹種不飽和脂肪酸(鹽),可被人體代謝系統吸收,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其毒性僅為食鹽的 1/2,苯甲酸鈉的 1/40。
甜味劑的另壹個例子:
"甜味劑 "也叫環己基氨基磺酸鈉,通常指環己基氨基磺酸的鈉鹽或鈣鹽。由於 "甜蜜素 "的甜味純正,通常被認為比蔗糖甜 30 倍,因此在美國是壹種消費量很高的人工甜味劑,直到 1969 年才被認定為安全物質。這壹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收到了關於甜味劑是致癌物質的實驗證據,為此,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立即發布了嚴格限制使用甜味劑的規定,並於 1970 年 8 月發布了全面禁止使用甜味劑的命令。1982年9月,雅培實驗室和能源控制委員會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用最新的研究事實證明甜味劑對食品是安全的,許多國際組織也發表了大量的意見明確指出甜味劑為安全物質,但FDA至今仍未最終解決這壹問題。盡管如此,仍有許多國家(包括我國)繼續承認甜蜜素的甜味劑地位,允許使用甜蜜素。根據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2760-1996)的規定,"甜蜜素 "可以作為甜味劑使用,其使用範圍包括壹是醬料、調味汁、配置酒、糕點、餅幹、面包、雪糕、冰淇淋、棒冰、飲料等,其最大使用量為0.65g/kg 甜味劑的最大使用量為0.65g/kg;二是蜜餞的最大使用量為1.0g/kg;三是陳皮、楊梅、話梅、梅幹等,其最大使用量為8.0g/kg。由於 "伊利酸奶 "屬於乳飲料,屬於飲料類,其甜味劑最大使用量只要在0.65g/kg範圍內即為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
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食品安全問題紿終是廣大消費者所關心的根本問題,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直接影響到食品的安全,也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了引導消費,使消費者了解國內市場上銷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添加劑,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正確選擇和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中國消費者協會於2007年第三次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廣泛檢測。結果顯示,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4種食品添加劑被廣泛使用,103種樣品中有87種含有甜蜜素或防腐劑。不過,樣品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衛生指標相對較好。只有四個樣品細菌總數超標,其他樣品均未發現微生物問題。
統計樣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主要存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甜味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嚴重
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近50%的樣品存在甜味劑和防腐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的情況。
2、使用的甜味劑或防腐劑未明確標註或標註錯誤
在對樣品中甜味劑或防腐劑的檢測中,發現部分樣品未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作出明確標註,同時還發現部分產品在標註上出現了錯誤,如檢測出存在苯甲酸鈉,但標註標註的卻是山梨酸鉀。標簽問題較多的樣品主要集中在蜜餞和醬料中。其中有些沒有明確標註所含的甜味劑或防腐劑。
3、無糖食品也含甜味劑
無糖食品不含蔗糖和澱粉糖。但必須含有糖醇等壹類代糖,我國提倡使用糖醇和低聚糖等對健康有益的代糖,但目前沒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可依,各生產企業都是按照企業標準進行生產。部分樣品含有糖精鈉或甜蜜素,部分樣品同時含有糖精鈉和甜蜜素,糖精鈉含量最高的為4019(61mg/kg)。糖精鈉的最高含量為 4019(每公斤 61 毫克),而甜味劑的最高含量為 3882(每公斤 78 毫克)。由於無糖食品的接受者壹般都是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產品的宣傳對消費者的引導作用較為重要,但壹些產品在無糖食品包裝上的宣傳和介紹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宣傳其降糖的治療作用。如《廣告法》等。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和食用無糖食品時,不僅要仔細閱讀配料表,了解產品添加了何種甜味劑作為糖的替代品,還要認識到無糖食品只是壹種食品,絕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更不能輕信無糖食品中關於降糖療效等醫學術語的宣傳。
4、有些食品兒童不宜食用
果凍、飲料、蜜餞、糖果等都是兒童非常喜愛的食品,本次檢測樣品中果凍質量壹般較好,其次是飲料樣品中的果汁飲料和乳酸菌飲料,但蜜餞類食品樣品普遍存在問題,使用的添加劑超標,未標註添加劑等,兒童不適宜食用這些食品。兒童不宜食用這些食品。食品中添加劑超標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很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
5、糖精鈉在食品中仍被普遍使用
糖精鈉屬於非營養性合成甜味劑,其稀釋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回味微苦,與蔗糖甜度相同,所產生的熱量重量不能達到蔗糖產生熱量的2%,在食品中的應用相當廣泛。
由於上世紀70年代就發現糖精鈉含量在5%至7.5%之間,用於飼料的動物膀胱癌發病率與糖精鈉的攝入量有明顯關系,在抽檢的103個樣品中,有57個樣品含有糖精鈉,占被檢樣品的55.3%,19個樣品的糖精鈉超過國家標準限量,其余38個樣品尚未在國內批準使用。其余38個樣品未經國家批準使用。所以盡量不要使用含有糖精鈉的食品。
通過對百余種食品中甜味劑、防腐劑的檢測發現,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特向廣大消費者說明:
1、腌制食品中,大量的甜味劑、防腐劑普遍存在,且大多在標簽中沒有明確標註所使用的添加劑,問題較多,質量不穩定。消費者應適量、適度食用腌制食品,尤其是楊梅、果皮類蜜餞,其甜味劑含量較高。尤其是兒童、孕婦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餞類食品。
2、在我國,果汁(味)飲料國家規定其防腐劑的限量高於含氣碳酸飲料,這可能導致果汁(味)飲料中防腐劑的含量要比碳酸飲料要高,兒童飲用果汁(味)飲料要適量。
3、對於無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其標簽內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輕信宣傳中的治療功能,因為食品不是藥品,宣傳本身就是違法的。
4、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零食時要慎重選擇,現在市場上在售的兒童食品,大多含有食品添加劑,有的食品添加劑在使用時超範圍、超限量,使孩子經常食用對健康十分不利的食品。壹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壹。
5、消費者應選擇購買品牌信譽度高的食品,並盡量到正規的超市、商場購買,以確保所選食品的安全,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