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質量與安全工作總結1
壹是切實改善醫療服務
加強醫德醫風和醫療法律法規規章教育,使廣大職工進壹步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認真開展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內容的“三好壹滿意”活動,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流程優化診療環境。充實門診醫生,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堅持按時開診,保證患者及時
醫療質量與安全工作總結1
壹是切實改善醫療服務
加強醫德醫風和醫療法律法規規章教育,使廣大職工進壹步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認真開展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內容的“三好壹滿意”活動,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流程優化診療環境。充實門診醫生,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堅持按時開診,保證患者及時就診。建立醫療費用公開透明制度,實行住院病人每日清單制度,方便患者隨時查詢藥價和住院費用明細,深受患者歡迎。
加強醫患溝通,完善溝通內容,改進溝通方式,註重溝通效果,加強醫院基礎管理,建立健全醫療安全管理組織,落實各項核心醫療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確保醫療儀器設備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醫療差錯和事故發生。嚴格技術準入制度,規範醫療行為。認真貫徹《藥品管理法》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加強對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儲存和使用的監督管理。
第二,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療質量安全事關群眾健康安全,是醫療服務的生命線,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主題。開展醫療安全,首先要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狠抓規章制度落實,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質量安全為主題,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嚴格執行診療技術常規,各環節落實各項制度。
成立xx鎮衛生院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加強醫療文書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病歷書寫基本規範,全程監控管理病歷質量。制定xx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方案,落實獎懲機制,確保獎懲到位,對醫療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優秀的科室或個人給予表揚和物質獎勵;對醫療服務質量考核結果不達標的科室或個人,除經濟處罰和醫院通報批評外,還應加強“三基三嚴”培訓,不定期舉辦各級各類人員的三基考核,全面評價醫務人員的臨床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並將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掛鉤,確保醫技人員自身技術素質的不斷提高和更新,全面提升業務素質。
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規範醫療行為是核心。
今年,我院從加強制度建設入手,結合各崗位性質和內容,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和考核細則,制定了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綜合目標責任書,實現了壹級管理、壹級負責的格局。明確責任,確保職能,權責明確,利益適度,從而實現有章可循的管理,逐步提高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和標準化。
第四,依法妥善處理醫患糾紛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應將醫患糾紛的處置納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成立xx鎮衛生院醫療糾紛協調處理小組,依法妥善處理醫患糾紛。堅持預防為主、早發現、小處置的原則,建立健全醫患糾紛預防處置機制,認真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類醫患糾紛,防止因醫患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和惡性事件。
五、強化安全措施,確保醫院安全。
定期組織關鍵崗位人員學習培訓,落實各項內部安全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對消防安全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容易發生火災、存放危險品和人員集中的場所(如藥店、診所、病房等。),並定期維護和更換消防設施,確保消防設備處於良好狀態。我院實行院領導總值班制度,明確每個人的時間分工,值班期間進行全院檢查,認真落實防火、防盜、防破壞等治安防範措施。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做好不穩定因素排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制定人防、物防、技防應急措施,確保醫院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醫療質量與安全綜述2
20xx年是xx市xxXX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的重要壹年。壹年來,我們對醫療質量與安全有了全面、全新、更深刻的認識,現將20xx年神經內科在醫療質量與安全方面的工作總結如下:
1.我們在20xx年初也就是1和2月制定了工作計劃,對20xx 1到12的工作重點進行了統籌安排。具體工作落實到人,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項核心制度的執行情況,並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在醫院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下,不斷研究完善醫患溝通制度(包括入院後的首次溝通、出院前的醫患溝通、病情變化時的隨時溝通),對住院30天以上的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制定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指南、操作規範、操作規程, 完善了科室的藥事管理(尤其是抗生素的管理)、多重耐藥的監管、單病種和臨床路徑的管理和流程,建立和完善了科室。
第二,實施病案質量控制。20xx年以前,我科對病案質量的監管主要以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病案為主,以上架為主,檢查結果記錄在病案質量自檢登記簿上。發現問題,在晨會上提出,實現* * *改進和提高。20xx年後,我們分別按照醫務處發布的新的分級標準對住院病歷質量進行分級。壹年時間,* * *隨機抽查了100多份上架病歷,沒有乙類和丙類病歷。* * *檢查20xx年10-6月歸檔的577份病歷,發現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落實,但落實不到位,病歷塗改,醫患溝通不簽字,病程記錄書寫質量不高。比如疾病的發展變化、預後、鑒別診斷等問題太少,20xx年7月以後會逐步整改。
第三,抗菌藥物的監管。根據我科情況,為實現醫院下達的相關目標,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多次組織科室內學習和評估,嚴格執行抗生素使用指征。我科順利完成了醫院下達的目標,即抗生素使用強度在20DDD以下。壹年來,我科抗生素使用強度為9-12DDD,嚴格執行抗生素限制使用的規範和程序。特級抗生素的使用以藥敏結果為依據,使用前申請藥劑科會診。但由於對此項工作不了解,有1例未申請會診,僅根據藥敏結果選藥。壹年內神經內科住院部對出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包括劑量、劑型、用法)進行登記。根據每天使用抗菌藥物的門診總人數統計,使用抗菌藥物的門診患者不到20%。
上述工作中,抗菌藥物在使用前送檢不及時。主要原因是患者入院後感染,送檢查可能會影響和延誤診治時機。
第四,實施三基三嚴訓練。從20xx年7月開始,制定了“三基三嚴”培訓計劃,制定了培訓標準,在科室培訓徒手心肺復蘇流程、腰椎穿刺流程、體格檢查評分標準。
五、單病種與臨床路徑的質量控制。截至目前,我科已將急性腦梗死、病毒性腦炎、癲癇持續狀態納入單病種管理和臨床路徑。綜上,20xx年我科急性腦梗死91例,按單病種管理,平均住院費用14100元,平均住院天數14.2天。7例病毒性腦炎患者納入臨床路徑管理,0例患者處於癲癇持續狀態。綜上所述,本組癲癇持續狀態和病毒性腦炎較少。單病種網絡直報數量少,是我科計算機安裝後才三個月,且我科醫生對網絡直報重視不夠。
第六,教學質量控制的總結。20xx年我科接收實習生72人,其中轉崗培訓全科醫師4人,xx醫學院2人,xx醫學院1人,xx中醫學院34人,xx醫學院31人。* * * 16組織系講座,內容涉及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解剖,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癲癇的診斷和治療。
七、手衛生、院感、耐多藥工作總結。自20xx年6月起,我科在醫院開展並參與了多次手衛生、院感、耐多藥培訓。到目前為止,我們科室已經進行了壹次自查,手衛生及相關知識和耐多藥考核已經達標。
八、輸血制度的研究與實施。20xx年,我科認真組織並參加院內輸血知識培訓1次,在科室學習近10次,認真學習輸血適應證,認真填寫輸血申請單,輸血前後評估並執行輸血醫囑。20xx年,我院* * *科兩例患者接受自體輸血,自查後輸血病歷評分在90分以上。
九、實行討論制度。我科始終堅持疑難病歷、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討論,今年建立健全住院30天以上評估討論制度。20xx年,我部死亡1人,在我部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5次,危重病例討論1例,住院30天以上70例。嚴格按照病例討論制度及時書寫和記錄。其中10報表填寫時間超過30天。
X.危急值報告系統的實施。自20xx年5月以來,* * *共收到危急值報告36次。經醫院和科室自查,於20xx年7月22日漏掛號壹次。臨界值為患者李(236417)血培養檢出G+陽性細菌,科室已研究,並對當事人進行了處罰,制定了整改措施。
十壹、建立健全多重耐藥菌(ⅱ類)登記及相關制度。住院轉登記簿* * *轉到51患者(從20xx年6月開始,21)。20xx年,我科報告多重耐藥菌(ⅱ類)1例。痰培養檢出克雷伯菌,已采取床邊隔離、專用設備、嚴格手衛生等相應措施。目前患者已好轉入院。
十二、建立健全計劃外入學和復學登記評估制度。自20xx年5月以來,* * *發生了兩起計劃外退貨事件。趙國樹(245318)確診腦梗塞恢復期,出院8天返回。復診原因是患者希望肢體功能恢復更好,血管疾病不復發。肖懷學診斷顱內多發占位性病變(腦轉移?),患者到xx就診,上級科室無病床,退回。
十三、完善患者出院隨訪制度並進壹步落實。其中護士隨訪70余例,醫生隨訪15例。目前我科醫生隨訪的病例數量較少,主要原因是:隨訪意識不足,部分隨訪患者出現了漏掛號。目前我科已配備公用手機,需要進壹步加強和落實出院患者隨訪制度。
十四、完善不良事件報告制度。20xx年,我科報告不良事件14例,其中水電不良事件1例,墻面汙染1例,護理不良事件3例,藥物不良事件9例。主要分析原因是:高危患者摔床摔倒。藥物不良事件涉及卡馬西平、氨芐西林、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頭孢美唑等藥物。,主要癥狀為皮疹、皮膚瘙癢、消化道不良反應,經抗過敏治療後均痊愈。
十五、制定和完善投訴和管理機制。20xx年我科有兩個病人投訴,20xx年9月4日xxx家屬出院時投訴針水不對。我科采取自查落實情況,並上報護理部和醫務部。實施後的情況,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20xx 65438+10月7日,患者xxx主訴血壓控制不理想,腦梗塞病竈未消失,咳嗽無改善。科室組織全組醫生查房,分析原因,調整治療方案,向患者說明梗死竈不可能消失。邀請呼吸科xxx主任會診,協助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患者好轉出院。
綜上所述,在醫院床位明顯增加、工作量增加的20xx年工作中,在醫院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領導下,通過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們在醫療質量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總結起來,還有很多方面沒有落實到位,細節上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核心制度的知曉率,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還需要進壹步努力。明年,我們將努力在出院病人隨訪中的單病種管理、手衛生、醫囑、病例質量監督等方面多做工作,努力使我科醫療質量上壹個臺階。
醫療質量與安全工作總結3
20xx年,根據醫院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計劃,制定並實施了多項目標。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20xx對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管理總結如下:
第壹,實行依法管理
為進壹步加強依法執業的實施和落實,確保醫療安全,醫務處加強了全院依法執業的檢查、監督、落實、反饋、組織學習和落實。加強執業準入管理,要求各學科主任嚴格把關,無執業資格者必須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執業。
二是制度建設,繼續完善制度
醫院在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範的同時,修訂了藥、藥、技管理規範和臨床專科診療規範。
三、定期醫療質量檢查,持續改進醫療質量:醫務科對全院所有臨床科室進行質量檢查。嚴格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範》的要求,每月至少組織壹次病歷質量監督檢查。
四、主要缺陷
1,醫療質量:
(1)部分科室醫療文書質量較差,主要表現在上級醫師查房記錄雷同、常規檢查不完善、病歷中存在諸多邏輯錯誤(如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院內外診斷不壹致等。),重要異常檢查結果未分析記錄,診斷依據不足,部分醫生或護士應簽字的地方未簽字。
日常病程記錄書寫不及時,作業安全檢查和作業風險評估不完整等。
(2)部分科室抗生素使用不規範。
(3)部分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工作未落實。
五、下壹階段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的重點:
1,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強化監管,嚴把執業準入關,讓各級醫務人員自覺依法行醫。
2、加強各種質量管理制度的學習,提高醫療質量,做到診斷有標準,治療有依據。
3.做好《病歷書寫基本規範》(20xx版)的培訓工作,提高病歷書寫質量。強化“三基三嚴”,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4、完善和統壹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標準。
5.進壹步完善院、科兩級管理組織,落實院、科兩級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
6、現運行病歷由醫務處組織定期檢查;醫務處和病案室應組織相關科室主任或質控醫師定期或不定期對病案進行監督檢查,每月至少壹次。
醫療質量與安全工作總結4頁
醫療衛生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以更低的成本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近年來,我院與其他市屬綜合醫院壹樣,已成為我市醫療衛生工作的基礎組成部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婦幼醫療衛生工作體系,在為全區婦女兒童提供優質低價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傳承發展醫學學術、培養醫學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20xx年,我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提高醫療質量、合理收費、降低醫療費用為立足點,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壹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保證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1)醫療質量管理是醫院管理的核心,提高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根本目的。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近年來,我院在醫療優質服務的基礎上,把減少醫療質量缺陷,及時排查和消除醫療安全隱患,減少醫療糾紛,杜絕醫療事故作為重中之重。我院嚴把醫療質量關,各科室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規範診療行為,堅持首診負責制、三級查房制、疑難病人會診、危重病人會診、術前術後討論等制度。強化責任意識,註意醫療活動中的動態分析,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鑒於患者對醫療知情權需求的提高,應完善各種告知制度。
加強質量控制管理。
(二)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質量。服務流程是醫療機構的運行結構和模式。在不增加病房和衛生技術人員數量的基礎上,優化的醫療服務流程決定了醫療機構的效率和競爭力,極大地增強了醫院的長期生存能力,通過平衡流程中的各個組成部分,減少了可用資源的重復和浪費,使醫院現有的硬件和軟件達到更高的利用率和更好的利用水平,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達到更高的水平。我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下大力氣優化醫療流程,方便患者就醫,求實效,增強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努力為患者提供溫馨、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出臺了各種便民措施,如聯網收費掛號窗口、減少掛號排長隊、為部分專家設立專門掛號窗口、引入電話預約掛號等措施。醫技部門發布報告推出限時承諾。護理部湧現出壹批先進護士,開展星級護士評選活動。他們架起護患橋梁,推出便民措施,盡力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8%。
(三)實施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是加強醫療質量的基礎。如何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強全院醫務人員的素質教育,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提高醫療質量不是幾個管理者或者某個醫務人員壹個人的努力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全體醫院工作人員的積極態度。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需要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和同情心;要樹立牢固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意識;在醫院全面開展優質服務和“安全是最大的節約,事故是最大的浪費”活動,激發了員工學習敬業的敬業精神,形成了學習趕超的良好氛圍。
(四)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規範醫療行為是核心。近年來,我院從加強制度建設入手,制定了崗位職責、醫德醫風、人事管理、會議、學習、考勤、安全、後勤管理、財務財產管理、統計報表管理、醫療文書檔案管理、獎懲等五項管理制度,241項。制定了行政管理、醫療質量管理、護理質量管理、藥品管理、醫院感染控制管理、財務管理、思想政治工作、醫德醫風管理等26項質控考核細則。制定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綜合目標責任書,實現壹級管理、壹級負責的格局。明確責任,保證職能,權責明確,利益適度,做到管理有章可循,逐步提高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
建立符合醫院實際情況的質量管理體系。醫院成立了以院長、副院長、醫務處、臨床科室為成員的質量管理與質控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職能部門天天抓;臨床科室壹直關註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的模式。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堅持常規檢查與月度、季度、年度質量控制相結合,嚴格控制環節質量,確保最終質量。“抓三基”、“促三嚴”,實行“三級醫生”查房制度。醫務處經常組織院內員工學習衛生法律、法規、制度、操作規程和常規,並記入個人業務檔案。近年來,通過開展以醫療業務管理為目標的全方位質量管理,努力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醫院各項工作達到了綜合目標責任制的預期目標,醫療質量逐步提高,安全隱患逐步減少,未發生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相對較少,提高了醫療質量,確保了醫療安全,為明年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的復評做好了準備。
第二,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是醫院最根本的目標。
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讓老百姓用更少的錢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是醫療體制改革最根本的目標。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經濟效益,也是每壹個院長、患者、社會人、醫務人員等等都關心的社會問題。是社會性質和服務宗旨的直接體現。作為醫院管理者,要加強科學管理素質,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業務素質,強調以“術”取勝,而不是以“成本”取勝。
(1)今年我院嚴格執行藥品和大型醫療設備采購。
標準政策和藥品“定價”政策,實行單獨核算,管理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降低醫療總費用,降低藥品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比重。確實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要實現“降低患者費用”的目標,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和醫德醫風問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的傾向。”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利益為前提,以醫療為崇高職業,處理好醫院、個人和患者的利益關系;有效檢查和合理用藥,低價優質服務,在醫療工作中實踐三個代表。
第四章: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總結壹年來,我院在衛生局的直接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衛生部和我局關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精神,致力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拓醫療市場,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壹切為病人服務,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嚴格掌握各類醫療質量控制指標,提高醫療整體水平,有效減少醫療糾紛,杜絕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