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經過:2003年底,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唐三鎮農民高正因剛出生的孩子食用“陸毅”牌奶粉後生命垂危,憤而走上維權之路。他的努力吸引了媒體的註意。2004年4月16日,央視報道了阜陽劣質奶粉,立即震驚全國。在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關註下,案件很快查明:問題由非法廠家生產的蛋白質等奶粉引起,劣質奶粉* * *造成189名兒童營養不良,12名嬰兒死亡。
結果:* *數十名被告被判刑。16阜陽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官員被追責,全國上百名官員被處分。54家劣質奶粉企業被責令停產。隨後,我國進壹步規範了嬰幼兒配方粉的標簽,要求必須標註“母乳最好”等內容。此案發生後,要求盡快出臺《食品安全法》的呼聲日益高漲。
韓國:劣質速凍餃子事件
事情經過:2004年6月,據《朝鮮日報》等媒體披露,經韓國警察廳調查,幾家非法食品原料企業用本該扔掉的含有大量大腸桿菌等細菌的蘿蔔廢料制作餃子餡,賣給生產速凍餃子和包子的食品企業。其中壹家甚至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據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統計,生產銷售劣質餃子的企業有18家,其中包括壹些著名的大型食品企業。
結果:2004年6月13日,涉案公司“風光食品公司”總經理寫遺書向國民道歉,後投河自殺,震驚全國。在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沒收並銷毀了制作劣質食品的設備,還采取了註銷證照、關閉工廠、通知稅務局等強硬措施。之後,韓國修改了《食品衛生法》,將制售有害食品定為“健康罪”,規定制售劣質食品者將被判處1年以上有期徒刑;對國民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生產、銷售有害食品的人員,5年內禁止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日本:雪花印刷公司系列案
事情經過:2000年6月,日本大阪、京都、奈良等地居民飲用“銀雪”乳制品後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癥狀,超過1.4萬人中毒。原因很快查明:雪印連續三周未能清洗生產線輸送管道內壁,導致產品中出現大量金黃色葡萄球菌。2001年,由於日本發現瘋牛病,國內牛肉價格暴跌,日本政府開始補貼。2001年6月至2001年6月,雪印子公司關西食品中心將13.8噸進口澳大利亞牛肉貼上國內標簽,騙取補貼。
結果:2002年4月,銀雪公司倒閉。日本政府於2003年制定並實施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對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進行監督。此外,日本政府還采取了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規定食品安全違法者最高可被判處3年監禁和300萬日元罰款,企業法人最高可被罰款6543.8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