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蒲公英粥的食品營養

蒲公英粥的食品營養

粥意解釋:蒲公英又名紫花地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多種同屬植物,有根。夏秋兩季采收,食用、入藥或曬幹時很少使用。蒲公英分布在全國各地,生長在山坡草地和田頭路邊。雖然是路邊雜草,經濟價值不大,但卻是天然綠色植物,藥食同源。

李明時珍說蒲公英苗是可以吃的,可以吃;清朝的王世雄說,嫩可以入菜,老可以入藥,老可以上品。在春末夏初開花前采摘蒲公英的嫩莖葉,洗凈,用開水焯壹兩分鐘,控幹。它們可以炒,可以煲湯,也可以帶汁煮粥,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新鮮蒲公英含蛋白質4.8克,碳水化合物5克,脂肪1.1克,鈣216毫克,磷39毫克,鐵10.2毫克,抗壞血酸4.7毫克,胡蘿蔔素7.35毫克,核黃素0.39毫克。以蒲公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普芬英咖啡是壹種風靡全球的新型保健食品。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膽結石形成的作用,可治療肝炎和黃疸。蒲公英也是國內外天然綠色植物藥物和食品研發的對象之壹。

蒲公英也是壹種植物藥,有天然抗生素的美譽。中醫認為蒲公英性苦、甘、寒,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水退黃、通淋止痛的作用。是清熱解毒的中藥,歷代醫家多用於治療乳癰、疔瘡,療效十分滿意。《本草綱目》記載,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乳房膿腫和腫脹。《新修本草》說女子乳腫煮醉。《本草伊彥補》記載,能解除食物毒性,消食化積,去熱毒,消熱腫,消結核癤子。本草說專治乳腺炎、癤子,也是通淋妙用。《本草正義》記載,蒲公英清涼,可治癤癰腫熱毒等諸癥,可服可敷,頗有療效,對治療乳癰、腫毒、腫塊尤為有效。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膽堿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對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壹定的殺滅作用。由於醫藥工業的發展,蒲公英已被制成各種劑型,如註射劑、片劑、糖漿劑、顆粒劑等。,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的各種感染性疾病。除外科淋巴結炎、疔瘡、乳腺炎、丹毒外,還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傳染性肝炎、膽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甚至用於預防術後感染和敗血癥。煮粥服用,鹹宜老少皆宜,可謂治療熱病的食療佳品。

註意:蒲公英用量不宜過大,容易引起腹瀉。

  • 上一篇:幼兒園安全小常識兒歌
  • 下一篇:絲綢縮水了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