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舌爾群島由92個島嶼組成,是位於印度洋東非的壹個群島國家。1976 年 6 月 29 日塞舌爾宣布獨立,成立塞舌爾**** 和國,是英聯邦成員國。領土壹半以上是自然保護區,有 "旅遊天堂 "的美譽。
塞舌爾經濟欠發達,大部分收入依賴入境遊客的消費。塞舌爾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農業僅占經濟總量的30%左右,因此塞舌爾70%以上的經濟收入來自旅遊業。
塞舌爾國土面積 455.39 平方公裏,人口 9.68 萬。塞舌爾的氣候特點是壹年只有熱季和涼季兩個季節,沒有冬季。因此,塞舌爾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其典型特征是炎熱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塞舌爾相當於壹個巨大的天然植物園,擁有 500 多種植物,其中 80 多種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其中,阿爾達布拉島是著名的海龜島,生活著數以萬計的海龜;弗雷加特島是 "昆蟲的世界";康森島是 "鳥的天堂";小島伊格洛則盛產各種五顏六色的貝殼。
塞舌爾的經濟如何?
經濟特色之壹:塞舌爾人均GDP高。據IMF數據顯示,2019年塞舌爾經濟總量為16.5億美元,約合10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河北省壹個縣級市高碑店的經濟總量。塞舌爾2019年人均GDP為16923美元,折合人民幣11.08萬元;高碑店人均GDP為13885元,但人口約57萬,而塞舌爾人口不足10萬。
經濟特色之二:塞舌爾生活環境優越。塞舌爾與馬爾代夫、毛伊島並稱為印度洋上的 "三大明珠",擁有世界頂級的海水、沙灘、酒店,被美國《國家地理》推薦為生活必去的50個地方之壹。例如,英國足球巨星大衛-貝克漢姆和英國威廉王子都選擇這裏作為度假勝地。塞舌爾被譽為世界上最後的 "伊甸園 "塞舌爾,也被耶魯大學評為世界空氣質量第壹;還被聯合國認定為非洲人類發展指數最高、最適合人類生活的國家。
塞舌爾對於 "金山銀山"、"青山綠水 "的保護極為嚴格和苛刻,任何人砍伐壹棵樹都要報國家環境部批準,特別是在海洋公園水域,為了保護熱帶魚,塞舌爾人禁止捕魚,當地人也會勸阻遊客采集塞舌爾人認為 "貝殼-浮遊生物-蝦-小魚-大魚 "已經形成了壹個生物鏈,不能破壞。因此,塞舌爾擁有優良的自然環境,當然也擁有超級人性化的福利。
經濟特色之三:塞舌爾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塞舌爾將小學和中學合並為九年制,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每天午餐不帶薪)。90%的四歲以下兒童可在托兒所接受教育,五歲以上兒童必須入托,兒童從壹年級開始壹直讀到九年級。
塞舌爾的醫療保健是免費的,包括藥品和所有治療費用。塞舌爾國民還可從公共****,文化、體育和供水以及大多數其他公共****,因此塞舌爾的衛生預算在塞舌爾所有部門預算中壹直排名第二。
經濟特征之四:塞舌爾社會基本上是母系社會。母親在家庭中占主導地位。母親負責撫養子女並控制家庭收入。雖然塞舌爾在法律上要求父親承擔撫養子女的責任,但他們往往只負責提供收入來源,在家庭中往往扮演缺位的角色,因此未婚母親往往是塞舌爾社會的常態。
母系社會下的塞舌爾,實行的是 "驚人 "的福利制度,可以說塞舌爾是壹個福利非常好的國家,居民的生活都有最低保障,尤其是其保障水平遠遠高於大多數國家的平均工資水平,這在非洲是非常罕見的。塞舌爾還擁有終身醫療保健系統和全面的就業計劃,並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各種福利。
經濟特色之五:環境優美,素有 "世外桃源 "之稱。塞舌爾擁有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動植物群。塞舌爾的博瓦隆海灘是世界三大海灘之首,柔軟的沙灘、碧綠的海水,每年吸引10多萬歐洲富豪來此 "朝聖"。塞舌爾首都--維多利亞市依山傍水,綠草如茵,被大批遊客稱為 "世外桃源"。
塞舌爾人多為克裏奧爾人,膚色各異,白、黑、棕、黃、紅,什麽樣的人都有。無論膚色如何,塞舌爾人都稱自己為克裏奧爾人。
克裏奧爾語(Creole),意為 "混合",壹般指葡萄牙語、英語、法語、非洲語言和簡化語言的混合體,美國南部、加勒比海和西非壹些地區的語言也被稱為克裏奧爾語。說這些語言的克裏奧爾人通常也是幾代混血,塞舌爾人的祖先來自非歐亞大陸和亞洲大陸。因此,在塞舌爾,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睦相處,人們過著悠閑的生活。
二、毛裏求斯毛裏求斯島是非洲東部的壹個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部,距馬達加斯加約 800 公裏,距非洲大陸 2200 公裏。毛裏求斯島面積 1865 平方公裏,占毛裏求斯陸地面積的 90% 以上。
毛裏求斯島首府路易港始建於 1735 年,是毛裏求斯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也是毛裏求斯最大的海港,年吞吐量超過 700 萬噸。
首都路易港是毛裏求斯的第壹大城市,也是該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 14 萬居民。路易港三面環山,風景秀麗,是壹個天然良港,位於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主航道上。
蘇伊士運河開通前,這裏是繞好望角航行的必經之地,20世紀70年代末,路易港建成現代化港口和世界最大的糖碼頭之壹。
經濟特色:毛裏求斯被譽為 "非洲瑞士"。毛裏求斯是非洲三個人類發展指數被評為 "高 "的國家之壹,與加蓬和塞舌爾並稱為 "非洲瑞士",是非洲最富有的兩個經濟體。
經濟特色之二:毛裏求斯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據IMF數據統計,2019年毛裏求斯GDP為14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65億元,超過安徽省銅陵市經濟總量;
毛裏求斯人均GDP為11666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6萬元。毛裏求斯的人均GDP為11666美元,甚至超過了俄羅斯的11040美元、阿根廷的10669美元等。
經濟特點之二:毛裏求斯人均國民總收入高達12535美元。據此前央視網消息,世界銀行發布國家收入分類,非洲島國毛裏求斯躍居世界高收入國家。毛裏求斯成為繼塞舌爾之後第二個晉級高收入國家的非洲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毛裏求斯的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2535美元,約合8.2萬元人民幣左右,月均6800元人民幣左右,別忘了,這是壹個非洲國家。
經濟特色之三:毛裏求斯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
毛裏求斯人的幸福指數還是超出了壹些人的想象,比如國家實行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實行失業救濟、大米面粉價格補貼等壹系列福利政策。
在教育方面,毛裏求斯提供免費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教育,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壹。30 歲以下人口的受教育率高達 95%。
因此,僅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補貼,毛裏求斯人民的生活就相對寬裕。
經濟特色之四:糖業是毛裏求斯重要的經濟支柱。毛裏求斯的經濟非常單壹,幾乎就是壹個制糖業。甘蔗壹直是毛裏求斯的主要經濟作物,甘蔗種植面積約占全年種植面積的90%。毛裏求斯的甘蔗種植用於生產蔗糖和朗姆酒。甘蔗於 1638 年由荷蘭人首次引入毛裏求斯,當時主要用於釀酒。
經濟特色之五:毛裏求斯曾是世界上唯壹生活著渡渡鳥的地方。這種鳥在 17 世紀末滅絕。渡渡鳥又稱毛裏求斯渡渡鳥,是壹種不會飛的鳥,只在印度洋的毛裏求斯島上發現。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200多年的時間裏,就因人類的捕殺和活動徹底滅絕,堪稱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滅絕動物之壹,是毛裏求斯唯壹被指定為國鳥的滅絕鳥類,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
特色之六:毛裏求斯出色的 "外交經濟" 毛裏求斯在非洲發展中國家中,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值得註意的是,毛裏求斯奉行中立、不結盟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政策,因此擁有壹支優秀的外交隊伍。毛裏求斯不僅很好地處理了與鄰國的外交關系,也很好地處理了與歐洲和美國的外交關系。這種務實的外交政策確保了毛裏求斯經濟的長期發展,在毛裏求斯人看來,如果 "四面受敵",是不利於經濟增長的。
綜上所述,毛裏求斯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非常好,其生活質量在全球排名第54位,在非洲和印度洋國家壹度排名第壹。
三、加蓬加蓬****和國,位於非洲中部西海岸,橫跨赤道線。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公裏。自 1960 年 8 月 17 日擺脫法國統治而獨立。國土面積 26.77 萬平方公裏,人口 211 萬。
歷史上,加蓬自古就有人類活動,10世紀班圖人在加蓬定居,1472年葡萄牙殖民者來到加蓬灣。由於海灣的地形酷似當時葡萄牙水手所穿的外套(葡萄牙語為 gabao),加蓬由此得名。
繼葡萄牙之後,荷蘭、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接踵而至。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加蓬成為歐洲殖民者攫取黑人奴隸的重要地方。1845 年,18000 名奴隸從加蓬灣被運往古巴和巴西。殖民者還在加蓬掠奪象牙、烏木和其他產品。
加蓬是壹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獨立後,經濟壹度快速增長。加蓬的工業和農業基礎薄弱。石油、錳、鈾和木材是加蓬經濟的四大支柱。
加蓬的主要出口貿易夥伴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進口主要來自法國。
加蓬經濟的特點之壹:加蓬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加蓬享有 "資源寶庫"、"綠金之國"、"木材之國 "的美譽。加蓬的主要資源是石油、木材和錳礦。其中,可開采的石油儲量約為 4 億噸。錳礦儲量 2 億噸,占世界探明儲量的四分之壹,錳礦產量僅次於南非和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三位。鈮礦儲量約 40 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 5%。鐵礦石儲量為 8 至 10 億噸,品位在 60% 以上。其他礦藏包括磷酸鹽、金、重晶石、鎳、鉻和鋅。
加蓬的森林覆蓋率達 85%。原木儲量約為 4 億立方米,居非洲第三位。該國有 400 多種商品樹種,主要有其中奧古梅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達 1.3 億立方米。
值得壹提的是,加蓬的農牧業發展相對緩慢,早在2002年,農牧業產值就占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8%。其中,糧食、肉類、蔬菜、蛋類、水果不能自給自足,小麥及其制品都需要進口。加蓬的耕地面積不到國土面積的 2%。主要農產品有木薯、芭蕉、玉米、山藥、芋頭、可可、咖啡、蔬菜、橡膠、棕櫚油等。
加蓬的經濟特點之二:非洲地區最繁榮的國家。加蓬人口密度低,自然資源豐富,外國個人投資良好,這讓加蓬成為非洲地區最繁榮的國家,據統計,加蓬的人類發展指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是最高的。
加蓬的經濟特點之三:加蓬的經濟在非洲非常好。加蓬2019年GDP為16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93億元,相當於廣東省潮州市的經濟總量;
加蓬2019年人均GDP為7691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0037元;而潮州市2019年人均GDP為40664元,人口275萬。
四、博茨瓦納博茨瓦納(英文名:Botswana),又譯博茨瓦納。博茨瓦納****、國家,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博茨瓦納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條件較好的國家之壹。鉆石業、養牛業和新興的制造業是其支柱產業。然而,疾病仍然嚴重威脅著國家的社會經濟安全,博茨瓦納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壹。艾滋病確實是困擾非洲的壹個重大問題,博茨瓦納的發病率曾高達37%。
博茨瓦納面積 600,370 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 581,730
平方公裏,水域面積 15,000 平方公裏,居世界第 45 位,僅次於烏克蘭。它的面積與馬達加斯加差不多,略小於美國的得克薩斯州。
博茨瓦納地勢大致平坦。中部和西南部是卡拉哈裏沙漠,覆蓋了博茨瓦納近70%的國土。西北部的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
博茨瓦納位於非洲南部內陸。全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幹旱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博茨瓦納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06 年的報告,博茨瓦納的預期壽命為 40 歲。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茨瓦納語和英語。大多數人口信奉新教和天主教。
博茨瓦納的經濟特色之壹:博茨瓦納礦產資源豐富。其主要礦藏是鉆石,其次是銅、鎳、煤、純堿、鉑、金、錳等。博茨瓦納的鉆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銅和鎳礦儲量為 4600 萬噸,煤炭儲量為 170 億噸。
博茨瓦納經濟特點之二:具有較高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博茨瓦納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壹,經濟形勢較好。鉆石業、養牛業和新興制造業為支柱產業。鉆石出口收入已超過傳統的外匯收入支柱畜牧業出口,博是世界主要毛坯鉆石生產國之壹。旅遊業相對發達。根據相關國際組織公布的數據,2012年,博經濟自由度、投資環境等多項指標壹度位居非洲前列。
博茨瓦納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196億美元(IMF),折合人民幣約1283億元,相當於廣東省陽江市的經濟總量;博茨瓦納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53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5871元。
博茨瓦納經濟特點之三:非洲極具競爭力、信用風險最低的國家。與其他非洲國家相比,博茨瓦納在金融管理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特別是2004年被國際透明組織評為全非洲腐敗最少的國家,其評價甚至高於許多歐洲國家和其他國家。
世界經濟論壇將博茨瓦納評為非洲最具競爭力的兩個國家之壹。早在 2004 年,博茨瓦納再次被穆迪投資者
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和標準普爾(Standard&
Poor's)評為 "A "級,成為非洲信用風險最低的國家。這使博茨瓦納成為非洲信用風險最低的國家,可與中歐和拉丁美洲國家相媲美。
博茨瓦納被旅遊聖經《LonelyPlanet》評為2016年最值得壹遊的國家,被譽為 "非洲難以言喻的驕傲"。
博茨瓦納經濟特色之四:博茨瓦納是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壹。博茨瓦納旅遊資源豐富,是非洲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國家。博茨瓦納政府將全國 38% 的領土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建立了 3 個國家公園和 5 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喬貝國家公園和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旅遊業目前是該國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也是經濟多元化戰略中的壹個重要發展部門。
博茨瓦納北部是壹個美麗而充滿野性的地方。它因其珍貴的生態系統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野生動物遺產地。
卡拉哈裏沙漠橫跨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南非三個國家,是非洲僅次於撒哈拉沙漠的第二大沙漠;
莫雷米野生動物保護區占奧卡萬戈三角洲的三分之壹,是整個非洲野生動物最密集的地區之壹。
馬卡迪卡迪鹽沼是卡拉哈裏沙漠中的壹個窪地,由無數大大小小的鹽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沼,面積相當於瑞士的面積;這裏曾是非洲最大的內陸湖之壹,但隨著湖水含鹽量越來越高,湖水揮發,這裏變成了壹片巨大的鹽沼,看上去就像壹面鏡子。
特索迪羅山是博茨瓦納唯壹的世界遺產,也是世界上巖石藝術最集中的地方之壹,被譽為 "沙漠中的盧浮宮"。
博茨瓦納高度重視國民教育,成人識字率從1966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9年的81.2%。博茨瓦納的教育體系完整,學制為小學七年、初中三年、高中兩年。小學和初中實行義務教育,小學和高等教育免收學費。中學教育自 2006 年起實行學費分擔制度,初中生每人每年繳納 300 比索,高中生每人每年繳納 600 比索,其余大部分由政府承擔。(P1 = 0.60344 cny)。
博茨瓦納也存在壹些社會問題,例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數據,博茨瓦納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壹。據統計,在博茨瓦納國內170萬人口中,有37%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超過了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壹。
雖然博茨瓦納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壹,人均GDP在非洲名列前茅,而且地廣人稀,社會穩定,尤其是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幾乎沒有腐敗,犯罪率極低,在非洲從未卷入任何形式的戰爭,國民對政府忠心耿耿,但博茨瓦納的艾滋病發病率竟然是世界第壹,因此。該國總統曾呼籲,如果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吞噬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